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玲
【摘要】教師培訓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其在教學工作開展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部分,幼兒階段的教師專業培訓亦是如此。但是,在當前的幼兒教師專業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工作開展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尤其是在鄉鎮地區,幼兒園的數量有限,師資力量薄弱,導致培訓難度加大。為了更好地開展相關培訓工作,文章將從入職1-3年鄉鎮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方法入手,對其進行詳細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鄉鎮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方法
從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現狀來看,雖然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對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但是由于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與職后培訓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相關工作開展也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如何做好相關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是當前人們較為關心的一件事情。
一、網絡培訓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網絡培訓也得以迅速的發展,網絡培訓在應用過程中有效地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鄉鎮幼兒園相較于城市幼兒園來說,基礎設施建設可能不是十分完善,同時,教師人數有限,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時,其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往往也比城市的慢上許多。而入職1-3年的鄉鎮幼兒教師往往都比較年輕,他們對于網絡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在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果能夠借助網絡技術,將其應用到培訓工作中,其多樣化的信息獲取和培訓方式,往往能夠更好地滿足教師的需求。而且網絡培訓能夠使教師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教育資源,教師可以自主地選擇培訓時間,在網絡上靈活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親身參與到其中,這樣也有效地彌補了鄉鎮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交通不便的問題,降低了培訓費用,減輕了教師及幼兒園的經濟負擔。
二、園-園互動交流培訓
在開展入職1-3年鄉鎮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工作時,相關工作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不同幼兒園的辦學水平和發展經驗往往存在有較大的差異,在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彼此之間加強互動交流,能夠使其共同成長,這對于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幫助。因此,園與園之間的互動交流培訓也是一種重要的培訓方法。其具體操作如下:
1.交流運行形勢
園-園互動交流時,常見的交流方式有兩種,即城區示范園與普通園的交流、城市與農村幼兒園互助。在對我園入職1-3年教師展開培訓時,考慮到教師的能力及教學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我園所采取了兩種方式交叉進行。一般來說,示范園相對于普通園來說,無論是在辦園條件、教育資源還是師資力量等方面來說,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組織教師培訓的機會往往也比較多,這一類幼兒園往往有著豐富的培訓經驗。因此,在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筆者所在的鄉鎮幼兒園也經常會與示范園進行合作,交流取經,如,經常安排入職1-3年的幼兒園教師前往示范園見習,學習先進經驗。城市幼兒園對鄉鎮幼兒園的互助,也是一種重要的培訓方式。相對于鄉鎮幼兒園來說,城市幼兒園無論是從物質環境、師資力量還是教育資源等領域,都要優先鄉鎮許多,如果城市幼兒園能夠與鄉鎮幼兒園建立聯系,交流互動,這樣必然能夠使鄉鎮幼兒園入職1-3年的教師開闊眼界,提高其專業能力。
2.交流方法
在信息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加的方便,在確定了園-園交流培訓模式之后,其交流方法也可以是多種多樣。首先交流培訓可以通過優秀教傳送實現,以示范園為例,園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幼兒教師隊伍中的精英,其教學和培訓經驗往往比較豐富。因此,交流培訓工作開展時,可以在示范園中選拔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專門負責對入職1-3年鄉鎮幼兒教師進行培訓,通過該方法提升鄉鎮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其次,則可以通過專家講座進行培訓,定期開展一些專家講座,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培訓氛圍,而且還能使入職1-3年鄉鎮幼兒園教師掌握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最后,教師研討也是培訓方法之一,入職1-3年的鄉鎮幼兒教師的教學經驗雖然不是十分的豐富,但是,其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也會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他們在培訓過程中,既希望能夠學到新知識,也希望能夠展示自己所學知識。因此,做好教師研討工作也十分的重要,其能夠使教師在交流中互相借鑒彼此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而取長補短,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及素養。
三、園本培訓
所謂的園本培訓就是從幼兒園的實際需要出發,利用本園優秀資源,結合教師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工作,將培訓在日常教學中穿插進行,這種培訓方式能夠有效避免傳統的集中培訓形式所帶來的工學矛盾,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培訓資金,比較適合鄉鎮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的開展,其主要培訓模式如下。
1.針對性培訓
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同年齡和教齡的幼兒教師,在教學經驗、專業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因此,在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結合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進行針對性培訓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以本文為例,其主要研究的是入職1-3年鄉鎮幼兒園幼兒教師的培訓,入職1-3年的幼兒教師,在該行業屬于入職時間比較短的年輕教師。這一類教師由于年紀輕,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快,因此學習能力也比較強,這些都是他們身上的優點。但是,這一類教師由于教學時間短、教學經驗不是十分的豐富,可能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在教學中也存在有較多的不足。因此,針對入職1-3年的鄉鎮幼兒園教師,筆者認為,可以重點進行日常工作規范化及師德修養培訓,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展示其特長,幫助這些教師培養責任形式,使他們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能夠更加自信地面對自己的工作。
2.做好“傳幫帶”工作
當前不論是城市幼兒園還是鄉鎮幼兒園,教師隊伍基本上都是由年輕教師組成,年輕教師由于工作時間短,往往缺乏教育教學經驗,針對該問題,筆者認為,在開展相關培訓工作,提升入職1-3年教師能力時,應當做好傳幫帶工作。幼兒園可以結合自身的辦學情況,將學校內優秀的骨干教師及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挑選出來,組成一支專業的“傳幫帶”培訓隊伍,在平時的備課中給教師指導,安排年輕教師聽課、磨課,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幫助年輕教師找出其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這樣必然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
3.專題培訓
在開展入職1-3年鄉鎮幼兒教師培訓時,其重點需要培訓的一項能力就是實踐性比較強的知識技能。而且,當前時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在不斷地發生新的變化,對于幼兒教育工作也在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入職1-3年的鄉鎮幼兒教師在未來可能是鄉鎮幼兒園的中流砥柱,如果不能在其入職早期做好相關的培訓,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必然會因此受到影響。因此,在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應當做好專題培訓,結合入職1-3年鄉鎮幼兒教師的不同需求,做好相應的培訓工作。
總之,鄉鎮幼兒園數量少,師資力量薄弱,入職1-3年的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往往缺乏工作經驗,必須要經過一定的培訓,才能更好地適應自身的工作。而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發現,相關培訓方法多種多樣,其對于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有著較為積極的幫助,鄉鎮幼兒園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培訓方式,提升教師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新伢,曹能秀.傾聽聲音,促進成長——園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個案敘事研究[J].幼兒教育,2013(33).
[2]馮莉莉,黃青.教師敘事研究的異變與反思[J].基礎教育研究, 2013(18).
[3]吳宇.以教育敘事研究為切點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