甘一鳴



在安徽省詩書畫研究會書法這個領域,著名書法家杜繼雙的草書早已定為“一支筆”。其草書俊爽妍朗,清健茂密,飄若游云,矯若驚龍,深得研究會內及省內書壇一致認可。近日,從他贈我的十來幅草書作品中,我漸漸感到,繼雙先生的草書功力深厚,不可小覷。其間,我從他發給我的草書作品中,略略感受到他草書的藝術脈絡。他的草書狂而不狂、放而有矩,風規自遠的沖和美及婉約風流、瀟灑自如的飄逸美和諧而統一。
縱觀杜繼雙先生的草書,極其優美秀麗,飄逸飛揚而又逸倫超群,你可以把它當作一幅畫來觀看了:或大寫意花鳥畫,逸筆草草,神韻飛揚;或簡筆蟲魚,寥寥幾筆,神情畢現,鮮活生動,又好像在聆聽一首激越昂揚的管弦樂曲,振奮人心,催人奮進,似見刀光劍影,萬馬奔騰之勢。杜繼雙先生的草書淋漓揮灑,百態橫生,這在他的近作《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毛澤東〈沁園春·雪〉》中可見端倪。《毛澤東〈沁園春·雪〉》中,其體勢一筆而成,氣脈相通,隔行而不斷,行首之字繼其前行,無拘泥之感,也無刻板之意,長長短短,橫豎撇捺,縱橫偃斜,活潑飛舞,卻出規入矩,脈絡分明,不離其法度,獨領風騷。
繼雙先生涉獵草書業已20年,從隸書、行草挺進草書,艱難困苦,舉步維艱,稍一輕率就陷入行草,一魯莽便跨入“四不像”的狂草,何其難也。繼雙在研習草書過程中,認真研究張旭、懷素的狂草,臨寫宋蔡襄、元鮮于樞、明傅山法帖數以百遍,一筆一畫,一橫一豎,一筆不茍,毫不怠慢,多次研讀當代草圣林散之草書杰作以及古今名帖,始得上下牽連,或借上字之終而為下字之始,奇形離合、數意兼包之格局。
繼雙每每習作草書,一氣呵成,“筆落驚風雨”,不僅于黑處見力量,而且于白處也見功夫,外貌珠圓玉潤,內質鋼筋鐵骨。他手執長鋒羊毫,腕平鋒中,貌似拖泥帶水,運筆并不疾,但緩慢有力,眨眼間“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之情躍然紙上,意到筆隨,清秀雋雅,書風文而不野,雅而不俗,有著濃厚的書卷氣。草書《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筆墨雄強,氣勢宏偉,點畫縱橫,構筑成高山巨川,天風海雨,充滿了“大江東去”的激昂音調。讀杜繼雙的《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猶如聽黃鐘大呂,給人一種振奮向上的崇高之美。
杜繼雙先生在書法創作、勇探新路方面是一位執著的書法家,有時一天一夜連續書寫草書作品百余件,寫了看看,看看再寫,“廢紙三千”,著意追求,矢志不渝。
運筆爛熟,筆勢遒勁,姿態橫生,但又中藏規矩,謹守右軍家教。這便是享譽安徽省詩書畫研究會書壇的杜繼雙先生。他深知,書法的本質是生命的流程和形態,必須通過創新、改革來開辟發展的道路。繼雙仍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