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波
【摘 要】在我國湖南一帶,地域遼闊,而且民歌具有極為廣泛的傳播范圍。當地勞動人民往往采用質樸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來塑造出具有鮮明時代色彩的經典民歌,以此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民歌的內容極為豐富,其韻律優美,是當地民眾用來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本文針對湖南經典民歌的跨文化之旅進行分析,介紹了湖南民歌藝術風格的形成原因,并闡述了湖南民歌的跨文化意義和在異域的傳唱。
【關鍵詞】湖南經典民歌;跨文化交流;異域傳唱
中圖分類號:J607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6-0065-02
隨著我國的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也對海外的一些國家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和觸動。如我國湖南的經典民歌,其具有較大的傳唱率,即便在異國他鄉也能受到廣泛的歡迎和喜愛。在跨文化交際上,我國的一些傳統文化元素在融入其他國家后,可以得到有效傳播,這樣既可以彰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同時也能夠進行相應的跨文化交際,使其他國家的人們對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具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
一、湖南民歌藝術風格的形成原因
(一)群眾生活的地理環境
在湖南一帶山川和河流較多,而且其北面靠近洞庭湖,在西部一帶的地勢又相對偏高,中間位置丘陵較多。在湖南省內河道交錯,有著大大小小的河流,可以說在地域環境方面極具特色。而且在湖南境內不同的小區域,其文化習俗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又相互交流,從而形成了湖南民歌獨特的風格。雖然湖南境內的河流較多,但其最后都匯入到洞庭湖內,因此其水運在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促進湖南地區商業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大量在水上進行作業的勞動人民往往會通過民歌來抒發自身的情感,這些人員在不同的小區域內進行活動,進而使湖南不同區域的民歌得到了有效融合[1]。
(二)多種方言構成
在湖南境內的方言種類繁多,主要可以分為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方言等兩個大類。而在漢語方言當中又具體包括客語、鄉語和贛語,少數民族的方言則包括土家語的龍山土話、湘西苗語西部次方言等??梢哉f在湖南境內的方言種類十分豐富,而且一些少數民族不僅可以使用自己的民族方言,還能夠運用漢語方言來進行交流。湖南方言所具有的特殊性,主要源于歷史上對該境內下一級的行政區域劃分,進而使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的方言存在著差別。而且該地的地理條件也使各個區域之間既相互阻隔,又相互來往,這也使得湖南地區的方言既存在共性,也存在著差異。在歷史的各個時期都有著相應的人口遷移,從而使得方言發生了變化。湖南一帶的民歌,方言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即便是同一民族在對民歌進行演唱時,所使用的方言也是不同的[2]。
二、湖南民歌的音樂特色
(一)湖南民歌歌詞藝術特征
湖南民歌的歌詞多數都是當地民眾在日常勞動時所創作的,其清晰自然而且通俗易懂,和民眾的生活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湖南民歌的歌詞也具有極高的藝術性,許多歌詞都是采用襯托和比擬的方法創造出來的,這也使得歌詞內容十分豐富,而且富有活力。
(二)湖南民歌曲調藝術特征
湖南民歌的調式多為語調式和微調式,相對來講比較簡單而且容易掌握。尤其是語調式在湖南民歌當中十分常見,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湖南民歌通常較為精短,在歌曲當中內容只占其中一段,而其表現方式也相對簡單。湖南民歌的曲子多數都取決于其演唱時所使用的方言,而且表現手法和形式也十分隨意,沒有嚴格的要求,這也使得曲子更加自由和活潑。湖南民歌曲子的變化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能夠適應各種唱法和各類場合,具有十分廣泛的適用領域,在多數場合當中都可以進行演唱,而且其節奏方面也極具特色,在民歌的旋律和語言上都帶有強烈的樂感。
三、湖南民歌的跨文化研究
(一)民歌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民歌反映出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人們的喜怒哀樂和風土人情,折射出特定歷史時期和環境下的文化現象。中國民族音樂,猶如浩瀚大海,源遠流長,也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音樂與外國音樂之間的交流,也有著長久的發展歷史。在西周時期,周穆王便曾經帶著規模龐大的樂隊到西方各國旅游并與這些國家進行了音樂交流。而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中外音樂交流頻繁,這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也使我國的民族音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促進了世界音樂的發展。
(二)民歌能夠折射出某一地域或民族的歷史文明
音樂文化能夠反映出一個時期、一個年代的文化潮流,而且也能夠體現出一個民族一個區域的重要文化特征,而民歌更能夠反映出特定環境和歷史條件下人們的精神面貌,也能夠折射出某一地域或民族的歷史文明。如我國的湖南民歌,便充分地展現出了湖南地區的精神面貌和重要的文化傳承。湖南民歌極具地方特色,將該地區的民眾生活以及習俗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同樣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南民歌進行異域傳唱,可以更好地實現跨文化交流,使西方的多數國家能夠對湖南民歌進行欣賞和品鑒,從而更進一步地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
(三)實現湖南民歌的跨文化之旅
跨文化交流可以使各個國家之間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而文化交流則可以體現出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通過實現湖南民歌的跨文化之旅,可以使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我國的民族文化產生一種新的認識,而且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文化傳播作用,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感受到我國那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為我國的文化復興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湖南經典民歌在烏克蘭高校的異域性傳唱研究
(一)烏克蘭高校異域性傳唱情況
在烏克蘭高校教學的過程當中,對異域性傳唱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習俗,而其中音樂能夠有效地體現出民族特色。而烏克蘭高校對于音樂在不同地域當中的傳唱也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其中對于我國湖南地區的經典民歌進行了相關的調查。通過具體的數據分析,我們發現在烏克蘭高校當中,許多學生都對湖南民歌具有濃厚的興趣,也十分喜愛這種音樂形式。而且有部分學生對民歌當中所蘊含的文化元素以及民風民俗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他們對于不同類型民歌當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意義也感到驚嘆和喜愛。這也使得湖南經典民歌在烏克蘭高校當中具有較高的異域傳唱率,同時間接說明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國外也具有十分良好的傳播性和推廣性,并能獲得許多人的認同和喜愛。我國的音樂主要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黃河流域音樂文化。而在其中民歌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意義,我國各個地區也都有著自己特色的民歌形式。而通過對烏克蘭高校異域性傳唱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民歌形式是十分受廣大師生歡迎的。許多學生通過研究和了解,發現我國湖南的民歌在其分類上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小調、勞動號子以及山歌,而每一種不同的民歌類型又代表著不同的藝術風格,這說明民歌這種藝術形式具有十分良好的發展前景。通過對我國湖南經典民歌在烏克蘭高校的異域傳唱分析,我們也能對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具有更加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