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穗怡



【摘要】本文根據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從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立足家校合作,以開展有效的閱讀活動為主線,發掘豐富的閱讀資源,在實踐活動中探尋可行的、新穎的、多種形式的閱讀方法和途徑,有效地提高城鄉結合部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閱讀習慣;整本書閱讀;班級讀書會;互動課堂;社區小型讀書會
我校位于廣州市天河區城鄉接合部,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的學生數逐年增多。由于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的大部分學生,要么入學前在家鄉作為留守兒童由老人照看,要么由于父母工作繁忙而疏于照顧,閱讀習慣較差。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積三十年的經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绷己玫拈喿x習慣是學生終生受用的。習慣是在活動中漸漸形成的,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應該不僅要滲透到閱讀教學的全過程,還要與家庭、社區結合,讓學生在讀書的氛圍中回歸母語,樂意與書為伴。我校根據學校的實際,立足家校合作,對來穗人員隨遷子女良好閱讀習慣養成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培養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自己。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來穗人員隨遷子女閱讀習慣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總量偏少,家里沒書可讀;(2)興趣偏淡,學生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偏少;(3)目的偏功利、學生不讀“閑書”;(4)內容偏雜、書的素質參差不齊;(5)閱讀理解能力偏低。
由此可見,提高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的良好閱讀習慣,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家校合作,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為此,我們立足家校合作,先從改革語文課堂教學入手。
一、打造“資源中心”,降低難度,培養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居家學習良好的閱讀品質
課前資源提供,精彩鏈接和資料共享,發布預習要點。根據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學生學習的需要,事先在“釘釘平臺”、QQ班級群中建立小型的、富有針對性的資源中心。同時,利用平臺開展線上家長會,加強交流,提升家長的教育理念。在線上家長會,學校或向家長們介紹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或邀請專家開展閱讀策略的講座。各班也不斷創新家長會形式,通過家庭教育較成功的家長、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分享經驗心得,用他們的親身經歷與先進理念影響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家長,更新他們的教育理念,讓他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重要性。
老師課前根據學生學習的盲點,補充相應的資源,激發學生的思維。有些課文的學習必須知曉事情發生的背景,特別是一些紅色經典課文。比如,在導讀《豐碑》課時,鏈接相關的視頻、文字等資源,把文本置于相應的歷史背景中。學生通過資料的輔助,不僅了解了行軍路上的艱難,而且知曉了“豐碑”這個故事與“翻越大雪山”有著直接聯系。這就為學生自主解讀課文的活動做了很有必要的鋪墊,降低了閱讀的難度。像這樣的紅色經典課文,統編版教材里有不少,比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延安,我把你追尋》《冀中地道戰》《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等。家長在家指導孩子如何使用互聯網的搜索功能和資料整合,有效地利用好資源。
課中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的重點,插入相應的微課等資源,幫助學生走出思維定勢。比如,在開始學習“遨游漢字王國”的內容時,插入“漢字的演變”“甲骨文的故事”“我愛你,漢字”的微課,通過一組組圖片和文字的展示,把原本枯燥的文字變成有血有肉、有來歷的內容,這樣的學習方式就是對課堂的有效補充。 微課作為一種嶄新的技術,內容少而精,形式趣而活,符合兒童學習心理,自然就降低了閱讀的難度。。
課后延伸,開展綜合活動,進行主題習作。以《名人故事》單元為例,當完成了《名人故事兩則》的教學后,學生對于名人的故事產生了濃厚興趣,大家都想了解更多的名人故事和名人品質。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釘釘”平臺的班級圈,建立“走進名人”的內容,學生上傳名人故事、談談自己在他們身上學到什么、名人趣聞。在上《秋天的樹葉》《吃蟲子的植物》課文后,我組織學生自發到植物園參觀訪問,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了解它的特點,在班級圈里上傳圖片、植物介紹、習作、發表看法和對喜歡的植物進行投票。
