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摘 要:健康是身體的本錢。健康的體魄是每個人維持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條件,對于發展迅速的現代社會來說,健康的體魄更是適應快節奏、高強度生活方式的有力保障。眾所周知,青少年時期是身體各項機能發展的關鍵期,若是遵循青少年身體機能發展規律,無疑會給未來生活、學習、工作所需的身體素質奠定夯實的基礎保障。
關鍵詞:體育運動;青少年發展;促進作用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新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不斷變革,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方式中得到了解放,智能化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也因此使得人們的體力活動越來越少。當前,全球范圍內,因缺乏體育運動而導致層出不窮的健康問題,特別是青少年,身體體能和運動素質持續呈下降趨勢,近視、肥胖問題也愈演愈烈。為了糾正這種偏向,就要首先提高所有青少年的體育運動參與率,體育運動有利于增強青少年的身體機能和提高運動素質,也有利于促進青少年的腦部發育,本文主要分析了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發展所產生的促進作用,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青少年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建議。
一、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發展的促進作用
大量研究數據調查顯示,體育運動對于促進青少年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研究數據表明,參與體育運動的青少年比不參與體育運動的青少年,身體機能更強;中低強度的體育運動,比如步行,對于改善青少年的注意力、控制能力、認知能力以及學業成績有著明顯向好的影響;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比如慢跑,在提高青少年身體機能的心血管功能、行為習慣養成能力等方面都能有效提高。具體來講,一是體育運動有利于青少年性格的養成,青少年在學校可以接觸到多種多樣的體育運動,如短跑、長跑、跳遠、籃球等。每一項運動的開設背后都有其獨特的意義,短跑能夠激發青少年的潛力,長跑能讓青少年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鼓起勇氣去努力克服,而籃球則能讓青少年樹立團隊意識。總而言之,規律科學的體育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對青少年的腦部健康和腦部發育具有極大的益處,長時間堅持體育運動,而且能夠幫助青少年養成一種自律的良好習慣,這在學業上也是具有促進作用的。
二、促進青少年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建議
(一)從根本上激發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因為現代社會智能化的普及,讓青少年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成為一種困難的社會現象,從根本上激發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就成為決定性因素。即使體育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主觀意識上的動機與自我效能感之間存著緊密的聯系。自我效能感是指對于某一項活動,從心底里有一種能夠勝任的感知能力。所以為了從主觀意識上激發青少年的積極性,要讓青少年從心理上接受參與體育運動的價值,掌握與之相關的注意事項和原理,同時還要給青少年提供科學強度和合理選擇的體育運動方案。青少年時期對于各項事務仍然處于朦朧期,如果學校、家庭沒有幫助其充分認識到體育運動的作用和價值,也沒有使其學習到足夠的體育運動知識,以及缺乏科學合理地體育運動安排,就可能由于缺乏興趣、過于勞累等而放棄參與體育運動。
(二)確保所有體育項目及課程的科學性
高質量的體育項目以及課程,對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體育項目以及課程要想達到高質量,確保其科學性是舉足輕重的,這意味著體育項目以及體育課程不僅僅只是讓青少年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而且還需要具備一整套完善的體育運動體系。另一方面,對每位青少年的身體機能進行預判,為其選擇科學合理地運動強度,引導青少年學習基本的健康體育運動基礎知識,并展開運動,經過一段時間,青少年就可以根據自身身體體能情況制定出體育運動計劃,最終促進青少年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自我實施地進行體育運動。針對青少年的體育項目以及體育課程方案的設定,要切實以培養青少年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幫助青少年學習到健康的體育運動知識為基本目標,致力于全面提升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從而也為未來的運動技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重視青少年對體育運動愛好和專長的養成
青少年大多數時間還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所以促進青少年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學校首先應當給與支持與調整。在每周體育教學中,應當重視青少年對體育運動愛好和專長的養成。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當帶頭搭建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才能使青少年產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并逐漸發展成一項愛好和專長。愛好和專長的養成,有助于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道德素養,形成堅持體育運動的意識形態與行為習慣。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青少年樹立“終身體育”的良好思想,并逐步認識到體育運動也是同社會發展一樣遵循一定的規則與制度。另外,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具備更直接、更集中培養青少年健康品質的積極效應,所以學校以及體育教師應當抓住機遇,給青少年多多提供展示自己風采的機會與平臺。
在建設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鼓勵青少年進行體育運動早已成為重中之重。為了讓青少年積極主動投身于體育運動中,一是要從根本上激發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這就需要青少年進一步明確對體育運動的價值認知,二是要確保所有體育項目及課程的科學性,應當構建符合青少年身體特點的運動體系,科學合理地控制運動強度,循序漸進,培養出青少年自我管理、自我實施體育運動的習慣,同時學校、家庭應當給予青少年足夠的支持,重視青少年對體育運動愛好和專長的養成,促進青少年體育運動的參與率。
參考文獻:
[1]谷松.體育運動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發展的心理機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20,36(02):16-24.
[2]付江平.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發展的促進作用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4):125-126.
[3]王琳,敬龍軍,何陽.體育干預促進青少年健康研究的國際熱點及其演化進程[J].中國學校衛生,2019,40(05):669-675.
[4]許家銘,公丹萌.淺析體育運動對青少年性格養成的影響[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174-175.
[5]韓慧,鄭家鯤.體育運動與青少年危險行為干預的國外研究述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8,42(05):45-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