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宏 鐘萍



摘 ?要 ?當代陶瓷茶具的設計在合乎實用與審美兼?zhèn)涞幕A上,也不乏文化內涵的體現。本文通過介紹茶、禪、器的關系,分析市場售賣的陶瓷創(chuàng)新點,探究蘊含于當代陶瓷茶具設計中的文化內涵表達,即歷久彌新的禪意體現,富含寓意的文化概念,因用制宜的擇器文化及相映成趣的茶席美學。
關鍵詞 ?當代陶瓷茶具;文化;器物
茶具是歷史上最為豐富的飲具,是凝結了設計者與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的藝術品兼實用器物,古代亦稱之為茗器或茶器,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等飲茶器具,本文所論述的是當代成套出售的多件組合型茶具。集天地于一葉,聚古今于一具,陶瓷茶具作為當代人們日常生活常用的器具,在造物設計方面承載著歷史鐫刻的文化體現和使用學問。
1 ?造器以載道——茶禪一味的器物文化
1.1茶、禪、器的歷史淵源
中國的茶文化有著“興于唐而盛于宋”的說法,而與此同時,也是儒、道、佛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不斷發(fā)展成熟的時期,又因茶本身有著“清”、“雅”、“凈”等特色,因此便與各家流派在精神思想上不謀而合。中國茶道與佛教之間有許多思想內涵方面的共同之處,茶禪一味便是最好的體現。
茶具問世于漢代,但當時還是與酒器、食器混用,到了唐代便有了分野。在佛教興盛的唐代,寺院大興茶葉種植與制茶技術,一茶一具便是坐禪修行的必備,佛家借助茶具來品味其中苦寂,以此助禪,因此茶具這一有形物便被賦予了茶禪結合、明心見性的烙印。可以說茶具承載的不僅僅是人們以飲茶為契機對古今生活形式的凝固,也是佛法存于湯中而別無他求的折光與延續(xù)。
1.2當代陶瓷茶具設計的禪意體現
日本是受中國茶文化影響獲益最多的國家,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將茶禪一味的思想凝練地概括為“和敬清寂”,分析當代的陶瓷茶具設計的組合形式、容量大小、瓷質色彩可知,禪意的表達在陶瓷茶具的設計中并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反而于當代人“復古”的理念中歷久彌新。
當代陶瓷茶具以組合的形式成套設計、制作、銷售,各個單件在其使用功能具備的基礎上,造型或裝飾由同一元素或其相似形式構成。市面上售賣的成套茶具可分為家用組合款及便攜式旅行款,家用組合款(見圖1)最少即一壺六杯的七件套組合,多數為10頭至16頭不等,茶杯數量逢雙數,便攜式旅行裝多為一壺、一蓋碗、三至四杯的組合(見圖2)。單件配套的合理以及組合形式的統(tǒng)一呈現的正是“和”的氛圍。雖然當代陶瓷茶具有著材質、工藝、價錢的差異,但同一套茶杯容量均無大小差別,如今有的茶托也在茶具的設計之列,更是中國茶道衍生的“敬文化”的沿襲。當代陶瓷茶具多以白瓷和青瓷為主,黑瓷與花瓷較少,樸素清淡的色彩便是與禪宗法禮澄懷味道的相同體現。如今市面或網絡售賣的青花瓷茶具也不在少數,青花的幽靚典雅有著使人滌除玄鑒的微妙,茶具上傳統(tǒng)的白底藍花正是空寂幽雅的禪意圖像化。
2 ?擇器以宜用——多種因素的制宜選配
2.1富含寓意的概念設計
當代通用的茶具以陶瓷茶具為最佳,玻璃茶具居中,搪瓷茶具次之。陶瓷茶具以其方便清潔、保溫適中,獨具欣賞價值等優(yōu)勢深受消費者喜愛,而富有吉祥寓意的當代創(chuàng)意陶瓷茶具也深受消費者喜愛,不僅可作為裝飾品擺放,也迎合了使用者對美好器物的愿景(見圖3)。茶具設計借用象征、諧音、借喻等手法,運用其造型形制或圖案色彩寄托祈福求運的心愿。千百年來中國恒定認同的富有吉祥寓意的實物載體有很多,但是在當代的陶瓷茶具設計上卻脫離了過去仿生形式的生搬硬套,至善至美成為茶具產品追求的標準。
富有吉祥寓意的造型設計不僅要考慮出水位置、把手形制,還與新型的自動出水裝置相結合,自動出水裝置原理為茶座設有出茶位,旋轉茶壺茶水即能自動流出(見圖4);或是磁引出水原理(見圖5),即蓋碗底置鋼珠,磁鐵靠近吸出鋼珠,茶水便自動流出,出水原理有著當代人的理性思考,增添了使用的意趣與玄妙。
