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王英軍


[摘要]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對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84例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觀察組使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兒干預后臨床癥狀的改善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發熱持續時間、口腔皰疹愈合時間、口腔疼痛改善時間、神經系統受累時間、手足皮疹愈合時間及總患病時間分別為(3.49±1.35)、(4.22±1.59)、(2.03±0.69)、(4.12±1.39)、(4.12±1.64)、(9.71±3.12)d,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的(5.02±2.39)、(6.13±2.31)、(3.98±1.35)、(6.38±2.57)、(6.84±1.91)、(14.53±4.0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612、4.414、8.335、5.013、7.002、6.139,P=0.001、0.000、0.000、0.000、0.000、0.000);觀察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為5.56%,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的2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41,P=0.026)。結論 對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使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可縮短其發熱持續時間、口腔皰疹愈合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護理效果較好。
[關鍵詞] 手足口病;腸道病毒71型;循證護理;臨床癥狀;預后
[中圖分類號] R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7(a)-015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children with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fected by enterovirus 71 (EV71). Methods From April 2018 to June 2019, 84 cases of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patients with EV71 infe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 selected children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2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to interven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 to intervene, and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improvement time and complications of clinical symptoms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uration of fever, oral herpes healing time, oral pain improvement time,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time, hand and foot rash healing time and total disease dura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49±1.35) d, (4.22±1.59) d, ( 2.03±0.69) d, (4.12±1.39) d, (4.12±1.64) d, (9.71±3.12) d,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5.02±2.39) d, (6.13±2.31) d, (3.98±1.35) d, (6.38±2.57) d, (6.84±1.91) d, (14.53±4.02) 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612, 4.414, 8.335, 5.013, 7.002, 6.139, P=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56%,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8.57% of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941, P = 0.026). Conclusion Intervention with evidence-based nursing model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 with EV71 infection can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fever and oral herpes healing tim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ave a good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 Hand-foot-mouth disease; Enterovirus type 71; Evidence-based nursing; Clinical symptoms; Prognosis
手足口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性傳染病,其主要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導致,通常發生于兒童,大部分患兒的預后效果較好,但有少數患兒由于其病情較重,易發展成重癥。經相關研究證實,重癥手足口病患兒通常是由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所導致,由于其對神經易造成較大的損害,故患兒的病情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發展,從而導致其發生循環衰竭、重癥腦炎、皮膚感染等多種并發癥,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因此,如何加強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尤為重要。但常規護理效果并不明顯,而循證護理來源于循證醫學,其又稱為實證護理。循證護理模式的理念在于遵循科學證據,根據證據,提出問題,從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兒康復[2]。基于此,該研究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間對在該院接受治療的84例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進行研究,探尋循證護理模式對其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接受治療的84例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該研究已通過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兒童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中男患兒19例,女患兒23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5.42±2.13)歲;患病時間2~9 d,平均患病時間(6.47±1.17)d。觀察組中男性患兒20例,女性患兒22例;年齡2~9歲,平均年齡(5.63±2.11)歲;患病時間1~10 d,平均患病時間(6.23±1.99)d。統計學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對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均符合《陜西省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病例臨床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4年修訂版)》[3]內相關診斷標準;②無其他基礎疾病者;③生命體征平穩且意識清醒者。排除標準:①具有凝血功能障礙者;②對相關藥物過敏者;③具有嚴重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④合并先天性疾病者;⑤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等非EV71感染者。
