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闡釋了保護傳承好螞拐節文化并促進新農村建設的相關問題,分析了螞拐節所具有的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指出了螞拐節在保護和傳承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了保護傳承好螞拐節促進新農村建設的舉措,包括籌措專項保護資金、提高品牌影響力、發揮產業抓手作用以及改善新農村精神面貌等方面。
關鍵詞:螞拐節;保護傳承;新農村建設
中圖分類號:F127.8 ????文獻標識碼:A
1螞拐節簡介
螞拐節流行于紅河沿岸的南丹、東蘭、巴馬以及天峨等地的壯族人民當中,該節日在2006年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螞拐是壯族方言,也就是青蛙。螞拐節起源于一個關于壯族青年的傳說。該青年因母親去世而心情沮喪,而周邊的青蛙卻一直叫個不停,于是該青年用沸騰的開水燙死燙傷了很多青蛙,結果惹怒了天神,然后導致大旱災害,莊稼顆粒無收。青年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真心悔過,并請整個村子的人敲鑼打鼓給死去的青蛙送葬,最后獲得了天神的諒解。這個傳說后來便演變為該地區一年一度的螞拐節。螞拐節通常在每年春節的大年初一開始,一直持續到二月初二,也有部分地區持續到正月十五。
2螞拐節的價值分析
2.1社會價值
螞拐節活動需要民眾的共同參與和聯絡,這有利于民眾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利于他們互相分享先進的思想和觀念,利于增強民眾之間的凝聚力,提高他們相互配合協作的能力。因此螞拐節具有增進民族認同感、促進民族團結的社會價值。螞拐節還具有一定的宗教性質,利于調節和平衡當地民眾的情緒狀態,緩解緊張和壓力的情緒。螞拐神靈也成為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依托,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2.2藝術價值
螞拐節作為一項民俗文化,有儀式、有舞蹈、有表演,還有劇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如果將螞拐節整個過程很好的呈現出來,不僅會吸引當地的人們駐足觀看,也會吸引外地游客前來觀看。螞拐節中人們的舞蹈節奏時而緩慢時而快速,各種舞姿質樸自然,既貼近生活有具有特點,也非常具有藝術價值。總之,螞拐節的藝術價值不容忽視。
2.3經濟價值
螞拐節活動中涵蓋著很多的經濟元素,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后,吸引了很多外地人的注意,很多人慕名而來要一睹螞拐節的盛況和風采。舉辦好螞拐節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拉動飲食、住宿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利于當地的新農村建設。
3螞拐節保護傳承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3.1缺乏統一規劃
螞拐節習俗主要流行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紅水河兩岸一帶,該地區分屬于不同的行政區劃,這就導致螞拐節的保護和傳承缺乏統一的設計和規劃,各自為政各自為主的現象比較嚴重,不利于螞拐節文化的全面和高水平的保護傳承。
3.2專項資金不足
螞拐節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財政方面給予了資金用來保護和傳承該文化遺產,但是由于劃撥的資金按照比例進行分配后,用來進行螞拐節的保護和傳承的資金已經為數不多,不能很好的滿足螞拐節傳承保護的需要。
3.3傳承人員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多種多樣的文化逐漸深入螞拐節流行地區。該地區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人對傳統文化興趣不大,對螞拐節文化越來越陌生,他們更熱衷于時尚流行的新文化,熱衷于通過電視、手機等來獲得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這一現象不利于螞拐節的保護和傳承。一些比較熟悉螞拐節活動的主持人因為年齡的原因已不再參與活動,而后續的人員卻沒有跟進,導致傳承人員嚴重不足。
4保護傳承好螞拐節促進新農村建設的舉措
4.1相關部門要引起重視
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對螞拐節保護和傳承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引起重視,做好細致和深入的摸查統計和記錄工作。要建立健全螞拐節保護傳承的相關規章制度,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各級部門還要層層落實責任,對保護不力的相關人員進行追責和問責。總之要充分發揮好政府部門在保護和傳承螞拐節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通過政府部門來調動各相關組織機構的積極性,共同投入到螞拐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中。
4.2籌措專項保護資金
對于螞拐節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沒有相對穩定和充足的專項經費,相關工作的開展將難以持久和有效。比如很多地方的螞拐節銅鼓嚴重不足,不是損壞就是流失,影響了螞拐節活動的開展,這就需要有經費來鑄造和修繕銅鼓。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積極籌措相關的保護經費,通過多種途徑來增加經費的來源。比如可以通過出售螞拐節相關的服裝、道具以及手工藝品等方式來增加經費來源。
4.3提高品牌影響力
雖然螞拐節已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其知名度和影響力并不是很高,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傳統民俗文化。因此要進一步提高螞拐節的品牌影響力,通過更加專業的培訓和包裝來讓這一傳統民俗更具知名度和影響力,并力爭打造精品品牌。這需要挖掘和培訓更加專業的活動人員,并配備好更齊全的硬件設備,形成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表演隊伍。
4.4發揮產業抓手作用
沒有產業抓手的文化保護和傳承會表現出難以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問題,也不利于調動當地民眾的積極性。螞拐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要與當地的一些產業相結合,走產業化的路子。政府部門要積極引導企業進行投資,可以更深度的加工和開發螞拐節期間的表演項目,學習和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像印象劉三姐等。通過走產業化的道路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也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5結語
螞拐節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在促進當地新農村建設中應當也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相關部門和當地政府要對螞拐節的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視,通過多方面的舉措保護和傳承好這一文化傳統。同時,要將該民俗的保護和傳承同當地的新農村建設相結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民眾的精神面貌,讓民俗的保護和傳承惠及當地民眾,這樣也利于螞拐節傳承的持續性。
基金項目:課題項目:本文系南寧學院校級科研項目,項目編號:2018XJ14。
作者簡介:陳園園(1991-),女,漢族,廣西南寧人,碩士研究生,初級,研究方向:民歌傳承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聶郁琴,李冀.壯族螞拐節儀式功能分析[J].才智,2013(1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