2.2因用制宜的合情兼顧
明代便對茶具有著“雅、適、靜、趣”的贊譽,而當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得材料性能也愈加完善,陶瓷的吸水率降低,抗污力提高使得陶瓷茶具完全具備科學實用的性質,而兼顧審美與特定需要則要求因用制宜地進行合理選擇。當代最為流行的功夫茶藝即是適用于各地、各類茶葉,簡化講究的沖泡過程的人文與審美演進。
器添品茗興致,茶增物用價值,茶具的選擇應當提前考慮茶葉、場合、習俗以及人數的差異。按照茶葉的性能相搭配能有“一器成名只為茗”的效果,當代以壺為主泡器的茶藝——瀹茶法和釃茶法,便對茶具要求各不相同。瀹茶法隨飲隨斟,茶湯濃度偏淡,需要品飲器較大的杯子。釃茶法強調沏茶精準控制,緊湊有序,小壺、小杯更為便利。
我國各地區(qū)的飲茶習俗不同也會有茶具使用的選擇差異。長江以北多喜大壺沏泡配帶蓋瓷杯飲花茶。江浙及福建一帶靠近瓷都與陶的古都,故多選用紫砂茶具或青白瓷茶具。四川人頗有清代風韻,鐘情于蓋碗茶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至今古風猶存,習慣用碗豪飲。當代老年人強調以壺沏茶的韻味,年輕人偏愛以杯沏茶的精神品賞。日常家用款陶瓷茶具簡約時尚,商務辦公款精致正統(tǒng),這其中的取舍便推進了陶瓷茶具設計的新方向和新思路。
3 ?備器以尚雅--當代茶席的搭配之美
3.1置陣布勢的秩序之美
茶席由茶具組合、席面設計、配飾點綴、茶點搭配及空間設計五大元素構成,茶具則是整個茶席中的焦點。當代陶瓷茶具造型多為直線型或是弧線型,流暢的輪廓線條適用于成套器物的排布擺放,茶席的器物放置于茶具高低錯落的設計中呈現無限的美學效果。茶壺與茶杯是整套茶具中最為密切相關的兩件物品,也是茶席上最重要的茶器,實用且美、少即是多的茶席設計原則要求盡量縮減如茶船、茶倉等非主要茶具的體量與面積。
席座以飲茶為核心,圍繞器物的高低、前后、上下構造具有點、線、面、體、色以及肌理的視覺美感和空間境象。擺放要求是高位茶具一般放于茶席的前三分之一處,低位茶具如茶杯一般鋪成線列,放置于靠近身體的后三分之一處。也有高位茶具和低位茶具均不能超越中心線的說法。如此的排布高低輕重相映成趣,不對稱的線形排列使得整體給人整齊劃一的秩序之美(見圖6)。
3.2手工茶具的質樸之美
“美食不如美器”,消費者對陶瓷茶具的個性化追求促使機械化的大批量生產轉為手工藝的小規(guī)模制作,其中手工陶瓷更加側重于作品的個性和情感。當代手工茶具以復歸于樸的深厚淳美見長,尤以拉坯陶泥茶具獨具古意。淡雅素凈的席布,茶室素壁的疏忽光影,茶湯的馥郁通透,最佳的器物選擇莫過于具有重量感的素色手工茶具,紫砂便是厚重素凈的最佳典范。裸露的胎色減少了圖案色彩的錯綜復雜,符合茶席藝術所追求的視覺極簡原則。一套手工茶具代表的生活方式,也折射著由苦轉甘的體會。
4 ?總 ?結
當代陶瓷茶具設計在合乎科學實用的基礎上,契合時代所需的快、簡、易,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了方便實用的“懶人”茶具,但在機械化生產的冰冷缺陷中也有人性關懷和文化內涵的重要思考。當代的紫砂、青瓷、白瓷各有千秋,而多種因素影響下茶具選擇與搭配更值得考究。文藉乎器,凝結滋味是歷經的沉積,當代陶瓷茶具的設計彰顯著茶人的高尚品格和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追求合乎規(guī)矩、藝術創(chuàng)新的文化責任與文化內化。
參 考 文 獻
[1]李輝,蘭海龍.茶禪文化在陶瓷茶具設計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2018(08):158.
[2]周新華.茶席設計[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3]譚敏.當代消費生活方式下的陶瓷茶具設計研究[C].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