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成 黃超有 韓錚
[摘要]目的 分析對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采用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乳腺甲狀腺專科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4例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每組62例。對照組給予甲狀腺全切手術,研究組給予甲狀腺次全切手術,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并發癥情況和復發率、總有效率。結果 研究組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喉返神經損傷、甲狀旁腺損傷、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復發率(0.00%)低于對照組(6.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總有效率(96.77%)高于對照組的(87.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可以降低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的復發率,提高療效,效果更理想。
[關鍵詞]甲狀腺全切手術;甲狀腺次全切手術;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瘤;復發
[中圖分類號] R58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8(b)-007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btotal thyroidectomy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nodular goiter.Methods A total of 124 cases treated by bilateral nodular goite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breast and thyroid specialties department of He Xian Memorial Hospital of Panyu District in Guangzhou City from March 2016 to May 2018,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62 case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lottery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otal thyroidectomy, and the study group underwent subtotal thyroidectomy. The hospital stay and operation time, complications, recurrenc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 parathyroid injury, and hypothyroid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recurrence probability of the study group (0.0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4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96.77%)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7.0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Subtotal thyroidectomy can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nodular goiter,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effect is more ideal.
[Key words] Total thyroidectomy; Subtotal thyroidectomy; Bilateral nodular thyroid tumors; Relapse
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作為醫學常見的甲狀腺疾病,造成該病的原因有飲食、放射免疫、遺傳等多個方面,國內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發病率在7.1%,女性患病人數明顯高于男性,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結節性甲狀腺腫作為甲狀腺腫的后期,病情較難逆轉,臨床上以藥物和手術為主要的治療方式[1],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會有極大的復發可能性,在治療時還會出現纖維化、出血、囊性變、壞死等情況,效果并不理想[2]。所以對于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通常都采用手術切除的治療方式,醫學上以甲狀腺全切手術和甲狀腺次全切手術為主要的治療方式[3]。本文擬對比甲狀腺全切手術和甲狀腺次全切手術對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乳腺甲狀腺專科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4例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以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2例。研究組中,男40例,女22例,年齡22~68歲,平均(44.5±14.1)歲,病程9.0 d~7.6年,平均(4.7±1.2)年;對照組中,男42例,女20例;年齡22~66歲,平均(43.5±13.6)歲;病程6.0 d~7.3年,平均(4.1±1.5)年。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的頸前甲狀腺的位置有腫物隆起,出現了咽喉不適、疼痛、聲音嘶啞等情況;②經過CT檢查和B超檢查發現甲狀腺腫物,結節直徑0.5~6.2 cm[4];③患者及其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障礙;②不配合研究的患者[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研究組行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6],方式如下:給予全身麻醉后,保持仰臥位姿勢,墊高肩部,在胸骨上窩位置的2~3橫指皮紋處做6~8 cm的切口。切開后用絲線懸吊皮瓣,電刀將頸白線切開并且開到甲狀腺內外被膜的中間。對于甲狀腺的外側被膜的間隙和雙側頸前肌群進行鈍性分離,甲狀腺拉鉤牽引舌下肌群,完全暴露腺葉。先處理好甲狀腺的上動靜脈,將甲狀腺進行游離分離,切斷,并將下靜脈以及中部靜脈進行結扎,在進行結扎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患者喉返神經的保護。待甲狀腺完全游離后,切除甲狀腺前側腺體,保留患者甲狀腺背側腺體組織以及包膜組織。對照組行甲狀腺全切除手術,手術方式唯一的不同將患者的甲狀腺側葉完全切除[7-8]。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記錄患者術后復發率和并發癥情況,同時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效率。