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愛霞

【摘 要】目的: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對比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6 年 2月 -2019年 3月收治 冠心病疑病患者 88例,均對患者采用常規心電圖檢驗(對照組);動態心電圖檢驗(實驗組)方式,其中男性 34例,女性54 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有研究學意義。分析差異性的干預后,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的檢驗結果以及患者及病癥表現。結果:研究表示,采用動態心電圖檢查和常規性心電圖檢驗結果有差異,其中實驗組精準率為(97.73%),對照組準率為(89.77%)。結論: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的短陣室上速、房性早搏早發、室性早搏早發、房性早搏成對、室性早搏成對、檢查有差異,動態心電圖精準率高,建議研究推廣。
【關鍵詞】動態心電圖;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臨床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R54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058-01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其屬于臨床常見的老年多發疾病。對患者的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F代醫學研究表示,冠心病常見的冠狀造影檢查技術存在創傷性隱患,患者依從性差,臨床診斷效果不佳。現如今,動態心電圖檢驗技術常見,且患者依從性高,本文針對動態心電圖和常規心電圖的檢驗價值進行研究分析[1]?,F將相關病例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6 年 2月 -2019年 3月收治 冠心病疑病患者 88例,均對患者采用常規心電圖檢驗(對照組);動態心電圖檢驗(實驗組)方式,其中男性 34例,年齡為36 歲 -78 歲,平均年齡為( 46.2± 3.45)歲,女性54 例,年齡為 42歲- 78歲,平均年齡為( 53.2± 2.52)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有研究學意義。分析差異性的干預后,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的檢驗結果以及患者及病癥表現。
1.2方法
檢驗前一天醫護人員為患者講解心電圖講解注意事項。檢查前要不要飲食過多,保持身心舒暢,不要有較大情緒波動。對所有患者均采用動態心電圖、常規心電圖檢驗;
常規化檢驗結果作為對照組,檢驗時候患者采用平臥位,保持安靜,醫護工作設置好參數后可檢查及時記錄患者采納數。
動態心電圖檢查時候要將電極消毒后安置在患者周圍皮膚,固定后患者可自由活動,24小時后拆除,記錄參數[2]。
1.3觀察指標
判斷心肌缺血表現:S-T異常壓低且持續出現,一段時間后又較高,且不穩定。
心電圖心肌缺血表現:患者S-T持續下降,且與之相連的S-T水平壓低。
心律失常表現:患者p方段垂直,且PP間差小于0.12秒。
分析差異性的干預后,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的檢驗結果以及患者及病癥表現。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為[n(%)],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為(x±s),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2.1兩組檢檢驗結果對比見表1
2.2患者病情對比見表2
3 討論
心電圖可觀察患者的心臟變化情況,分析患者的冠心病表現,臨床心臟病診斷中,動態心電圖檢驗方式可以診斷患者的心率失常等表現,及時判斷患者的心臟表現,加強治療質量[3-5]。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 冠心病疑病患者 88例,均對患者采用常規心電圖檢驗(對照組);動態心電圖檢驗(實驗組)方式,分析差異性的干預后,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的檢驗結果以及患者及病癥表現。研究表示,采用動態心電圖檢查和常規性心電圖檢驗結果有差異,其中實驗組精準率為(97.73%),對照組準率為(89.77%)。且患者的短陣室上速、房性早搏早發、室性早搏早發、房性早搏成對、室性早搏成對、檢查有差異,實驗組精準率高,建議研究推廣。
參考文獻
[1] 孔婷.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對比分析[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2):66-67.
[2] 王佩元.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對比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5):16762.
[3] 亢蓮蓮.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對比分析[J]. 世界復合醫學,2018,4(01):4-7.
[4] 張婷,周青.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對比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17):132-133.
[5] 仇杰,孫偉.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的臨床對比分析[J]. 系統醫學,2018,3(02):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