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目的:探析宮腔鏡下人流術和無痛人流術術后并發癥觀察。方法:本次研究對象選取與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人流術的早產孕婦,共計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孕婦分到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0例孕婦接受無痛人流術,而觀察組50例孕婦接受宮腔鏡下人流術。兩組研究對象接受不同人流術后,觀察和分析其臨床狀況,并詳細記錄相關數據。同時比較兩組成員手術情況(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經研究得知,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存在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0%(1/50);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0%(5/50);兩組相比同樣存在明顯差異和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研究表明,采用宮腔鏡下人流術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對術后并發癥的減少有著積極作用,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較高。
【關鍵詞】宮腔鏡下人流術;無痛人流術;術后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5.5? ? ? ?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086-01
前言:臨床中終止早期宮內妊娠的主要方法是人工流產,該方法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傷害,且術后有一定的機率發生并發癥,基于此,本次研究選取在我院接受人流術的孕婦進行分析,采用分組對比的方法,探析宮腔鏡下人流術和無痛人流術術后并發癥情況,具體報告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人流術的早產孕婦中,選取其中100例作為本次主要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孕婦分到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孕婦的年齡階段處于20-31歲,年齡的平均值為(26.33±4.73)歲,本組孕婦的孕齡處于30-55d,平均孕齡為(43.35±2.87)d。觀察組孕婦的年齡階段處于19-32歲,年齡的平均值為(26.59±4.85)歲,該組孕婦的孕齡處于31-56d之間,平均孕齡為(43.52±2.77)d。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資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孕婦接受人流術前均采用相同的方法進行消毒和麻醉,麻醉時選擇咪達銼倫、丙泊酚、芬太尼等藥物,以上藥物的劑量分別為0.04mg/kg、2mg/kg、100 μg/kg。控制好用藥時間,以50μg/kg·min為主。
對照組孕婦接受無痛人流手術,采用普通電動人工流產吸引器進行手術,臨床醫師根據經驗對宮腔內進行吸刮,根據手感,若手感粗糙后將引頭退出,后完成宮角的清理,此時更換小號刮匙。觀察組選擇宮腔鏡(型號:CE0123),人工流產吸引器(電動),完成手術。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對所有的孕婦進行術前檢查,對孕婦的孕周和宮內妊娠情況進行明確,將μg200米索前列醇片在術前2h置入陰道后穹窿,促進宮頸擴張[1]。其次,將膀胱排空后,調整孕婦體位,以截石位為主,采用消毒鋪巾進行消毒,明確子宮位置后,行引導擴開,使用窺陰器完成,宮頸前唇位置使用宮頸鉗夾住,后行宮頸擴張,使用擴宮器完成。再次,將宮腔鏡沿子宮放入,待宮腔內情況顯示清晰后,將孕囊位置探明,后將宮腔鏡退出,選擇7號吸管,并接入人工流產吸引器,并將其置入孕囊著床位置,行孕囊清除,使用負壓450mmHg完成吸引,次數為2次或3次,使用100mmHg或150mmHg對宮腔內非著床部位進行吸引,次數為1次,完成雙側宮角、宮腔內蛻膜組織的清理。以上步驟完成后,將宮腔鏡再次置入,便于對宮腔內情況進行觀察,如果絨毛殘存的情況,則使用吸引器進行再次吸引,無絨毛殘存后,結束手術。
1.3觀察指標
兩組孕婦接受不同流產術后,對手術情況進行統計,并比較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另外,術后對患者進行隨訪,統計其并發癥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和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數據的分析和處理,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23.0完成。使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計量資料,數據比較使用t檢驗。采用百分比(%)描述計數資料,數據比較使用卡方值X2檢驗;若數據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則使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情況
觀察組與對照組術中出血量相比,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手術時間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在人工流產術中,宮腔鏡可視人工流產術的應用較為廣泛,臨床中將其稱為宮腔鏡取胚術,該手術的實施需要在麻醉的基礎上,將宮腔鏡置入宮腔,通過可視化的特點進行手術操作,將胚胎和附屬組織取出,之后對雙側輸卵管進行沖洗,最后對宮腔進行止血,該過程需要采用氣囊壓迫止血的方法。宮腔鏡人流術具有微創、無痛、直視的特點,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減少了人流不全、子宮穿孔、習慣性流產和繼發性不孕的可能。在實施宮腔鏡人流術時,要控制好手術實施的具體時間,通常情況下,孕婦懷孕40d至50d內采取該手術最佳,因此,在此期間,孕婦的子宮尚未擴大,無需對子宮頸進行擴張,就能夠完成手術,而手術時間快、術中反映情況,手術效果良好,孕婦接受手術后恢復時間較快,由此可見,該手術對人體的危害較小[2]。無論是無痛人流術還是宮頸鏡人流術,均屬于人流手術,此類型手術想要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實施時間越早,安全性越高,反之術后并發癥的風險就會越大。本研究表明,觀察組術后并發癥情況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采用宮腔鏡下人流術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對術后并發癥的減少有著積極作用,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阮虹.觀察宮腔鏡下無痛人流術患者300例的臨床療效[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03):61+63.
[2] 張麗卿,戚潛輝,史文靜.宮腔觀察吸引手術系統、經陰道B超引導與傳統人流吸宮術在人工流產中的應用對比[J]. 實用醫學雜志,2017,33(11):1832-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