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蕓 陳蕾 徐藝丹 謝宇暉 唐新和 田飛航

摘要:本研究通過問卷及訪談對新疆農業大學的130名英語專業2019級新生的聽力焦慮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對6位與聽力教學相關的英語專業教師進行了訪談。研究結果表明:大學英語專業新生普遍存在中等以及高等程度的聽力焦慮,基礎知識不足是產生焦慮的根本原因,但過程相關焦慮是直接原因。研究結果說明幫助英語專業新生在聽力學習中學會運用元認知策略計劃、監控和評估自己的學習,是培養學生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英語專業新生;聽力焦慮;對策
中圖分類號:H319.9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背景
聽是促進語言學習的一個關鍵因素,聽力理解是外語習得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外語聽力理解能力在外語應用語課堂中普遍存在,這逐漸成為影響英語聽力學習的內部因素中情感因素的一個重要變量。但近幾十年中對聽力焦慮方面的研究遠遠少于對口語和寫作焦慮方面的研究,且對普通本科院校英語專業新生的聽力焦慮的研究則更少。過去幾十年里,在對聽力焦慮進行的研究中,國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Kim(2000)運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對韓國大學生進行了研究,設計了聽力焦慮測量量表。他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在聽力理解中確實存在焦慮,聽力焦慮和聽力能力呈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國內對大學生聽力焦慮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探究了焦慮情緒和學生聽力水平之間的關系,挖掘了師生雙方面的原因。周丹丹(2003)對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的英語聽力課堂學習進行了調查,研究聽力焦慮感、控制焦慮感的情感策略以及二者對學生聽力成績的影響,結果表明焦慮對聽力學習有負面影響,并且嘗試通過運用情感策略控制焦慮對聽力理解的負面影響。目前我國各地的中學英語的教學方式差異大,高考時英語聽力的成績被納入總分的比例也各不相同,高中英語教師對聽力教學的重視程度和聽力的輸入量更是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初入大學時的聽力水平普遍不高,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上聽力課時難免產生聽力焦慮,而英語專業的新生接觸的聽力素材的難度、深度和廣度相對大于其他專業的新生,因此,要達到英語專業四級的聽力要求對于他們來說則更容易產生焦慮。本研究旨在調查英語專業新生的聽力焦慮現狀,分析引起聽力焦慮的原因以及對教師聽力教學的啟示。
2研究設計
2.1研究問題
(1)英語專業新生是否存在聽力焦慮?
(2)英語專業新生產生聽力焦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有何對策解決英語專業新生的聽力焦慮的問題?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問卷是由Kim(2000)設計的外語聽力焦慮量表(FLLAS)。 此量表主要用于測量外語聽力焦慮,包括三十三項。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性別、生源地、月考成績、聽力水平、每天練習聽力的時間這5項基本信息調查;并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從 “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對應分值為1-5分)。內容共分為四個維度:口語聽力焦慮;過程相關焦慮;缺乏自信;基礎知識不足焦慮。同時,分別對30名英語專業新生和6位英語專業的教師進行了訪談,并進行了詳細分析。
2.3研究對象
問卷調查對象為新疆農業大學英語專業2019級3個班的130名新生。他們來自新疆、四川、河南、廣東、浙江等11個省、市、自治區,說明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全國普通本科院校英語專業新生的聽力焦慮現狀。學生訪談的對象根據130名學生大一第一學期共三次聽力月考成績,將成績劃分為高、中、低三個分段,通過分層抽樣各選10人,共30人作為訪談對象。教師訪談的對象是正講授新生聽力、綜合英語、語音、口語等課程的6位英語專業教師,了解他們在課堂上發現的新生聽力問題以及相關建議。