1.3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干預:遵醫囑給予患兒相應的級別護理;向患兒及其家屬做好宣教,以緩解其緊張、焦慮等情緒。觀察組使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具體內容如下:①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護理人員組成,護士長擔任組長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及考核;②提出問題:由護理小組成員對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病情發展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確定其發生感染、肢體功能較差及出現不良心理狀態的原因。③尋找實證:通過查閱大量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案例,對其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和護理難點進行分析,制定出相對應的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④實施:密切關注患兒病情變化,及時觀察并記錄患兒的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緩解其緊張情緒;保持患兒的呼吸道通暢,并對其進行氧療,確保其血氧飽和度>95%;定時檢測患兒的血糖及白細胞水平的變化情況,并遵醫囑進行對癥治療;根據患兒的病情變化情況,對其家屬進行一對一的健康宣教,主要包括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癥狀、治療重點及其注意事項等相關項目。
1.4 ?評價指標
①分別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發熱持續時間、口腔皰疹愈合時間、口腔疼痛改善時間、神經系統受累時間、手足皮疹愈合時間及總患病時間。②密切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主要包括循環衰竭、重癥腦炎、皮膚感染、肺水腫等情況,并計算并發癥總發生率。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改善時間
干預后,觀察組患兒發熱持續時間、口腔皰疹愈合時間、口腔疼痛改善時間、神經系統受累時間、手足皮疹愈合時間及總患病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在其口腔病變的同時皮膚容易出現斑丘疹和皰疹,以手足和臀部為多見,偶見于軀干、大腿、上臂等處,呈離心性分布,皰內液體較少,自幾個至數十個不等,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和色素沉著;同時其還容易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干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等并發癥,極少數患兒病情危重,可致病死,存活者通常會留有后遺癥,嚴重危害患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4-5]。因此,如何對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實施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減輕其臨床癥狀是當前臨床護理工作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由于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容易引發重癥腦炎、皮膚感染、肺水腫等多種并發癥,不僅影響患兒成長發育,還將給患兒及其家屬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及經濟負擔。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往往需要準確、有效的護理服務進行干預。但常規的護理模式缺乏針對性,干預效果并不理想。而循證護理模式能夠根據大量的文獻研究顯示,提出當前護理所存在的問題,通過查找資料等,進而制定并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從而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控制預后風險,提高其治療效果[6-7]。張蕾等[8]對循證護理在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重癥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損害患兒中的應用效果,研究表明,使用循證護理模式進行干預的患兒,其總病程、發熱持續時間、神經系統受累持續時間、口腔皰疹愈合時間、手足皮疹愈合時間、口腔疼痛改善時間分別為(9.82±3.25)、(3.52±1.17)、(4.25±1.41)、(4.23±1.61)、(4.28±1.76)、(2.22±0.74)d,分別短于使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干預患兒的(14.41±4.06)、(5.03±2.46)、(6.34±2.68)、(6.12±2.27)、(6.77±1.95)、(3.91±1.23)d,對其使用循證護理干預模式,能夠有效縮短EV71感染所致重癥手足口病并發神經系統損害患兒的病程,改善臨床癥狀及預后,提高家長的滿意度。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發熱持續時間、口腔皰疹愈合時間、口腔疼痛改善時間、神經系統受累時間、手足皮疹愈合時間及總患病時間分別為(3.49±1.35)、(4.22±1.59)、(2.03±0.69)、(4.12±1.39)、(4.12±1.64)、(9.71±3.12)d,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的(5.02±2.39)、(6.13±2.31)、(3.98±1.35)、(6.38±2.57)、(6.84±1.91)、(14.53±4.02)d(P<0.05);觀察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為5.56%,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的28.57%,其與上述研究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使用循證護理模式對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患兒進行干預,能夠有效縮短其神經系統受累時間、手足皮疹愈合時間及總患病時間,減少循環衰竭、重癥腦炎、皮膚感染等并發癥情況的發生,護理質量、預后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 ?鄧慧玲,張玉鳳.腸道病毒71型感染致重癥手足口病新認識[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6,31(10):736-743.
[2] ?蘇紅梅,周云,曹靜,等.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發心律失常效果的比較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8(9):1106-1107.
[3] ?陜西省手足口病臨床救治專家委員會.陜西省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手足口病病例臨床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4年修訂版)[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4):442-445.
[4] ?林霞,劉興莉,董春華,等.EV71型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187例臨床特點分析[J].山東醫藥,2016,56(14):97-98.
[5] ?關君艷,詹飛,李俊華.兩種病毒所致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特征比較分析[J].國際病毒學雜志,2018,25(5):338-343.
[6] ?許莉,李秋蘭,王仁媛.循證護理在兒科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急救醫學,2016,36(1):321-322.
[7] ?陳小紅,周鳳梅.小兒手足口病合并腦炎的循證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6):111-113.
[8] ?張蕾,鮑瑩,孟慧.循證護理在腸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重癥手足口病合并神經系統損害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學,2018,40(3):120-123.
(收稿日期: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