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剛
摘 要: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是以自主學習為基礎的,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都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學習,其核心在于“自主”,在體育教學課堂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顯現就代表學生整個過程中自主學、想去學、愛上學,自主學習相對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小學體育教育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隨著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改革課程的深入推進,我國在學校體育教學方面愈來愈重視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指小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的各個方面都能自覺地做出選擇和控制,其學習是充分自主的。
一、體育自主學習的特點
(一)主動性
體育自主學習是小學生在參與體育教學過程中經過不同媒介獲取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與傳統式接受學習不同的是,小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學習知識。從教學主體看,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小學生有意識地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定學習目標、練習內容、練習方法和練習環境等。
(二)個體差異性
從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來看,每個小學生的生長發育、學習方式、認知能力、情感體驗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自主學習是小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進行分析后,進行剖解事物本質的一個過程。不同的小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實際具備的認知基礎和情感準備不同,即不同的小學生學習的起點不同。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傾向不同,決定了不小學生生對同樣學習內容的學習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時間及所需要的幫助也不同。
二、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阻礙因素
(一)小學生解決學習問題的主動性不強
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但遇到困難能主動解決則是小學生需要提升的能力之一。學生能主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的人僅占少數,問父母或老師的學生占了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學生采取不管不顧的態度。
(二)小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父母要我學、老師要我學、不想學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被動學習人數占70%;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很不樂觀。學習是為了父母或老師,很少有自主性。
(三)教師在體育課堂中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沒有引起重視
作為體育教師,一味的按照老套的教學方法、陳舊的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甚至有些偏遠的農村地區采用“放養式”的體育課堂。這些都不利于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小學體育教育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注重小學生體育自主意識的培養
向小學生傳遞體育精神,培養小學生在體育課中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在參與體育課堂教學中,意識不到體育運動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在進行中等強度負荷練習時,意志力薄弱,容易放棄,沒有持之以恒的決心。這時,教師需要鼓勵引導小學生堅持不懈,適當的時候可采用獎勵手段來激勵小學生。教師應在正式進入課堂教學前靈活變換教學模式,如運用疑問語氣進行提問鍛煉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或在小學生和教師課堂互動的過程中采用情境代入法、游戲法、競賽法等,加深小學生對運動技術的見解和技能知識的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讓小學生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有效參與。部分小學生認為體育學習是浪費時間,不愿意參與體育學習的過程,教師應正確指導小學生端正體育態度,使小學生意識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性,正面引導小學生并鼓勵其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端正消極的體育態度,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并無意識地養成終身體育意識。
(二)小學體育課教學思路的創新
為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教育部門提出新的教育方針,以樹立小學生學到基礎教育知識的同時,增進新技能培養練習,進一步突顯以技能輔助基礎教育的作用。合理地運用新技能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在不斷創新中,才能將學生從被動去學習轉化為主動去探索。在體育教學課堂中,老師應多觀察每位學生的練習,把錯誤的問題及時更正,再給予正確的指導。老師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與學生一起合作,將學生的技術特點和個人風格相結合,形成屬于學生獨有的技術風格,在這基礎上,才能真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三)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重中之重。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選擇適合孩子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師有創意的進行教學,相信多數孩子的熱情會提高的,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學習的效果將事半功倍。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小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體能、智力、心理會發生顯著變化。因此,在體育進行授課前,教師安排的準備活動一定要遵循中學生的身體生長發育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一邊觀察小學生的面部情緒,一邊來調整小學生的練習方式,循循善誘;應幫助小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找尋適宜的學習方式,使小學生發現自己內在的潛能,體驗運動魅力,制定適合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思想上,教師應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尊重小學生,以培養小學生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在生活上,教師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在教學上,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經常與小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掌握小學生的對體育課的期待,關注小學生需求,結合教材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現代化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提升學生的鍛煉意識,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迎來嶄新的一頁,新的教學思路與方法的創新不斷涌現,不僅為小學體育教育帶來了質的飛躍,也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帶來了樂趣,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不僅提高學生自身免疫力,使身體得到充分鍛煉,還能讓學生一直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更能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由發展,激發自身潛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體育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使中國教育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劉詠珊.淺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基礎教育論壇,2019(20):68-69.
[2]王燚.小組合作與自主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淺談[J].中國農村教育,2019(05):99.
[3]司友兵.簡析小學體育有效性教學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