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峰

京杭大運河歷史悠久,是我國的傳統建筑。保護京杭大運河就是保護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京杭大運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始建于公元前486年,見證了歷史的變革,經歷了繁盛與衰敗,流傳至今警醒著世人重視保護文物資源。隨著經濟的發展,航運起著關鍵作用,航運帶動著南北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促進沿岸經濟發展,但是京杭大運河古建筑卻遭到一些損壞,文章主要對北京大運河提出了相關保護措施。此次研究采用的方法是信息調查法,通過對當前北京大運河現狀查詢了解提出相關保護措施。研究結果表明通過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京杭大運河處于北京地段的河流將做良好示范,為北京城增添一道亮麗風采。
自古以來,航運在中國各地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現今,大運河還具備音樂,文學作用,不少藝術家和文學家在此抒發情懷,留下膾炙人口的篇章。更有甚者,愛好探險的人順流而下,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直下一探究竟。京杭大運河歷史悠久,不僅有極強的政治和經濟價值,而且作為自然景觀,其也具備觀賞價值,21世紀旅游業興起,京杭大運河屬于河流自然景觀,為我國的旅游業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僅如此,京杭大運河還為文學、教育和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使人們受益無窮。因此保護京杭大運河已經是必須完成的工作。本文主要對于北京地段的運河提出相關保護措施。
北京運河現狀
由于當前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運河呈現繁盛景象,據相關信息反映,運河上貨運船來往,溝通著各地的文化、經濟,給各地的百姓也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存在相關負面信息,污染嚴重已經不足為奇,急于求經濟發展,保護自然環境已經被人們忽視。北京作為我國政治、文化、經濟交流中心,在保護運河方面也需要改進。北京運河目前沒有明顯的負面信息,北京市利用運河自然景觀建筑運河公園、濕地公園和博物館等,文章將在北京運河保護措施方面提出相關措施建議。
北京運河保護措施
北京大運河處于整個運河首部,與杭州運河首尾相連,保護措施十分關鍵。首先是環境的治理。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環境保護對自然景觀都十分重要。預防水污染是保護水資源的重中之重,在京杭大運河河流沿線,有惡劣現象表明,河流呈現富營養化,河內生物資源無法生存,對環境造成極大損害,魚類死傷眾多。因此北京大運河當以此為鑒,加強河流污染防控,切不要出現此類惡化現象。北京市作為我國首都,城市形象應該是國家的表率。北京市河流的污染防控具體措施如下實行:第一,強有力的號召標語仍然起著重要作用,文字的引領勾起人們保護自然的意識。需要注意的是標語一定要有影響力且接地氣。標語應該指示人們不要在河流里扔垃圾,倒入污染嚴重的化學物品。保護河流內的生物資源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第二,建立污水處理站,專門負責北京地段運河的污染監控工作,污染監控站還應該做好污染監控數據整理工作,并且及時將這些數據交由上級處理,在收到上級管理部門的回復及時調整污染管理措施,并且驗證其可行性,及時反饋上級部門。上級與下級要做好溝通,共同治理運河環境;第三,普及保護環境的知識,讓人們有保護環境的意識。京杭大運河與北京著名景點萬里長城一樣,見證了漫長的中國歷史,大運河和萬里長城如同兩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屹立在世界一角,記錄著中國的進步。北京政府應該制作大運河和萬里長城的宣傳片,傳遞大運河的傳奇歷史,呼吁人們銘記中華民族的過去,珍惜現在的光輝,昂首走向世界。政府應該傳遞保護歷史建筑的責任意識,切不可以為求經濟科技快速發展而忽視了對寶貴的歷史遺跡的保護。
除了污染防控工作之外,保護運河還應協調貨運船與景觀建設的沖突。據調查,京杭大運河部分河段出現船舶相撞,造成不必要的損傷事故,貨運船與河流周邊的景觀不協調,影響傳統審美價值。北京多處景觀如頤和園、長城、故宮等景點都可和大運河相互映襯,這樣可為北京城市形象增添無限的審美價值。北京歷史悠久,承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歷史審美價值不可丟失,大運河氣勢磅礴,可以和長城映襯,可以和故宮映襯,還可以和頤和園映襯。大運河在頤和園中起著重點突出作用,豐富的水資源為頤和園錦上添花,成為夏日避暑的好地方,河流的蜿蜒曲折為頤和園增添了一份動態美;大運河在故宮中起著古典美的映襯作用,故宮是我國封建時代的歷史遺跡,大運河在故宮中的存在價值如同帶我們回到古典園林,感受古典韻味風景。當今經濟、科技快速發展,運河無疑成為科技、經濟、政治的載體,運河肩負重大使命,在做這些重要工作的時候,人們難免忘記河流屬于自然景觀,貨運船在運河中和河岸邊的風景格格不入,嚴重損壞自然審美價值。因此針對這類問題,采取相關措施非常必要。
區分河道。運載貨物的河道周邊不允許有景觀建設,停止周邊房屋建設,貨運道就是貨運道,河流景觀成為河流景觀,二者互不干。在大運河周邊建設景觀則不允許貨運船的來往,沒有了貨運船的存在,房屋建設可以存在,增加建筑審美價值,運河的凈化依然放在首位。通貨運船的河道做好監控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最后要做好宣傳工作。北京市是中國的首都,是歷史名城的榜樣。保護運河是政府不可忽視的責任,北京政府應該將保護運河宣傳措施作為重要工作,號召人們保護大運河古建筑,保護我們的傳統歷史文化。政府要對運河和故宮大力宣傳,對運河和頤和園大力宣傳,對靠近長城的大運河合理宣傳。對景觀與景觀合理宣傳,發揮出宣傳的最大效應,宣傳重點側重運河的傳統歷史遺跡,號召人們保護自然景觀。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最長的一條運河,帶動著南北經濟發展。北京處于運河北方的盡頭。北京應制定運河保護法律法規,用法律法規約束人們的行為,保護京杭大運河的合法權益。加強人們保護京杭大運河的法律意識。北京政府還應制作大運河相關書籍,普及大運河的知識,讓人們認識大運河、感恩大運河,從此不再人為破壞大運河,讓大運河保持健康之姿。
有人說“長城是雄壯陽剛的一撇,大運河是陰柔深沉的一捺”,兩者結合成為一個“人”字。京杭大運河歷史悠久,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存在于數億中國人的心目中。大運河滋養著無數個中國人的生命,大運河不僅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承載著朝代的故事,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保護京杭大運河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
作者單位: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