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吳俊宇
摘要:2020年東京奧運會即將到來,以日本為代表的其他國家實力新星不斷涌現,在此背景下,為了讓中國女乒更好地備戰東京奧運會以及在其他大賽中取得更好成績,選取中國乒乓球女隊主力隊員陳夢、劉詩雯、丁寧三人在2018-2019兩年間參加的大賽進行技戰術統計研究。
關鍵詞:乒乓球;技戰術;陳夢;劉詩雯;丁寧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乒乓球作為國球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引以為傲的傳統體育項目,中國乒乓球隊的競技實力長期位于世界頂級。中國乒乓球女隊多年來也一直在世界乒壇保持著巔峰狀態,長期壟斷著各大國際比賽獎牌。但世界范圍內乒乓球運動的發展不平衡,國際乒聯為了更好地將乒乓球這項運動推廣開來,提高別的國家參加比賽的積極性,做出了一系列變革,從大球到11分制,從無遮擋發球和無機膠水到球體材質的變化,無疑對運動員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挑戰。2018年又更改了積分規則,在東京奧運會上增加混和雙打項目,這些改革的實施形成了世界打中國的趨勢。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其他國家的崛起對中國乒乓球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年即將到來,以日本為代表的其他國家對奧運會乒乓球項目虎視眈眈,像伊藤美誠等實力型新星選手不斷涌現,尤其是日本在“2020年后備人才培養計劃”中展現出了強大的野心。為了達到要在奧運會上實現突破的目標,日本不僅聘用了來自中國的教練,而且還制定了針對性很強的“用中國模式戰勝中國”的計劃。因此中國乒乓球女隊在備戰東京奧運會時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應對各種困難,提升自我,迎接挑戰。
(1)關于乒乓球技戰術的研究。不少專業人員對乒乓球技戰術的分析展開了許多探索,其中吳煥群老師在1989年提出的“三段指標評估法”得到了乒乓球界極其廣泛的認可。張輝等人在2013年利用得分率和使用率兩者間的關系,通過二次函數建立了一個技術效益計算公式,進而能充分反映參賽選手各段的使用效益;吳飛等人在2014年提出了解決“三段指標評估法”中雙方運動員在技術統計數據上不對應問題的方法;楊青、張輝等老師在2014年對雙方運動員技術統計數據不對應的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把運動員的第5拍得分歸為相持段,第5拍失分歸為發球搶攻段,同時提出了“實力差”與“技術效益”2個概念,并詳細論述了“三段指標評估法”橫向與縱向擴展應用的具體計算方法,同時構建了“四段指標評估法”的理論模型。
(2)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分段指標評估法等方法,研究陳夢、劉詩雯、丁寧的技戰術特點情況,最后得出以下結論:
①陳夢在發搶段的前三板技術不錯,發球變化較多,但使用率可以進一步提高,另外正手還需提高威脅質量。接搶段搶攻意識明確,反手技術是強項,使用率高,但接發球搶攻質量還需進一步加強。在相持Ⅰ段中,陳夢正手相持能力稍弱,容易出現防守漏洞,發搶段和相持Ⅰ段的使用率比例分布也還需更合理。在相持Ⅱ段中,陳夢防守反擊能力強,但在比賽中發揮不夠穩定,威脅不大,無論是得分率還是使用率均偏低,在接搶段和相持Ⅱ段中的使用率比例分布也還需更加合理。
②劉詩雯在發搶段前三板技術出色,搶攻意識好,速度快,但在控制球方面有時不夠嚴謹。在接搶段中,其接發球判斷能力以及接發球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在相持Ⅰ段中,劉詩雯主動變線意識強,速度快但力量較小,中遠臺相持失誤較多,使用率和得分率還需進一步提升,發搶段和相持Ⅰ段的使用率比例分布還需更加合理。在相持Ⅱ段中,劉詩雯正反手相持能力不錯,但相持威脅不夠,接搶段和相持Ⅱ段的使用率比例分布也還需更加合理。
③丁寧在發搶段尤其是發球上有優勢,其下蹲砍式發球威力較大,而且失誤較少,但發球后的下一板進攻殺傷力不夠,因此發球后的配合進攻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在接搶段中,丁寧使用率高而且較穩定,得分率也較高,但接發球的判斷能力以及接發球質量需進一步提高。相持Ⅰ段是丁寧的薄弱項目,在相持中多以被動防守為主,進攻威脅不夠,平均得分率也只有及格水平,相持實力還需進一步提高。在相持Ⅱ段中以被動防守和依靠攻防轉換為主,因此進攻威脅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
結束語
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已進入多元化發展的趨勢,40+球的使用導致球速減慢,回合變多,旋轉減弱,因此出現了不少顆粒型打法運動員、削球型打法運動員例如伊藤美誠等運動員,因此中國乒乓球女隊在備戰東京奧運會以及其他大賽時需要對這些非常規打法運動員加以重視,根據她們的優缺點進行針對性技戰術調整和訓練,例如針對伊藤美誠的發球和反手生膠打法進行專項性訓練,做好充分的準備。另外中國乒乓球女隊需要加強力量訓練,增強體能,豐富進攻手段,做到女子打法男性化,突出前三板實力,從而削弱競爭對手的發球優勢,提升進攻威脅質量和相持能力。
參考文獻
[1]吳煥群,李振彪.乒乓球比賽中實力與技術診斷的方法及其應用效果[J].國家體委科學研究所學報,1989(01):32-41.
[2]楊青,張輝.乒乓球比賽技戰術“四段指標評估法”的構建與應用[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4,29(05):439-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