2.4研究實施
為了保證學生回答的質量,該問卷由“問卷星”在同一時間段發放至130名新生填寫,并由“問卷星”整理并分析數據。有效問卷為130份。
3結果與分析
3.1聽力焦慮情況總體特征
英語專業新生的聽力總體焦慮均值為3.28,屬于中等程度焦慮(施渝,樊蔵蔵,2013)。在這四個維度中,過程相關焦慮的均值最高,為3.4411,屬于高程度聽力焦慮。該數據表明:英語專業新生普遍有著中高程度的聽力焦慮,其中過程相關焦慮最為明顯。
3.2聽力焦慮情況分析
3.2.1過程相關焦慮分析
73.84%英語專業新生在沒有足夠時間思考所聽到的內容時會感到緊張。此外,還包括在英語聽力測試中,只能聽一遍英語文章或對話而感到緊張;稍微的分神會擔心錯過重要內容;因不能聽懂每個單詞而緊張;因為困惑而記不住所聽內容;分不清哪些是重要信息;局限于詞對詞的翻譯,而無法理解篇章內容;被輕微的背景噪音影響;常常聽得懂單詞,卻仍然無法清楚地理解講話人的意圖這8個聽力焦慮原因。50%以上的新生在聽英語的過程中,尤其是聽力測試時,存在較大程度的焦慮。初入大學的英語專業學生還未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不了解大學的聽力考試的題型模式,并且大部分新生普遍聽力水平不高,在高考后的暑假期間很少聽、說、練英語,因此在聽力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焦慮。
3.2.2口語聽力焦慮分析
76.92%的新生在講話者語速過快時存在較高程度的焦慮。此外,在這個維度中,有60%的新生認為當一個人講英語聲音很小時,自己會產生焦慮。說話者的語速快與聲音小在所有產生焦慮的原因中占比高達60%。
3.2.3缺乏自信焦慮分析
在這個維度中,新生對絕大部分問題的回答顯示出高等程度焦慮。其中,55.39%的新生在不確定是否理解所聽內容時會感到沮喪;53.08%的新生在聽不懂聽力段落中的關鍵詞會感到很害怕;表明這部分新生懷疑自己所聽到內容的準確性,由不自信而引起的沮喪、害怕、緊張等焦慮情緒。此外,當老師將提問時,60.77%的新生會感到很緊張,這也體現了新生因未準備充分、性格內向等因素缺乏自信而產生的聽力焦慮。
3.2.4基礎知識焦慮分析
在這個維度中,新生的焦慮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聽英語時,57.83%的新生容易被一兩個沒學過的詞難住;當某個單詞的發音與自己的發音不同時,60%的新生會感到理解困難;58.47%的新生不容易將單詞區分開來;48.46%的新生對重音和語調不熟悉。為了迎合高考的英語聽力,新生在高中時的聽力練習比較單一,并且部分地區高考時不考英語聽力,這造成了大部分新生的聽力基礎都比較薄弱。
3.3訪談分析
3.3.1學生訪談分析
本研究一共訪談了30名新生,25人表示自己會在不同的聽力情景下感到緊張和焦慮,其中,過程相關焦慮有:聽英語時,考前準備不充分、聽不出連讀和弱讀、講話者語速過快等。基礎不足焦慮有:自身詞匯量少、沒有掌握聽力技巧等。缺乏自信焦慮有:認為自己考前準備得不充足、練習聽力后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緊張、聽完聽力后認為自己考得不好等。口語聽力焦慮有:講話者語速太快、聲音太小等。33.33%的新生表示自己不會感到緊張和焦慮,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試時心態好和掌握了學習方法。通過訪談發現,大部分內地生源的新生基本每天都會練習聽力,但在聽力成績不計入高考英語總分的地區(如河南、新疆等),新生在進入大學前幾乎沒有練習過聽力。93.33%的新生對自己現階段的聽力水平不滿意,其中有6名新生對自己的聽力水平表示非常不滿意普遍認為自身基礎知識不足是主要原因,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新生的自我認知情況。個人因素主要包括詞匯量少、發音不正確、基礎薄弱、練習太少、聽不出連讀和弱讀。這表明大部分新生認為自身基礎知識不足,從而缺乏自信,因此在聽的過程中產生焦慮。
3.3.2教師訪談分析
本研究訪談的6位教師一致認為英語專業新生聽力整體水平偏低,基礎知識不足這個維度最為突出,與專業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大部分新生在思想與認知上還未轉變為大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對英語專業的認識不夠。第二,聽力過程中缺少技巧,沒有理解聽力內容,沒有掌握正確的做題方法。第三,學生自身基礎知識缺乏。單詞發音錯誤導致聽力時辨音錯誤、課下付出少、詞匯量不夠、平時泛聽內容少、對于英語發音中的連讀、弱讀的聽力練習不夠。第四,少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實踐老師所教的方法,未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3.3訪談分析總結
