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美瓊
摘 要:ISO9000族標準是非常具有有影響力的國際性質量標準,其系統的管理體系得到了為各行業的認可。將ISO9000質量管理的八項管理原則運用于中小學的管理制度改進中,可以使學校形成一套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促進學校“德治”與“法制”相結合、真正將“以人為本”的現代化管理理念融入學校的制度。
關鍵詞:中小學管理制度;ISO9000質量管理;八項原則
教育作為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其作用不言而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媒體的廣泛運用,教育行業也在不斷改革創新,其中ISO9000族質量管理標準也被一些教育機構和高職高專學校用來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和管理水平。八項管理原則是IS09000質量管理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包括以下八個方面內容: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全員參與、領導作用、過程方法、持續改進、管理的系統方法、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與供方互利的關系。基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八項管理原則對學校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進,并制定一套與其適應的管理制度,是學校形成一套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促進學校“德治”與“法制”相結合、真正將“以人為本”的現代化管理理念融入學校的制度的重要途徑。
一、以學生為關注焦點
“組織依存于顧客”這是企業的生存法則。在學校中,學校也依賴學生而生存,這是因為外界對學校評價的好壞直接與其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素質劃等號。所以在學校管理中,必定要以“學生為關注焦點”。
(一)調查、識別并分析和評測學生的能力和需求
在“應試教育”的傳統理念下,很多中小學校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容易忽視對學生發展需求的考慮。尤其是對于學生的綜合考評條例中,缺少對學生個性的發展的考評,只注重成績評測。因此,在學生入學之前,必須提前做好學生的調查工作,全面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力大小等信息,為每一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培養;對于學生的能力評價,一定要將綜合的各項指標結合起來,不能只側重某一方面,杜絕培養“高分低能”的學生。
(二)確保學校的目標與學生的需求和期望相協調
學校制定的各項目標中一定包括有關于學生的重要部分。與學生相關的目標一定要在了解學生的現實需要的情況下而制定。在決策前要征集學生意見,決策后的制度維護中更要及時跟進學生的需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管理者要針對學生現在和未來的需求和期望,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滿意為目標,確保學生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滿足。
(三)重視學生對學校管理或教育教學的滿意度并采取相應措施
學生對于學校管理制度或是教育教學的滿意度對于學校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因此,要定期召開會議征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以問卷調查或談話法等方式定期調查學生對學校各項管理的滿意程度,根據調查結果改進學校的管理。
(四)科學地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教師與學生是學校中最為重要的兩個角色,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在制定政策方針時,要考慮到政策是否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杜絕讓教師成為學校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壞人”。青少年是成長的關鍵期,心理問題也尤為突出,學校可以提供資金支持教師學習有關心理學等知識,為其能更好為學生提供幫助做準備。
二、領導作用
領導在正式組織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學校中,高層的領導人員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學校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等。能否正確發揮領導的作用,對學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一)考慮所有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一些中小學領導層在制定政策時,缺少對學生和教職工的考慮,政策“不接地氣”。為此,學校領導層應將學生和教職工的需求和期望作為考慮的事項并加以重視。對于學生與家長,可以通過定期召開學生代表大會、家長會等,收集意見建議,將其意見納入學校政策制定當中。對于教職工,更要做到科學合理的管理,要尊重教職工的需求,及時處理教職工的建議和意見。
(二)給予員工參與學校戰略目標制定的機會
領導層要根據學校的現實狀況制定具有可測性、戰略性、可實現的戰略目標。但是,不要所有的計劃都“一攬無余”,要留給員工參與制定的機會,培養員工對學校的責任感和歸屬感。目標的制定要給予員工參與的機會,更要及時落實員工意見。
(三)領導層要做到以身作則
學校風氣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離不開管理層的言行舉止和道德品質。領導階層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重視黨性修養,潔身自好,注重以身作則。
(四)給員工提供其需要的資源和培訓,并賦予員工職責范圍內的“主動權”
領導層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賦予員工“自主權”。通過培訓來提高員工的能力,為他們的工作提供適當的資源,創造適當的工作條件和環境。科學評估員工的能力和績效,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創新。
三、全員參與
“全員參與”即組織內部的全體人員都要參與進組織的管理活動中來。全員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使決策更加科學民主,也可以讓員工對組織更有歸屬感和責任感。