術后并發癥:①喉返神經損傷。即患者進行了甲狀腺切除手術,聲音會出現改變,如果連續4個月或者>4個月聲音一直損傷,證實聲帶能力沒有恢復[9],判定為永久性的喉返神經受損。②甲狀旁腺損傷。手術開始前,對患者進行生化檢查,發現指標中血鈣在2.25~2.75 mmol/L的范圍內,但在術后的第1天、第2天和第4天再次進行檢查,發現患者的血鈣低于2.25 mmol/L低[10],并且患者還出現了手足麻木、抽搐等情況,可判定為甲狀旁腺損傷。③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停止使用甲狀腺素、左甲狀腺鈉片2個星期左右,進行復查時發現甲狀腺激素超過了181 nmol/L,于此同時,血清中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或者四碘甲狀腺原氨酸低于66 nmol/L,即可判定為甲狀腺功能減退;術后4個月進行血液檢查,沒有發現甲狀腺激素分泌則可判定為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退。術后患者進行CT和超聲檢查仍然發現有甲狀腺腫物的存在,則判定為復發。療效評價:①術后對患者進行頸部CT和B超檢查,發現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甲狀腺能力恢復到正常值,經過為期4個月的隨訪,沒有出現復發的情況,即可判定為恢復健康;②當術后對患者進行頸部CT和B超檢查,發現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緩減[11],促甲狀腺激素、血清游離甲狀腺素、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指標基本正常,但是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以及甲狀腺微粒抗體沒有任何改善,則可判定為有效;③上述檢查結果顯示沒有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跡象,即可判定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恢復健康+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的比較
研究組的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和復發情況的比較
兩組喉返神經損傷、甲狀旁腺損傷、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造成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因素有多種,如放射免疫、飲食、遺傳等。據相關的實驗論證指出[12-13],造成結節性甲狀腺腫的主要原因為甲狀腺增生。患者的甲狀腺組織中有彌散性的病變因素存在,對該類患者進行保守的治療,殘留在體內的微小病灶會造成復發[4]。當患者存在單發的良性甲狀腺結節,就需要進行甲狀腺切除手術,如甲狀腺腫,并且病變甲狀腺的直徑不能超過8 cm[14],對于直徑>4 cm的患者,手術的難度也增大,此類患者不能采用低位小切口的方法進行手術。
甲狀腺全切除術能夠對病灶進行較為徹底的清除,但對甲狀腺的損壞比較嚴重,會造成頸部其他組織出現損傷,且術后并發癥較多;甲狀腺次全切除術依據患者的病變位置進行針對性切除[15],能夠降低對其他周圍組織的損傷,治療效果較為理想,且復發的可能性也較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喉返神經損傷、甲狀旁腺損傷、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采取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可有效地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手術時間,因為在術中有針對性的切除可以降低對甲狀腺周圍其他的組織的傷害,降低術后并發癥和復發的概率。
綜上所述,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可以縮短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總體治療效果高于甲狀腺全切除術,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胡曉東.不同術式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橋本甲狀腺炎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33(8):862-864.
[2]曾文曉.甲狀腺全切術和甲狀腺次全切術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療效對比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6,29(2):308-310.
[3]劉曉嶺,曾資平,韓彬,等.甲狀腺內納米炭注射對甲狀腺癌手術中甲狀旁腺辨識保護的指導作用[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5,49(3):239-242.
[4]趙寧,滕長勝.甲狀腺癌手術中甲狀旁腺的識別和保護[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5,42(2):105-108,封3.
[5]祁忠斌.外科手術治療90例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臨床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5,28(6):1312-1313.
[6]邱云,鄭洪榮,韓春.外科手術治療146例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3):20-23.
[7]高利雄,黃家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臨床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8):99-100.
[8]陳瑞波.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行甲狀腺全切術與次全切術后并發癥比較[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 27(4):485-486.
[9]吳唯,錢立元,陳學東,等.分化型甲狀腺微小癌的診斷和治療:附138例報道[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24(5):627-632.
[10]樊偉業,于波,張雙立.甲狀腺結節的診斷和處理分析[J].心理醫生,2015,21(22):21-22.
[11]孫文振.腔鏡經乳暈雙側甲狀腺手術83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5,35(11):1242.
[12]高飛,周輝,王傳彬,等.結節性甲狀腺腫的128層CT征象與病理表現的關系探討[J].中國醫學裝備,2018,15(3):66-70.
[13]周天驕,張錦程,路文,等.甲狀旁腺素水平及下降比對甲狀腺全切術后低鈣血癥的預測價值[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7,31(24):1880-1883.
[14]陳笑,肖暉,郁正亞.單側甲狀腺腺葉切除+對側腫物切除或大部切除術與雙側甲狀腺大部切除術治療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7,14(2):53-56.
[15]康文玉,王翔.單側腺葉全切加峽部切除術與雙側腺葉全切除術治療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療效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71-74,80.
(收稿日期: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