二、以“小組、班級讀書活動為載體,與社區小型讀書會并舉”的教育模式的建立,培養來穗人員隨遷子女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既要有自己的感悟,也要有交流和分享。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學生由于可以閱讀的書籍數量參差不齊,許多學生沒有養成堅持閱讀的良好習慣。而家庭讀書會、班級讀書會與社區小型讀書會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為此,筆者堅持每天進行十分鐘的班級讀書會。學生通過閱讀,發現了一個個神奇的世界圖景,而筆者也從學生們心智的飛速發展中,看到了他們因為親近書,其成長空間不斷擴展的喜人景象。
社區小型讀書會也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學校的學生來自于周邊的幾個社區,社區的資源比較豐富。因此,筆者根據學生居住的社區或興趣分成幾個社區,每兩月確定一個主題。一個小組一般每組三到六人。通過這種社區小型讀書會,通過同伴互助,培養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下為分工組織范例(各組可自由彈性分工):
三、借助多樣化的閱讀筆記、清單導寫,提高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的閱讀效率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但來穗人員隨遷子女閱讀素養的提升并不容易。教師有計劃有策略地推進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的整本書閱讀,對他們閱讀習慣和閱讀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
1.借助多樣化的閱讀筆記,呈現探究發現
多樣化的閱讀筆記,可以將大腦思維的過程外顯,用閱讀筆記記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聚焦在“聯想、比較”的策略,運用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梳理文章的結構,提升思維品質。
比如,學生小馮的《了解作者》(見圖1),是她利用網絡或者其他資源去尋找更多關于這本書作者的信息,可以幫助學生對比自己讀書前后對作者認識的變化。認識作者,對我們了解她寫書的目的非常重要,知道了寫書的目的,我們就可以更快和作者對話,知道該用什么樣的眼光進行閱讀。
學生小鐘和小梁的故事時間軸(見圖2、圖3),聚焦“復述”策略,呈現故事中的重要情節,按照它們的時間順序排序,把人物的經歷連成一個整體。
學生們在梳理書本結構的同時,進行了信息篩選、理解概括的閱讀實踐,清晰生動地呈現句子的思維軌跡。
2.提供學習錦囊,促進深度探究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一部線索繁多的長篇小說,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一部。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會很費勁。聚焦在“提取、復述、聯想、比較”策略,很多時候,提取小說的重要信息是通過一步一步有策略地拆解達到的。人物遇到什么困難,碰到了哪些沖突,然后通過什么行動來解決自己的困難。比如,學生小王(圖4)就把哈利在書中與內部外部的矛盾,生動地呈現,而正是這種沖突,才凸顯哈利的人物性格。
3.清單導寫,讀寫結合
清單導寫,即在閱讀中指向語言表達,通過讀寫訓練,達到以讀導寫、以寫促讀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
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為例,運用“重讀、運用”策略,聚焦文本心理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表達特色,制作成作文導寫清單:
(1)賞析品讀有關心理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精彩語句
(2)學習心理描寫的寫作方法——內心獨白式、動作暗示式、景物烘托式幻覺展現式、夢境描繪式等
(3)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
(4)創設情境,靈活運用心理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方法練筆
在導寫清單的指引下,筆者首先引導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學生在課余時間摘抄書中有關心理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方法的精彩語句,寫讀書筆記,做積累。其次,在課堂上做全班分享交流,互助合作,用流程圖梳理出系統的心理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方法知識,再次品讀感悟,感受文本魅力,儲備寫作素材。然后,提供幾個生活的場景,讓學生挑選幾種寫法并現場作文,自由表達。最后,舉辦多元的閱讀成果展示活動,比如,思維導圖評比、讀后感、《哈利·波特》番外篇(小說創作),讓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學生在充分的語言實踐中能有效地提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2017年中國廣州各轄區人口及人口吸引力排行情況分析[OL].中國產業信息網,2017.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4]吳重涵.家校合作:理論、經驗與行動[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3.
[5]張孔義.開展網絡閱讀教學,培養學生信息處理能力[J].教學月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