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摘 要 下文結合我國建筑工程發展實際情況,根據行業發展狀態,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創新的現實需要,然后簡要論述了工程創新發展趨勢,望給廣大從業者提供可靠參考借鑒。
關鍵詞 建筑工程;管理創新;管理模式
市場經濟開放發展,帶動建筑行業進行持續變革,從我國建筑行業發展情況來看,建設領域最為突出的變化就是市場主體的變化以及市場行為的多元化,在“新常態”經濟發展背景下,建筑企業想要保證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順應市場變化趨勢以及行業發展趨勢創新管理模式。然而,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建筑工程超預算、超概算、質量不合格等問題仍舊相對常見,管理措施無法實現都對施工行為、建設過程的全方位控制,因此還需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準,探尋建筑工程管理未來的創新發展方向。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創新的現實需要
一是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工程建設、工程管理均和行業發展有密切關系,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行業不斷變革,建筑行業也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對于部分承包商以及企業而言,想要大幅度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就必須實現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提高工程管理水準,提高工程管理科學含金量,保證施工理念以及施工設備的先進性,以應對當前社會各界對工程建設的客觀要求[1]。
二是滿足工程管理需要,從近幾年的行業發展現狀來看,超高層建筑、裝配式建筑、鋼混建筑已然取代傳統的建筑形式成為主流,建筑工程建設技術難度、管理難度都在不斷增加,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量相比以往有了較大變化,只有采用科學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推動工程管理模式的持續創新,才能夠切實滿足當代工程建設需要,保證工程在合理的期限、成本條件下完成,從而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從上述內容我們可大致了解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創新的現實需要,在此基礎上也可進一步推論出,只有創新管理技術、創新管理架構、發展管理理念才能夠滿足的建筑工程資源優化配置需要、行業發展需要、工程管理需要,具體為:一是要根據工程體量、投資模式、建設模式創新組織架構,項目經理管理制度是多數建筑工程所采取的主要管理制度,但是當前諸多工程體量越來越大,投資模式也表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故必須對基礎的管理體制、管理制度、管理架構進行創新,拓展工程管理工作覆蓋面。二是發展管理理念,長久以來,我國建筑工程管理都處于“粗放化”的發展狀態,工程管理沒有指導思想,管理措施大多是事后措施,管理理念滯后,導致大多數從業者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夠深刻。必須要根據現代化的精細化管理理念、規范化管理理念,結合國內建筑行業實際情況,創新管理理念體系,起到指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發展的作用。三是創新管理技術,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建筑工程管理技術應用指出了明確方向,在工程中,先進的管理技術和先進的施工技術同等重要,管理者務必要將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作為工程管理模式的核心,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提高管理效率以及質量,以為工程建設創建良好的基礎條件。能運行的效率。通過采取系列措施, 不斷提升綠色建筑節能運行水平。四是加強節能模式方面的管理。好的設計只能夠保證前期的目標得以實現,但是運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后期效益目標實現的標準。所以在綠色建筑運行的時候,應該注重綠色管理。管理部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讓綠色建筑運行的目標早日實現。建立一個能夠自動監測綠色建筑運行能效的系統,以確保節能運行的各項數據可以及時獲取,并且要對數據做好及時的分析,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要從設備等方面入手,對建筑運用節能管理。比如以下措施:①對供電系統運行的功率進行控制。②積極地推廣使用變頻設備和節能裝置。③發揮BAS系統的作用,對公共的地方照明的設備以及與他相關的裝置進行監控,隨時調整他們的運行狀態。
2建筑工程管理創新發展趨勢
建筑行業發展和城市化建設有密切關系,十數年來,我國大力推動城市化建設,各個城市涌入大量農村人口,居民密度上升在提高城市GDP的同時,也形成了突出的“土地資源危機”,故建筑工程開始進行“空間延伸”,如超高層建筑、地下建筑等。建筑高度越來越高,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模越來越大,衍生了諸多風險問題。比如,2003年上海軌道交通四號線建設隧道坍塌、2008年杭州蕭山地鐵車站坍塌等。十三五規劃中,國家大力倡導發展建筑工程管理,倡導實現建筑工程管理全面信息化建設。比如,山海申通地鐵集團從2006年開始,就在不斷創新軌道交通網絡建筑配套建設工程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創建了完善的網絡化遠程監控系統,通過及時分析、收集、匯總原始監測數據以及工程建設工況,充分分析工程建設存在的風險,并制定了相對應的工程管理措施,讓有限的資源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能夠得到充分配置以及高效化利用。
對于大多數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信息化技術發展衍生出了模型可視化技術、遠程管理技術、BIM技術,讓數字化施工管理成為可能。筆者認為,當前我們從行業發展情況可大致判斷建筑工程管理創新發展趨勢:一是適應性組織建設,各個工程參建企業,著眼于公司管理實際情況,合理分解工程建設目標、工程建設任務,通過規范化的公司管理體系,協調內部各個部門的實際工作,不斷推動業務發展,發揮企業內部各項組織管理措施的協同效應,同步完善風險控制制度、資源配置制度等,形成滿足公司發展要求、工程建設要求的完善管理模型;二是構建以工程建設流程為主導的管理模式,結合現代化的矩陣管理思維,以工程建設進度安排、組織設計為基礎,配合工程管理流程,確定工程各個階段所需要落實的管理措施,強調“需要管理什么”,并根據完善的管理架構來優化措施;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如BIM技術等,盡早實現工程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可視化,保證工程參建管理人員能夠精準、快速、正確的落實管理從事。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創新發展是必然趨勢,是行業需要也是社會需要,更是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廣大從業者應對該情況有足夠的認識,順應技術發展趨勢不斷落實創新措施,革新管理理念。
參考文獻
[1] 劉志剛,陸素娟.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分析[J]. 江西建材,2018(3):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