(一)讓每個學生和教職工知道自己在學校的重要地位
通過定期召開民主會議、制作宣傳欄、舉辦相關活動等方式,讓學校里的每個人都應該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標、內容、要求和實現目標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活動的結果對下一步和整個集體目標的貢獻和影響,以促進各種活動的協調發展。很多中小學在學校管理中,忽視了“全員參與”的重要性,政策制定“由上而下”忽視下層員工的重要地位,導致了許多問題。
(二)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在學校里,很多時候學生和員工都不認為自己是學校的主人,所以對于學校的各項管理總是有一種被動的心理。因此,學校需要通過賦予學生和教職工更多的管理權限來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更多的讓他們參與學校政策方針的制定和完善。
(三)使每個人都能根據自身的努力給自己作出評價
學生和教職工可以從他們的學習或工作表現中獲得成就感,實現他們對學校的貢獻,也可以在學習和工作中找到差距來改進。因此,要賦予員工自我評價的權利,完善自我評價制度,將同事評價、同學評價、自我評價等體現在總體考核中。
四、學校日常活動管理的過程方法
在中小學校中,為了促進學生學習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會根據需要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將這些活動和相關資源作為一個過程來管理可以更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結果。
(一)系統地識別所有的活動
活動的過程決定輸出的結果。為了確保結果能夠滿足預期的要求,必須有效地控制活動的過程。學校制定的大小型活動可以先將其識別和歸類,將這一系列的活動分成不同的類型,在開展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借鑒同類活動的經驗,也可以防止過程中出現同樣的錯誤。
(二)管理活動的職責和權限
活動過程對輸出的結果起著重要作用,這些活動應在嚴格受控狀態下正常進行,因此,必須確定如何管理各類活動。第一,要確定實施活動的目的和計劃;第二,要確定活動過程中的人員分配;第三,活動要有專人跟進;第四,要及時歸類存檔。
(三)注重改進組織的活動的各種因素
組織應重視并管理會影響或改進組織活動的諸多因素,確保有所有活動能夠取得預期效果。在活動過程嚴格執行以上幾點的同時,要有專人對于活動各個要素進行記錄并預判存在的問題。
五、學校制度管理的系統方法
“系統”指的是對組織中實現目標所需的所有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元素組的綜合考慮。這組元素構成了系統。系統由不同類型的子系統構成,子系統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關系。
(一)建立一個完整目標的體系
目標決定了一個組織能夠走多遠,作為組織里的一員,必須對組織目標有深刻的了解。但是,在很多中小學校中,學生和教職工對于本學校的各種目標并不清楚,這是由于學校制定的目標體系并不完整或是制定目標與群眾脫離所致。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目標的體系。目標體系要包括:總的戰略性的目標;不同階段的分層目標;不同部門的小目標。這些不同類型目標的制定一方面必須結合實際、征詢群眾意見建議;另一方面一定要層層遞進,服務于主線與總體目標。
(二)要建立完整的部門體系
很多學校的組織結構是比較傳統的,部門職責分工不是十分明確。職責的分配也較為粗略,沒有形成系統化,存在“責任推脫”的問題。基于這個情況,可以重新將職責進行劃分,落實相關主體的責任,必要時可增設相關管理部門或崗位。
(三)要使員工理解體系內各過程的相互依賴關系
理解各個系統由一組組相互關聯的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組成。過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表現在一個過程的輸出是下一個過程的輸入。要使員工對其能夠正確理解,首先,需要對員工進行一定的理論教育;其次,要使員工參與進管理體系建設中來,達到學與用相結合,深化知識理解。
六、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的原則就是要不斷追求更好的效果,不斷改進、不斷進取,永不停下追求完美的腳步。學校在各項制度活動的設計中應用持續改進的原則,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將所有的管理活動記錄在案;其次要安排專人負責跟進某一活動或制度的制定實施,然后持續不斷的進行改進和完善。即便已經完成的任務,也要繼續總結經驗,以備下次相似任務可以借鑒。對于學校的管理制度等,也要不斷完善和更新,定期召開會議,持續征集意見進行改進。
七、基于學校實際情況的決策方法
有效的決策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上。成功的結果取決于活動實施前的仔細規劃和正確決策。基于現實的決策要求從現實情況出發,實事求是的作出決策,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做任何決定前都要做調研,征集民意,做出科學合理的分析。其次,要對數據進行正確的統計和分析。最后,要建立數據庫,將已收寄的且有效的數據形成文庫,以便隨時取用。
八、建立與家長相互協助的關系
家庭和學校是對學生成長影響最為重要的兩個場所。學校與家長的良好配合是培養優秀學生的關鍵。建立與學生家長間的良好關系,首先要做到,建立家長與學校的互聯網溝通體制,利用新媒體與學生家長保持定期的溝通;其次,讓家長參與到學生工作的管理當中,建立家長意見箱,方便家長對學校提出建議和意見;最后,開展一些家長可以到學校與學生一起參與的活動,讓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體驗學校的人性化管理,支持學校的管理活動。
參考文獻:
[1]蒿楠.論教育治理體系下的學校自主發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9).
[2]艾兵.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簡明教程[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3]魏琛.青島市中小學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4]吳秋寒.義務教育學校章程制定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5]崔楠旗.河南省 D 市普通高中治理結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6]劉茜茜.我國現代學校制度改革難題及出路[J].學校管理,2015(11):231.
[7]邢陳強.學校章程:制度與文化的和諧存在[J].山東教育,2017(Z4):12-13.
[8]丁海珍.關于我國中小學引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