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易鳳 李華 郭淑青 陳娟
[摘要]目的 探討奧瑞姆(Orem)自護理論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6例。對照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方法,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聯合Orem自護理論。比較兩組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量表(ADL)、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及康復效果。結果 研究組干預3個月后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3個月后SD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康復總有效率為77.78%,高于對照組的4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Orem自護理論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康復效果較理想,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臨床護理路徑;Orem自護理論;生活質量;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 R473.7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8(a)-0197-03
Influence of Orem′s self-care theory combined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schizophrenia
LIU Yi-feng? ?LI Hua? ?GUO Shu-qing? ?CHEN Juan
The Seventh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Jiujiang Fifth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Jiu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Orem self-care theory combined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schizophrenia. Methods A total of 72 schizophrenic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linical nursing path nursing method,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Orem self-care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s nursing. 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 and rehabili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ADL score after 3 months interven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DSS score after 3 months interven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77.78%, which was higher than 41.6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Orem self-care theory combined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schizophrenics, and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is ideal, which is worth of clinical promoting.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Clinical nursing path; Orem self-care theory; Quality of life; Social function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綜合性疾病,涉及行為、情感、思維及感知覺等多個方面,可影響聽覺、視覺及嗅覺功能,引發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精神分裂癥患病率較高,致殘率與死亡率高于非精神障礙患者,康復過程漫長,嚴重破壞患者身體及心理正常發展,給患者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與醫療負擔,耗費大量的社會資源。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狀態,提升其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是臨床研究的重點[1]。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類似“流水線”的標準化作業過程,其將精神分裂癥護理進行細化分解并對護理內容進行規范[2]。奧瑞姆(Orem)自護理論能減輕患者對他人的依賴性,讓患者認識到護士工作能幫助其康復痊愈,但不能完全替代,逐漸讓患者自己承擔起自理的責任[3]。本研究探討Orem自護理論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對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7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6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20例,年齡29~65歲,平均(38.49±4.12)歲;分型:單純型12例,青春型4例,緊張型7例,偏執型10例,未分化型3例。研究組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34~73歲,平均(42.38±5.02)歲;分型:單純型13例,青春型3例,緊張型8例,偏執型9例,未分化型3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參照中華醫學會關于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符合相關臨床診斷標準;②病程>5年;③在本院住院時間>2周;④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②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③伴有人格障礙者;④有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方法
兩組給予相同的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方法,具體如下。①由經管醫生、責任護士全面評估入組患者精神狀態、生活質量及社會功能,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落實護理項目。②根據患者生理、心理評估情況表,護理組長與責任護士共同明確護理診斷結果,制訂針對性護理目標及方案。③責任護士提供連續性護理,全面檢測患者生理及心理變化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告知組長,查找異常原因并及時做出針對性處理。④護理小組成員明確分工,相互協作,每日登記患者情況,每周評估患者癥狀、生活能力及社會功能改善情況,評價效果,及時調整護理措施。⑤每周對照護理計劃執行表,檢查護理措施落實情況,評估護理效果。⑥建立完善督導機制,護士長為督導小組組長,檢查措施落實情況。⑦責任護士負責落實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效果,護理組長負責總體評價護理成效,并形成健康管理檔案,留檔備查。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Orem自護理論,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疏導: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對存在不良情緒患者實施一對一心理疏導,了解其心理動態,幫助患者糾正治療心態,建立正確疾病觀,提升患者治療信心。②自理能力訓練:責任護士每日指導患者開展自理能力訓練,包括自主整理床,打掃衛生,自己洗澡洗頭,遵守病房規章制度內容,同時堅持配合藥物治療。訓練時堅持循序漸進原則,不可急于求成,以日常生活技能訓練—社會角色訓練—職業技能訓練步驟,保證訓練效果。訓練時充分尊重患者喜好,根據患者個人特長及職業特點合理選擇訓練內容。③健康教育:在常規精神疾病知識宣傳教育基礎上,每月至少舉辦一次知識講座,講師由精神科專家擔任,也可選擇經治療后明顯好轉患者分享治療經驗,使患者及家屬了解遵醫囑重要性,堅持定時定量用藥,進行精神衛生、心理衛生健康宣教。