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華


摘要:眾所周知,圓錐曲線是高中學習的重點內容,也是難點內容之一,而有心圓錐曲線的焦點三角形又是設計考題的熱點知識,于是弄清焦點三角形的性質和解題策略就顯得非常必要. 以下就作者結合教學經驗,列舉一些焦點三角形的基礎性質和拓展性質,并舉例說明這類問題的一般解題策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有心圓錐曲線;焦點三角形;性質;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5 ????文獻標識碼:A
定義:在有心圓錐曲線上,焦點所在直線上的頂點除外的任意一點P和兩個焦點F1,F2構成的△PF1F2稱為有心圓錐曲線的焦點三角形,簡稱焦點三角形。
為研究方便,以下在沒有特指的前提下,有心圓錐曲線均是焦點在x軸上,中心在原點的標準曲線,即:橢圓方程為,雙曲線方程為,其中點P坐標為(x0,y0),焦距| F1F2|=2c,離心率為e,焦參數(焦點到相應準線的距離)為p,∠F1PF2=,∠PF1F2=,∠PF2 F1=。
1焦點三角形的基礎性質
2焦點三角形的拓展性質
下面以橢圓為例對拓展性質加以證明。
證明:由橢圓第二定義得,∴ ,同理可得 。
由三角形余弦定理得 = ┄┄①,由橢圓定義得,兩邊平方得=4a2┄┄②,②-①得
2| PF1| ?| PF2|(1+ cos)=4(a2-c2)=4b2,
∴。
∴
由三角形正弦定理得,
∴,即,
∴
,
∴。
要證明橢圓的光學性質,只要證明直線PF1和PF2關于點P所在的切線對稱即可。
橢圓方程化為,兩邊對x求導,化簡得,∴切線的斜率,直線PF1、PF2的斜率分別為、,設從直線PF1到切線的角為,則,結合,化簡得。同理,設從切線到直線PF2的角為,則。這就證明了直線PF1和PF2關于點P所在的切線對稱,即橢圓的光學性質得證。
至于雙曲線的拓展性質,依樣可證,這里就不再詳述。
3焦點三角形的解題策略
在解決有心圓錐曲線的焦點三角形問題時,通常用到基礎性質就可以,但必要時能用拓展性質會顯得更加快捷,以下舉例說明:
例1:已知F1、F2分別為橢圓的左、右焦點,點P在橢圓上,△POF2是面積為1的正三角形,求b的值。
策略1:利用點P坐標代入橢圓方程求解,簡稱坐標代入法。
由△POF2是面積為1先求出c= |OF2|=和點P坐標(,),把P坐標代入橢圓方程,結合,解方程組便可求出b的值。
策略2:利用橢圓第一定義求解a,簡稱定義法。
同樣先求出c后,在△POF1中通過三角形余弦定理求出|PF1|,再利用橢圓定義求2a=|PF1|+|PF2|,最后由求出b的值。
策略3:利用拓展性質求解,簡稱拓展法。
由|OF1|=|OF2|=|OP|得△PF1F2是∠F1PF2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PF1F2的面積是△POF2是面積的2倍,即:,由拓展性質得,,∴b=。
顯然,策略1的坐標代入法計算量大,通過解方程組,相對繁瑣;策略2的定義法計算有所簡化;策略3的拓展法非常簡便,口算就能得出答案。
例2:(2020屆江西省紅色七校高三年級第一次聯考(理)16題)雙曲線C: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點P在C上,且,O為坐標原點,則|OP|= ????????。
策略1(坐標代入法):設P點坐標(x0,y0),先求出PF1和PF2的斜率和,由到角公式建立一個方程,與點P坐標代入雙曲線方程得到的方程聯立,通過解方程組得出x0,y0,再去求|OP|的值。
策略2(定義法):先由已知求出的值,設|PF1|=m,|OF2|=n,在焦點三角形中,由余弦定理列出一個關于m,n的方程,再由雙曲線定義列出另一個關于m,n的方程,聯立求出m,n.再利用托萊梅定理(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各邊平方和)求出|OP|。
策略3(拓展法):由已知可求出,利用拓展公式求面積,繼而求出的高,即點P縱坐標,并代入雙曲線方程求橫坐標,最后求出|OP|=。
策略1的計算非常麻煩,策略2會好一些,但比起策略3還是比較瑣碎。
例3:(2016年高考全國卷Ⅱ(理)11題)已知F1,F2是雙曲線E:的左右焦點, 點M在E上,M F1與x軸垂直,,則E的離心率為( ?)A. ????B. ???C. ???D. 2
策略1:由得,∴中,,于是可得到點M的坐標(),代入雙曲線方程便能求出離心率。
策略2:同上先求出,并求出,由雙曲線定義得,最后可求離心率。
策略3:由拓展公式,其中,,于是很容易求得,∴。
本例說明定義法比坐標代入法簡單,拓展法又比定義法簡便。
綜上所述,在解決有心圓錐曲線的焦點三角形△PF1F2問題時,通常有三種解題策略。問題如果涉及焦點三角形的頂點P坐標時可用策略1——坐標代入法,否則可設出焦點三角形的兩邊|PF1|=m,|PF2|=n,利用三角形余弦定理和曲線第一定義列式求解,即策略2——定義法,當問題涉及焦點三角形的拓展性質時,用策略3——拓展法解題會顯得更加簡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