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內容摘要】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方法也得到相應的創新,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還能使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高中語文教學中,任務教學法的應用優勢進行探討,并提出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 ?任務教學法 ?研究
高中語文的教學中,任務教學法主要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創設任務獲得,該獲得的創設,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方法轉變,而且還能使教師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傳統化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通過灌輸式的教學法開展教學,這就使課堂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基于此,在現階段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通過任務教學法對學生求知欲進行調動,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高中生而言,其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已經具有了相應的學習策略,通過新型教學法的運用,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能使高中生更好的分析與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有效提高。
一、任務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應用任務教學法通常有著顯著優勢,具體表現為:(1)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新課標通常對高中語文的教學提出新要求,如以創設綜合性情境開展學習,開展合作、自主、探究性學習,提倡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探索新型教學法,在教學的評價上,提倡評價方式與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同時,任務教學法的運用,通常更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探索重要性,以滿足高中語文的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①。(2)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任務教學法有效轉變了學生在學習中的意識,從被動學習逐漸轉變成主動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到有效提高。傳統化語文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長期以往,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習慣運用該講課方式,無法進行轉變,而通過任務教學法則能對學生自我發展的意識進行培養,從而使學生在任務的完成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②。同時,任務教學法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學習語文學科。(3)有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及能力的培養。任務教學法的運用,通常將學習的內容置于任務探索中,以此使學生通過當前的知識結構,在任務完成中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以促使自身的知識結構得到有效充實與完善。同時,在任務的探索中,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而且還能實現學生創新思維及邏輯思維的完善,從而使學生具備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二、高中語文任務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課前準備
課前充分的準備與預習,通常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語文教師在具體上課前,需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學生制定相應的任務,并安排學生在課前做好準備,進行提前預習。對于高中語文而言,其通常有著一定難度,特別是文言文,不僅有較多生詞,而且內容較為復雜,因此,語文教師需根據語文學科具備的教學特點,將適當的任務發布給學生,學生則經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完成任務,而教師則要在學生遇到問題或者難點時,給予相應的點撥與指導,以確保學生積極完成任務的同時,可以保持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語文教師可依據下節課教學的內容及任務,讓學生提前預習,以此使學生能夠迅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③。另外,教師還需為學生設置豐富多樣的閱讀資源,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進行開拓,從而使學生實現有目的性的預習。
2.課堂情境的創設
新課改下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想要使學生學習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教師就需要注重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不斷轉變,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就高中生來說,大部分學生本身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就極感興趣,主要是因為語文學習不僅能掌握到更多的文化知識,而且還能充分了解到我國的相關歷史,在這種狀況下,學生的文學素養就能得到有效提高。但是,當前語文課堂的教學中,仍存有較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如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課堂教學通常會運用“灌輸式”教學法,教師主要是根據課本上的相關知識點實施講解,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按照教學所講解的知識點實施記錄,并在課下進行背誦,這種教學法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此,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需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引入任務教學法,從而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有效提高④。例如,對“我有一個夢”實施教學時,語文教師可引導學生首先閱讀文本,對文本具體講解的內容進行了解,然后根據文本主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對自己的夢想進行談論,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刻的感受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而且還能對學生自我陳述的能力進行鍛煉,從而使學生逐漸愛上任務教學法。
3.學生合作完成任務
語文教師在完成任務的布置后,不能急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需讓學生對任務要求進行明確,必要的時候,可將任務探索步驟示范給學生,在學生明確到任務后,再開展自主學習。同時,教師可注重學生思維的開啟,通過任務的分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討論中。語文教師可按照語文課文的特點,通過重點段落與關鍵句促使學生提出重點問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并非是完全的放任學生,而需做到張弛有度,適度點撥學生的學習技巧,并啟發學生根據問題實施思考與討論,學生在任務的探索過程中,首先,需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習時需有自身的見解,然后,再開展小組合作,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注意小組人數的適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⑤。通常來說,一個小組的人數為4~6個人最佳,由于人數太多會導致組內情況混亂,無法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發揮,而人數較少,又無法集合大家的觀點對教師的問題進行思考。例如,對《紅樓夢》的選段“林黛玉別父進京都”開展教學時,教師可提問:“林黛玉入賈府時,為何要循規蹈矩、小心翼翼?”然后根據該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并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完成討論后,語文教師可選擇其中的一名學生回答問題,這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而且還能使學生充分意識到合作團結的重要性。
4.課后歸納總結
語文教師在完成任務教學后,課后高效的歸納與總結還是必要的。該過程中,不能占據太多課堂時間,但卻是課程的必要部分,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歸納總結的時候,需做到言簡意賅,不僅需關注評價的質量,而且還需注重評價的中心。想要知道任務教學法的運用是否合理,教學活動是否成功,其評價標準就是教學活動后是否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是否完全掌握相關知識點,且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是否得到提升。在完成教學評價后,教師需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再次歸納與總結,并在該過程中,需對知識點實施串講,并引導學生對本次學習的內容進行自主總結,從而使學生的總結更具針對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任務教學法實質就是在任務獲得當中對學生各種能力進行鍛煉,將其運用于高中語文的教學中,不僅可以使語文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滿足新課改的“學生為主、任務為線、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因此,語文教師需深刻的認識到成績并非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學生在探索與完成任務中,教師也需給予相應的肯定,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注釋】
① 何林.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探討[J]. 新課程,2016(36):148-148.
② 張偉. 論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J]. 軟件:電子版,2018 (12):187.
③ 黃濤. 任務驅動視角中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優化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5).
④ 溫外國. 談任務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快樂閱讀,2016(20).
⑤ 祝浩. 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策略探究[J]. 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4):143-143.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