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永
摘 要:全面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育人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制創新和質量改進的重要內容。深化管理育人要從管理育人核心要素入手,對管理育人要素及機制進行重構,進而達到提升質量,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關鍵詞:管理育人;要素;質量
管理育人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工程,其有主體、環境、措施、客體、目標五大要素。新時代高職院校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的講話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精神,深化高職院校管理育人成效,必須加強管理育人質量要素建設,帶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整體提檔升級。
一、以立德樹人為導向,明確管理育人質量目標
中共教育部黨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提出,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目標是,“……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管理育人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標上與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一致的。管理育人質量目標體系是高職院校育人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校育人總目標殊途同歸,但又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管理育人質量提升目標的實現,必須建立在管理育人各要素的科學配置和順暢運行基礎上。
實現管理育人目標,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構建以目標為導向、以管理者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管理為媒介、以環境為支撐的五位一體全方位全過程立體化管理育人質量要素提升體系。具體講就是要打造政治過硬、意識積極、能力出眾的管理者隊伍;培育積極向上、遵規守紀的學生群體;力推以人為本、決策民主、惠及全員的管理舉措;建構立足校本、科學規劃、寓教于樂的育人環境。
二、以主導性為導向,加強管理育人主體建設
管理育人的主體是高職院校內部,通過管理對大學生進行隱性或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
要強化育人意識。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地,要將育人作為重中之重,一切工作圍繞育人謀劃、實施。要增強管理也是育人觀念,將育人要素有機融入管理,教學、行政管理、教輔崗位,學生、教務、人事等部門,都要樹立一盤棋思想,突破條塊分割思維,深入挖掘崗位育人要素,將思想政治工作與管理相結合,緊緊圍繞促進人才成長成才使勁用力。
要優化育人形象。教育管理者不同于其他行業管理者,必須“學為人師、身正為范”,做好師生楷模,建立良好形象。要加強職業精神塑造,明確職業規范、職業道德,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謹言慎行,言行一致,教師要教風正,一言一行維護嚴明的課堂紀律;輔導員要以人格魅力和過硬作風教育引導學生。
要提升育人本領。隨著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現代管理也已經進入信息化、多元化、網絡化時代。管理育人主體要敏銳把握新時代科學管理規律,掌握當代最新管理技術,不斷提升科學管理能力。要加強業務專題培訓,提升管理育人主體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管理育人主體能力提升機制,完善制度,將其作為年度業務考核內容,提升其自我改進提高積極性。
三、以針對性為導向,細化管理育人措施
高職院校管理育人要取得實效,必須理念革新。要堅持開放思維抓管理、謀育人,積極吸收先進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認識到管理育人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到管理育人的切入點和落腳點,真正把握管理育人的規律,指導管理育人高效開展。突破家長式管理模式,解決管理隨意性、盲目性問題,真正從學生實際出發,從高職院校管理創新潮流出發,去思考和決策具體管理舉措。
要改革管理手段方法。新時代的管理育人,也需要新時代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要積極適應時代特點,在管理中采用現代科學管理方法,通過過程管理、目標管理、量化管理相結合,使傳統主觀性、籠統性、模糊性管理方式,變得可量化、可控制、可比較,更具操作性和實效性。有些學校實施的德育學分制改革,將學生日常德能勤績等表現量化評分,計入個人學業成長積分,作為個人學業考評和思想政治素質表現的重要指標,就是一項有益的創新性嘗試。
四、以人文化為導向,優化管理育人環境
要提升軟環境建設。管理育人開展需要一個法規健全、紀律嚴明、風清氣正的軟環境作為支撐。要建立以章程為核心的校規校紀制度體系,確立章程辦學治校中的指導性地位。校規校紀要嚴格按照章程制定完善,強化依法治校、依法辦學、依法育人的辦學環境。要狠抓“三風”,統籌治理校風,率先抓好師德師風,嚴肅抓好學風考風。積極圍繞新時代,弘揚主旋律,寓思想性、人文性、娛樂性為一體,科學謀劃設計校園特色文化活動,切實為管理育人開展提供堅實基礎。
要抓好硬件建設。現代化的實驗實訓設施、電化教學條件、VR技術支撐的先進電子設備、無縫隙的網絡覆蓋一方面給了大學生接觸科技發展最新成果的機會,另一方面也給管理育人模式創新提供了條件。通過建立大學生活動中心、學生事務服務中心等“一站式”服務平臺,在提升校園服務能力同時,也通過設施優化、服務優化有效改進了管理育人環境。
五、以主體性為導向,對管理育人客體精準發力
管理育人客體的主要特征決定了管理育人精準發力的方向和側重點,直接影響了管理育人成效。高職院校有明顯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學生和中職學生的鮮明特點。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成績位于高中階段的中等和偏下游;由于學習成績影響,學習自信心不足,主動學習積極性不強;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學習時間和學習規律安排隨意性大;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壞習慣,比如課上講話、紀律性不強、隨意散漫、得過且過等等。管理育人要取得預期效果,必須首先對學生客體的這些特征進行全面深入把握。在此過程中,教職工作為管理育人的主體,要主動實現與學生的角色互換,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圍繞學生所思所想所為開展管理育人。比如,對學生自信心不強,管理中就要加強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幫助其克服心理弱勢,樹立遠大理想和宏大志向;對學生自由散漫等問題,要嚴格管理,樹立規矩意識,通過明確規則和嚴肅獎懲逐步糾正學生問題。此外,學生求知欲望強,思維活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愿意展現自我等特點,要在管理中積極鼓勵引導,培育其好奇心,促進其全方位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