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其日

【摘 要】目的:探討在抗菌藥物合理用藥中使用藥學干預的效果。方法:納入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選取在我院采取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70例,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35例。對參照組予以常規管理,對實驗組予以藥學干預。檢驗2組患者住院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時間、抗菌藥物聯用率以及不合理用藥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時間相比于參照組較短,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實驗組患者的抗菌藥物聯用率以及不合理用藥情況相比于參照組較優,差異性明顯(p<0.05)。結論:在抗菌藥物合理用藥中使用藥學干預,使合理用藥情況提升,患者均滿意用藥情況。
【關鍵詞】抗菌藥物;合理用藥;藥學干預
【中圖分類號】R96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091-01
臨床上因感染引發疾病的患者較多,并在醫院各科室感染情況均較高,一般情況,一般常使用抗感染藥物治療,對感染情況進行控制[1]。常見的感染現象為細菌性感染,如未得到及時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使經濟負擔增加。依照臨床合理用藥情況,對患者予以用藥干預,使臨床效果得到明顯改善。
1 基線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納入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選取在我院采取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70例,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35例。實驗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最小為18歲,年齡最大為75歲,中位年齡為(46.32±2.14)歲;參照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最小為19歲,年齡最大為75歲,中位年齡為(46.49±2.23)歲;將本組涉及的相關數據全部錄入到統計學軟件中,對其進行檢驗分析,組間差異性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對參照組予以常規管理,對患者實施抗菌藥物治療后,臨床護士需將巡視工作加強,對患者是否發生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并對其予以針對性干預,使患者的不良反應予以緩解。
對實驗組予以藥學干預,主要方法:(1)醫院制定相應的用藥制度,藥師需嚴格遵守用藥制度進行用藥指導,主要包含使用抗菌藥物后,出現的不良反應,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情況,藥師需依照患者病歷調節藥物劑量,將滿足病情的藥物向患者進行發放。(2)藥師干預:藥師需對患者處方進行點評,并對藥物進行調劑,主要根據患者的疾病情況,改善用藥情況、次數、用藥時間等,如藥師對藥房存在異議,需第一時間上報科室,并經核對后在對患者用藥。醫師與患者進行有效交流,將每種藥物的效果告知患者,并嚴格依照醫囑服藥,將用藥規范性予以告知[2]。(3)定期進行學習、培訓,組織醫師參加報告、講座等,使醫師了解用藥規范、藥物使用情況、藥物相關知識等,對藥師的專業能力進行培訓,使藥師充分掌握抗菌藥物知識,防止出現用藥不合理情況。(4)分級管理抗菌藥物,需依照患者的實際病情予以合理用藥,針對不同情況,選取不同的抗菌藥物治療,醫院藥房需及時整理抗菌藥物,并對其進行分級管理,將每種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講述。
1.3 判定指標
檢驗2組患者住院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時間、抗菌藥物聯用率以及不合理用藥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以上數據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使用卡方和t檢驗兩組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且分別使用(%)率和均數表示,并對以上涉及的相關資料進行檢驗,組間數據結果顯示為p<0.05,證實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檢驗2組患者住院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時間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時間相比于參照組較短,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在醫學治療中抗菌藥物的使用率較高,可有效的控制感染發生,但不合理使用,會出現耐藥情況。現實施藥學干預,使醫師對藥物的使用情況予以重視,降低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進而選取適當的抗生素進行治療[3]。
綜上所述,在抗菌藥物合理用藥中使用藥學干預,使合理用藥情況提升,患者均滿意用藥情況。
參考文獻
[1] 張怡,李美月,高建林.藥學干預對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臨床合理用藥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9,9(13):20-22.
[2] 李玉冰,孫艷,杜穎.藥學干預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7):35-36.
[3] 高婷,李寶燕.藥學干預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影響研究[J].科學養生,2019,22(1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