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海容


【摘 要】目的:對圍絕經期婦女自我保健行為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并探討有效的健康教育對策。方法:隨機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在我院婦產科門診就診的圍絕經期婦女132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所有女性展開問卷調查并將問卷回收統計,了解圍絕經期婦女自我保健行為的實際情況。結果:調查的女性對于各項圍絕經期相關癥狀的認知情況各項指標結果顯示,各項均為達到80%。特別是在泌尿生殖系統癥狀、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癥狀上,認知率較低。調查結果中,圍絕經期女性保健知識掌握和應用率較低的主要是:加強肛提肌,避免子宮下垂、注意絕經前月經失調,避免絕經陰道出血,整體應用出于較低水平。圍絕經期女性獲取保健知識的主要途徑,包括他人告知占比52%,媒體宣傳占比21%,醫務人員教育占比20%,其他占比7%。結論:通過深入調查圍絕經期婦女自我保健行為,發現仍然有許多圍絕經期女性缺少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行為,所以有必要針對這種情況,進一步強化圍絕經期婦女的健康教育,使其梳理良好的自我保健觀念和意識,掌握正確的自我保健方法,提升圍絕經期女性生活質量。
【關鍵詞】圍絕經期婦女;自我保健行為;調查結果
【中圖分類號】? R195.1 ? ? ? ?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085-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在我院婦產科門診就診的圍絕經期婦女132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年齡44~56歲,平均年齡(53.32±2.05)歲;其中包括已經絕經婦女67例,月經正常狀態32例,月經紊亂24例,非自然絕經9例。經過所有女性的自愿同意加入本次研究內,對調查問卷中的各個項目具體含義能夠充分理解,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內容:
(1)圍絕經期婦女對相關癥狀的認知情況。
(2)對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
(3)學習和掌握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的意愿和途徑。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 表示 , 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 χ2 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共發放132份調查問卷,有效回收132份,問卷回收率為100%。
2.1 132例圍絕經期婦女對相關癥狀的認知情況
調查的女性對于各項圍絕經期相關癥狀的認知情況各項指標結果顯示,各項均為達到80%。特別是在泌尿生殖系統癥狀、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癥狀上,認知率較低。如表1所示。
2.3 132例女性學習和掌握圍絕經期保健知識的意愿和途徑
圍絕經期女性獲取保健知識的主要途徑,包括他人告知占比52%,媒體宣傳占比21%,醫務人員教育占比20%,其他占比7%。
3 討論
綜上所述,調查的女性對于各項圍絕經期相關癥狀的認知情況各項指標結果顯示,各項均為達到80%。特別是在泌尿生殖系統癥狀、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癥狀上,認知率較低。調查結果中,圍絕經期女性保健知識掌握和應用率較低的主要是:加強肛提肌,避免子宮下垂、注意絕經前月經失調,避免絕經陰道出血,整體應用出于較低水平。圍絕經期女性獲取保健知識的主要途徑,包括他人告知占比52%,媒體宣傳占比21%,醫務人員教育占比20%,其他占比7%。
針對這種情況,進一步強化圍絕經期婦女的健康教育,使其梳理良好的自我保健觀念和意識,掌握正確的自我保健方法,提升圍絕經期女性生活質量。一方面,應進一步強化醫院健康教育,提高圍絕經期婦女的從醫性,臨床婦產科應對到醫院就診的圍絕經期婦女進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健康保健知識,臨床醫生應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其充分認識到健康保健的重要性。同時應安排專門醫生對圍絕經期女性用藥問題進行健康教育,在院內設置指導熱線或網絡公眾平臺,針對女性提出的疑問給予有效解答,保證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發揮社區教育的重要作用,促進圍絕經期女性進行自我檢測。現階段社區已經成為開展醫療工作的主要渠道,以此作為載體,加強健康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并為圍絕經期婦女建檔立卡,定期展開回訪,使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參考文獻
[1] 劉芳. 鹽城市鹽都區322名圍絕經婦女癥狀和保健行為調查[J]. 預防醫學論壇,2017,23(08):556+629.
[2] 劉海霞. 圍絕經期婦女自我保健的認知行為與健康教育對策[J]. 臨床醫學工程,2015,22(12):1683-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