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區是居民生產生活的基本場所,也是國家治理的最基本單元。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社區居民對社區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社區治理模式的不斷優化改進成為當前改革的重要任務。海口市美蘭區L社區作為海南省大社區綜合治理服務試點單位之一,將智慧社區、智慧養老等優質服務輻射整個白龍街道6個社區,輻射人口6萬余人,試點取得初步成效。
【關鍵詞】社區治理;大社區;公共服務
1.美蘭區推進大社區治理的主要做法
1.1構建基層黨建引領城鄉社區治理體系
突出黨建引領作用,強化國家力量。“現行體制下,扮演政府和社區居民溝通中介的居委會負荷運行,功式甚微,陷入難以有效履職的困境,和諧城市社區的建設難度十足。”加強黨組織對社區的核心領導是破解這一難題的有效方法。L社區圍繞社區“信仰中心”的目標,全力打造社區黨群活動中心,為黨員群眾學習交流、開展活動、成果展示提供了必要的場所;設立黨員聯絡服務站,打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微黨建”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網上黨支部微信公眾號,創新網上支部會議等,建成網上信仰陣地。
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在我國城市社區治理中,社區綜合黨委是轄區各種組織機構以及工作事務的領導核心,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一系列社區治理及其變革符合新時期改革要求,也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效途徑。L社區積極整合轄區各類力量融入社區黨建、社區建設和治理,不僅強化了黨組織在基層社區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更有效推動了轄區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1.2以大社區治理綜合服務思想為指導,推進社區營造
L社區是快速發展中的棚戶改造區,其作為輻射周邊社區的核心,承擔著提高周邊社區居民生活質量,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的重要使命,故而打造一個全面高效的惠民平臺任務刻不容緩。為盡快建立高效的公共服務平臺,給社區居民提供高質量的基本公共服務,L社區把握改革試點機會,通過使用省民政廳、市民政局專項資金,加快基礎設施改造力度,成功打造了集黨建與信仰中心區,‘一站式便民服務區,智慧養老服務區,12345智慧社區聯動中心等功能區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1.3探索創新“單一窗口”服務模式
2018年12月,海南省按照“先行試點、逐步推廣”的思路,先期選擇了L社區作為試點,為更好的便民利民,社區建立了大社區綜合服務“一站式”窗口,優選窗口服務人員和值班領導,安排平臺咨詢人員指導居民辦理業務;按照服務精準化需求,梳理社區服務事項,詳列社區“單一窗口”服務事項,優化辦理流程,縮短辦事時限,街道辦事處可以下放的服務事項,簡政放權下放至社區辦理,需社區代辦的服務事項,辦理完成后采取郵寄、上門寄送等方式服務居民,讓居民辦事只跑一次,實現社區服務精準供給;此外,社區按照服務制度化要求,建立健全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便民代辦制、服務承諾制等制度,精簡了居民辦事程序,提高了公共服務質量,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1.4構建多元共治的大社區治理新格局
L社區始終堅持以群眾為中心的理念,構建了以社區黨工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為關鍵、社區居民為主體、轄區各組織單位為成員的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化社區治理體系結構,該共建共治共享成員單位共包括20個成員,共同圍繞與社區建設和居民利益有關的重大事項展開協商,成功搭建了大社區各組織交流、互動的平臺。此外,社區深化“社區更新微實事”工作,精準解決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有效提升了社區功能、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水平,落實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
2.美蘭區推進大社區治理取得的成效
2.1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L社區通過建立高效的公共服務平臺,設立“一站式”綜合受理窗口,積極探索“12345+網格化”治理機制,推動了基層社區治理精細化,提高了公共服務質量,不斷增強了社區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白龍街道將轄區劃分為若干網格,以L社區為中心構建了惠及周邊社區的綜合服務中心,這種突破行政區劃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加強了各社區、各網格之間的溝通互聯,實現了信息互動、事務共商、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社區堅持以科技為支撐,充分利用12345智慧聯動平臺,發揮其“指揮棒”、“繡花針”的作用,結合各網格配備設置的網格員,主動快速處置群眾難題,將問題及時解決在基層一級。此外,社區利用物聯網技術,安裝、配備智能井蓋報警器、電動車棚煙霧報警器、噪音檢測器、水質監測器、智能手環等設備,將監控、預警和監控端口進一步前移,為居民提供了安全、便利的宜居環境。以上種種舉措都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進了社區管理由“消極被動”到“積極能動”的良性轉變。
2.2推動黨建引領、居民協同的治理新機制
“加強社區治理和服務,破解社會主要矛盾,關鍵在黨的引領。黨組織是社區治理和服務的主心骨,在社區治理中發揮著‘一核多元與‘一核多能的治理核心作用和多重服務功能。”白龍街道L社區設立黨建與信仰中心區、構建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等無不體現了社區黨委“同心圓”的政治引領功能,為適應新形勢的現實需要和客觀需要,社區黨組織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因為只有黨組織堅強有力,才能有效推進社區治理和服務。“高水平的居民自治是創新社區治理的重要基礎。” 居民是社區的主人,社區治理需要廣大居民切實參與到社區事務的管理與服務中。L社區構建的以社區黨工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為關鍵、社區居民為主體、轄區各組織單位為成員的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化社區治理新格局,以及深化“深化更新社區微實事”的舉措,促進了社區事務由“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轉變,促進了社區治理由“單一供給”向“多元參與”轉變,促進了社區服務供給模式由“政府配菜”向“百姓點菜”轉變,真正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主體的基本要求,提高了居民議事協商的能力,形成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數人意愿有保護少數人合法權益的社區協商機制。
3.結語
白龍街道L社區大社區建設思路,打破了社區各自為政、“單打獨斗”的治理模式,以“資源集約、提高效率”為原則,新建集黨建與信仰中心區,‘一站式便民服務區,智慧養老服務區,12345智慧社區聯動中心等功能區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成功打造大社區治理新格局,進一步整合了社區現有資源,創新了社區體制機制,整個社區治理網絡同頻共振,協同發力,解決了以往小型社區服務范圍小、質量低、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等問題。大社區綜合治理模式的試點,是基層社區治理模式的又一創新舉措,為海南省和諧城市社區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張雷.構建基于社區治理理念的居民自治新體系.[J].政治學研究,2018(1).
[2]曹海軍.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的服務創新.[J].政治學研究,2018(1).
[3]李德勛.城市化進程中的基層社區治理研究——以深圳市沙井街道為例.[M].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2017,11.
[4]郎友興等. “擴”與“縮”的共進:變革社會中社區治理 單元的重構——以杭州市江干區“省級社區治理與公共服務創新試驗區”為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
[5]李強等.協商自治·社區治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12.
2019年海南省研究生創新科研課題 (項目編號:Hys2019-82)
作者簡介:葉熙(1996—),女,藏族,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地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