從學生訪談與教師訪談的結果分析中可以總結出:英語專業新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聽力焦慮,并且基礎知識欠缺是導致聽力焦慮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聽的過程中出現辨音錯誤、分不清連讀與弱讀、聽不懂單詞等問題,產生了中高等程度的焦慮。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新生的自信,導致新生在聽前、聽中、聽后產生害怕、緊張、沮喪等情緒。
4應對策略
元認知策略在解決英語專業新生的聽力焦慮問題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在該策略的使用中,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將聽前的計劃策略、聽中的監控策略和聽后的評估策略形成完成的閉環,才能實現聽力技能的完整訓練。首先要做好聽前計劃,包括信心準備、技能準備和聽力材料準備等。引導學生正視并接受自己目前的聽力現狀,要有意識地將聽力策略的使用和聽力題型結合,并提供適合學生當下聽力水平的聽力材料。其次要跟進聽中監控,包括聽力目的監控、聽力過程監控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精聽和泛聽的訓練,并在聽力過程中隨時調整課堂氣氛、授課方式和聽力節奏等,幫助學生以輕松的心態將聽力策略的使用效果最大化,在良性交流中使聽力策略內化,讓學生在適度的聽力節奏中樂于互動。最后要進行聽后評估,包括自我評估和反思。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找到原因并解決問題;這又是一個重溫聽力策略的過程,也是使學生掌握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一環。
5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英語專業新生來說,過程相關焦慮、口語聽力焦慮、缺乏自信焦慮與基礎知識不足焦慮這四個維度相互影響。基礎知識不足是影響新生產生焦慮的根本原因,過程相關焦慮是直接原因。新生容易陷入基礎知識不足從而缺乏自信,導致口語聽力焦慮與過程相關焦慮。教師需給新生一個過渡期,使他們適應英語專業的聽力環境,幫助并培養他們運用元認知策略計劃、監控和評估自己的學習。
基金項目:2020年度新疆農業大學校級大學生創新項目:“英語專業新生聽力焦慮調查及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柴蕓(1980.4—)女,漢族,甘肅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教學法。
參考文獻
[1]KIM,J.H.Foreign Language Listening Anxiety:A Study of Korean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D].Austin: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00.
[2]李培棟.大學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聽力焦慮與聽力策略相關性的實證研究[D].西安:西安外國語大學,2019.
[3]古明.英語專業大學生聽力焦慮狀況及應對策略的調查研究[J].語言教育,2019,7(03):32-38.
[4]周丹丹.二語課堂中的聽力焦慮和情感策略[J].國外外語教學,2003(03):22-29.
[5]鄧巧玲.中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聽力元認知意識,聽力焦慮和聽力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外語教學,2015(02):59-67.
[6]施渝,樊蔵蔵.大學生四級考試復合式聽寫狀態下的聽力焦慮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06):55-60.
[7]張憲,趙觀音.外語聽力焦慮量表的構造分析及效度檢驗[J].現代外語(季刊),2011,34(02):162-219.
[8]孫慧.大學生英語聽力焦慮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J].外語華壇,2009(35):231.
[9]林偉.新疆大學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聽力焦慮與聽力策略的相關性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7.
[10] ??李蓓.英語專業學生聽力焦慮與聽力策略的相關性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