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交通問題,對交通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對空乘人才的需求,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空乘專業,可見我國對空乘人才的需求。禮儀課程作為空乘專業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方面的教學,同時還要教授學生如何適應社會需求,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審美觀,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三位一體”禮儀教學體系的實踐思考。
關鍵詞:“三位一體”禮儀教學體系;實踐思考;空中乘務
為了適應我國民航企業的發展,高校空乘專業需要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不僅培養學生高度負責的職業精神,要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人才,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空乘人員要想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需要熟練的掌握禮儀知識,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與此同時,空乘專業禮儀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社交禮儀,尤其是在服務意識方面的培訓和教育。職業禮儀教學體系能夠讓學生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達到人才單位的需求,本文主要以空中乘務專業為例,對“三位一體”禮儀教學體系進行了探索。
一、“三位一體”教學體系的構建
在空乘專業教學中,禮儀類課程并不是很多,主要涉及三部分內容,其中一部分內容是關于形象,一部分內容是關于形體,還有一部分內容是關于溝通。這三部分禮儀教學內容構成了“三位一體”教學體系。最為重要的禮儀課程有三門,第一門課程是《形體訓練》,主要包含的內容是空乘職業儀表內容;第二門課程是《空乘形象設計》,主要包含的內容是形體儀態;第三門課程是《乘務禮儀》,主要涉及的內容是服務禮儀與溝通技巧。“三位一體”教學模式能夠更加細致的進行分類教學,讓學生的儀態形象方面有所提升,更要提升學生的內在氣質。“三位一體”教學讓學生掌握如何正確使用儀表修飾,如何進行得體的行為舉止,如何表達溝通技巧等。通過全方位教學培訓模式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適應工作崗位[1]。
二、“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改革
在以往的空乘專業教學模式中,禮儀課程內容更加注重教授學生如何修飾外在形象,而不太重視如何修飾學生的內在。而且更加注重學生的儀態儀表,不太重視學生溝通禮儀的培養,更多的時候是告訴學生如何去做,不告訴學生做事情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禮儀教學的理論性,同時也忽視了禮儀教學的素質培養功能。從禮儀教學的課程設置層面來說,既不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又不能夠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舉例來說,空乘專業學生的微笑也是一種禮儀,通常情況下,學生練習微笑的手段只有兩種,其中一種是用口咬筷子,一種是對著鏡子說茄子等手段。這種機械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認為,微笑不過是工作而已,并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甚至有一種無奈的感受,是為了工作不得不做的微笑服務。學生并不能夠明白微笑能夠給他們帶來的真正價值,也不能夠理解微笑服務的意義[2]。因此,學生很難將有情感色彩的微笑帶入到工作中。從微笑的本質層面來說,它并不受任何條款所限制,不僅僅是用特殊的手段訓練出來的微笑服務而已,真誠的微笑是可以能夠讓顧客感受到,真實的感染到別人。微笑應該是一種來自對職業的熱愛,對學生本身的一種暗示,對顧客的心理暗示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學生是否會在未來的工作中進行微笑,主要取決于他們對于微笑的理解,他們對微笑服務的價值意識高低等。
三、“三位一體”強化實踐教學
要想三位一體教學體系充分發揮積極作用,需要保證教學實踐課程比例,盡可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高校空乘專業社會實踐活動中,應該積極組建禮儀實踐活動,倡導學生多多參與其中,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各種不同的文化活動。學生能夠通過禮儀實踐活動理解禮儀方面的相關知識,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加深對理論的理解。與此同時,高校應該改進實訓項目,為學生提供更多真實的禮儀媒體資料,學生可以參考資料經歷豐富的禮儀知識,以適應現代化社會空乘崗位需求。
需要強調的是,禮儀教學基礎設施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最大限度滿足禮儀教學體系的要求。空乘專業不僅要有獨立的形體訓練房,還有擁有獨立的化妝室,更要擁有模擬客艙場地,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實的體會到實踐場景,強化個人的禮儀和形體塑造[3]。
綜上所述,構建“三位一體”禮儀教學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對教師教學起到積極的作用,對學生的就業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讓學生能夠從實踐中感受到禮儀對職業發展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郝晨宇.探析形體藝術教育對空乘禮儀專業學生技能培養的策略[J].中外企業家,2020,(13):189-190.
[2]王其華.芻議航空服務禮儀及個性化服務優化路徑[J].公關世界,2020,(02):100-101.
[3]劉爽.“三位一體”禮儀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以空中乘務專業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6,(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