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楷 趙勝男 鄒琳琳
【摘 要】在經濟迅速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的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作為教育事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教育改革中占有的比重越來越大,成為培養新時代優秀人才的重要因素。美育在素質教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實現全面素質教育重要和必要的手段及途徑,美育不僅可以提高人們對美的感知力,還能夠提升人們在生活中的創造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所以實施和改革素質教育勢在必行。本文就當下高校美育素質教育進行了多樣化的研究,概括了美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對其進行了細致分析,美育素質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必須從人才培養中尋找到新的路徑。提出了一些多樣化的對策以及建設性改革方案,希望通過這些研究,能夠對我國教育事業以及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進程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使每個學生都在美育素質教育的培養下成為時代的新人。
【關鍵詞】高校美育;素質教育;改革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6-0190-02
一、中國高校美育素質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中國高校美育素質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肩負著全面素質教育的重大使命和培養目標。在教育的整個過程中,美育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受教育者的審美,還可以挖掘其潛在的能力,激發其創造能力。如果沒有美育,那素質教育將會是不完整的教育方式,更加完不成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的艱巨任務。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有兩點,一是為適應當下時代發展的需求,扭轉之前高校美育素質教育的誤區。我國已從“實施素質教育”轉變為“發展素質教育”,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變化,同時美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獨特地位,其改革必須緊隨時代潮流。2018年是中央美術學院建校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致以誠摯的問候,并且對于高校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美育精神。二是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時代素質教育更加重視“五育”并舉,不斷探索融合道路,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而美育對于提高學生思想境界、審美能力、創新精神、心理素質等有著獨特的促進作用,學校應充分認識到美育的獨特作用,能夠讓學生在美育的影響下全面發展。總之,當下美育素質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既要緊跟時代步伐,又要展示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全方位培養復合型人才。
(二)中國高校美育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美育作為素質教育交響樂中重要的旋律,是高校教育改革必不可少的環節,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在我們的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是大自然的饋贈還是人造的美,人們時刻都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審美盲區,例如大街上整整齊齊的商店招牌、孩子們的識字卡等,甚至有人認為整齊即美,這些都顯示了高校美育改革的重要性。早在民國時期,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先進理念,通過學習美的一些知識,不斷豐富學識,提升對美的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希望能以美育救國。而美育對于提升審美、培養健康的審美理念有著極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美育是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復合型教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其教授方式更加靈活、生動形象,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現有事物可以聯想到其他的新事物,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美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高校學生的審美素養,中國高校美育素質教育改革十分重要,對于推進全面素質教育有著重大意義。
二、中國高校美育素質教育改革對策和建議
(一)美育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
在素質教育改革和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宏觀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也得到空前發展,有些高校積極建立創新創業學院,將創新創業融入教育課程,建立完善的體系,將美育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起來,全面激發學生的潛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高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與理念,為學生進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可以提升學生的就業率。二者高度契合,美育本身就具有多方面教育優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其創新創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推進經濟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有能力的人。
(二)美育素質教育與“以本為本”教學改革
2018年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強調堅持“以本為本”的教育理念,即以本科教育為根本,加強本科教學,創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本科教育作為高校的主體,在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才的培養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將本科教育與美育素質教育結合在一起進行改革,不僅可以鞏固本科教學,還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高校教育只有把本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新時代人才培養的前沿,深刻認識到“以本為本”教育的重要性,與美育共同前進,才能使高校學生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擔負起國家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
(三)美育素質教育與“一流大學”建設
建設“一流大學”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國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轉變的關鍵,能夠提升當下教育水平,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對我國教育事業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流大學”除了著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外,還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而美育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等。建設“一流大學”,更應該充分重視美育素質教育改革,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國之棟梁。
(四)美育素質教育與綜合能力培養
高校進行美育素質教育改革本身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美育素質教育中,用其藝術感染力培養學生對于美的感受,并不斷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獲取對美的認知,提高他們的美育素養,從而使學生具有完美的品格,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指觀察、實踐、思維、整合、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一般從積累和實踐兩方面來培養,不僅要積累大量的知識,還要將知識反復用于實踐,不斷磨練,變成立足于社會的本事。而綜合能力的培養也離不開美育素質教育,二者相輔相成,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中國高校美育素質教育改革思路
(一)創新開展美育人才培養定位
之前高校只是將美育當成一種需要普及的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沒有明確的定位,沒有結合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培養。當下高校除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外,還應該在培養何種人才、如何培養等方面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一般主要分為研究型、技能型、應用型,高校教育者應根據國家教育部相關政策及高校和學生的特點制定好創新教育體系,創新課程體系、課堂教學、課程教材、評價體系等,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對美育人才進行定位培養,以創新性的培養來轉變學生的觀念,不斷突破現有美育意識,從而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
(二)制定適合分類人才培養的美育素質教育模式
高校美育課程是培養人才的重要載體,傳統的美育素質教育模式已經不再符合當下的社會需求,高校教育者應當對學生的培養方案分類制定標準。根據黨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結合高校的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真正適合學生的教育模式。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設置選修課和必修課,既可以讓所有學生都可以接受美育教育,學生又可以根據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對于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來說,主要以普及美育基本知識為主;大三和大四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專業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共選修課,發揮專業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所以,制定深入而細致的適合分類人才的教育模式并將其作為美育的核心,美育理論結合美育實踐,培養不同種類的人才。
(三)結合高校特色開展美育素質教育改革
現在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一定的美育課程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即仍處于大眾化階段,缺乏有特色的美育素質教育。在美育素質教育的改革扭轉關鍵時期,高校除了做好基礎性的美育素質教育工作并落實到實處外,要在進一步的改革規劃中,總結近幾年的美育素質教育經驗,結合自身的優勢特色,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根據自身優勢,規劃好發展路線,完善課程規劃,向精品課程看齊。也可以運用網絡平臺,資源共享,加大宣傳力度。這樣才能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使我國美育素質教育立于不敗之地,推動我國素質教育向前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不僅社會需要不斷改革來緊跟時代的步伐,美育也需要進行多樣化創新改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高校美育素質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要深刻認識到當下美育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高校美育素質教育面臨著許多困難并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應重新調整好定位和目標,只有進行多樣化、全方位的改革,腳踏實地朝著多層次、特色化的方向發展,不斷進行美育改革研究,才能實現美育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美育觀念的大轉變。
在教育全面改革的背景下,美育肩負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發展的重任,所以必須加快美育素質教育的改革進程,發揮其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杜牧.論美育與創造力培養[J].教育導刊,2001,(07).
[2]丁旭東.新中國美育政策及其成因分析與未來瞻望[J].樂府新聲,2016,34(04).
[3]邱地,謝朝暉.高校美育面臨的困境與對策探討[J].教育探索,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