④建立激勵機制。每月評估護理實施成效,對取得明顯進步患者給予表揚,建立模范機制,引導其余患者向模范學習,提高患者積極性。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告知家屬充分尊重和理解患者重要性,提供溫馨的家庭環境,給予患者精神支持。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兩組均干預3個月。分別于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量表(ADL)、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及康復療效評定量表(IPROS)對兩組進行評估,評價兩組的日常生活能力、社會功能缺損程度及康復療效。①ADL:共14條目,采用10級評分法,總分100分,0~25分為完全依賴,>25~50分為重度依賴;50~75分為中度依賴;>75~<100分為輕度依賴;100分為完全獨立。分數越高,生活能力越強[4]。②SDSS: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0~2分,分別為無異常或僅有不引起抱怨或問題極輕微缺陷、確有功能缺陷、嚴重功能缺陷。總分0~20分,分數越高,社會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5]。③IPROS:共36條目,每個條目0~9分,總分0~324分,0分為正常,<36分為輕度,36~72分為中度,>72~108分為較重,>108~144分為重度,>144~324分為無法評分,分數越高,康復效果越差[6]。康復總有效率=(正常+輕度)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收集的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ADL、SDSS評分的比較
兩組干預前的ADL、SD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3個月后的ADL評分高于干預前,SDSS評分低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3個后月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SD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康復效果的比較
研究組康復總有效率為77.78%,高于對照組的4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長期以來,精神病患者住院周期長,醫療費用支出巨大,導致個人或家庭不堪重負。少數患者監護人由于不愿承擔壓力和風險,導致監護責任缺失,使患者無期限住院。精神分裂癥治療目前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雖能有效控制和緩解病情,但長期用藥,藥物不良反應較強,可能對機體造成一定損傷[7]。加之患者認知功能退化,與社會缺乏正常交流,社會功能缺損嚴重,生活質量較低[8]。因此,在藥物治療基礎上,配合護理干預,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是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主要方式。
臨床護理路徑通過病情評估,制訂臨床護理方案,分別落實護理措施并督導護理成效,以明確護理目的,達到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升治療依從性[9]。其克服常規護理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讓護理遵循一定的時間和程序,能有序、科學地開展,提高了康復護理措施效率。通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臨床路徑康復干預,可以讓患者定時定量服用藥物,高效地進行康復訓練活動,延緩其社會功能缺陷和衰竭[10]。Orem自護理論旨在減輕患者對他人依賴,讓患者認識到護士工作只能幫助其康復痊愈,但不能完全替代[11]。其是在臨床護理路徑基礎上,基于患者實際病情,為患者提供針對性強護理服務,可有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與社交能力。該護理系統包括心理疏導、健康教育、激勵機制、自理能力訓練內容,可使患者由被動護理轉變為主動護理,增強患者自我照護能力[12-13]。李淼等[14-15]研究發現,Orem自護理論結合品管圈模式可有效改善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
本研究對照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方法,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方案的基礎上聯合Orem自護理論,結果顯示,研究組干預3個月后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SDS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Orem自護理論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可顯著增強患者日常自主行為能力,提升患者社會功能。研究組的康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聯合護理模式可提升康復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Orem自護理論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康復療效較為理想,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韓毅,左津淮,安旭光,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特點及非藥物治療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處方藥,2019, 17(10):24-25.
[2]張敏,江志萍.健康教育路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上海精神醫學,2010,22(3):151-152,188.
[3]廖紫珺,牛騰飛,張帆,等.Orem自護模式對我國精神分裂癥患者幸福感影響的Meta分析[J].重慶醫學,2014,43(31):4200-4202.
[4]盧靜.采用改良森田療法對精神分裂癥緩解期患者康復護理后的NOSE評分和SDSS評分及ADL評分比較分析[J].當代醫學,2019,25(27):183-184
[5]陳紅,秦紅葉.中醫理論聯合臨床護理路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睡眠質量與精神癥狀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147-149.
[6]張瑩.基于Orem自護理論的護理模式在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9,31(2):95-97.
[7]錢金平,吳丹.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8,17(12):28-32.
[8]黃惠莉,吳淑華.社區日間康復訓練在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康復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0):65-67,70
[9]金加偉.臨床護理路徑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9,38(20):138-140.
[10]岑洪舟,李玉梅,黃文華.臨床護理路徑對提高急性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風險管理效果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22):172-175.
[11]劉仲梅,謝璧霞,莫婷芳.以Orem模式為基礎的日間照料護理聯合奧氮平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35):184-186.
[12]龐大梅,黃蓓蓓,魏硯秋,等.Orem自護模式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自理能力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23-25.
[13]趙萍,桑九英.老年精神分裂癥伴高血壓患者的Orem自護模式[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20):18-21.
[14]李淼,徐英,李雪,等.Orem自護理論結合品管圈模式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45(1):163-166.
[15]鄔東紅,張玉娥,陳麗香,等.Orem自護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3):5-7.
(收稿日期: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