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紅紅

【摘 要】目的:對比探究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中腰硬聯合麻醉與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為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2例,對照組實施全身麻醉,觀察組實施腰硬聯合麻醉,對比兩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結果: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觀察組為4.76%,低于對照組的16.67%,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中,腰硬聯合麻醉在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上均優于全身麻醉,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腰硬聯合麻醉;全身麻醉;效果
【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16-01
老年群體身體機能退化,骨骼韌性、強度下降,發生骨科損傷的幾率較高,如若老人跌倒、下肢驟然扭轉后出現髖部疼痛、無法站立行走的癥狀,應考慮股骨頸骨折[1]。臨床上治療該疾病,以手術治療為首選,術中選用合適的麻醉方式,對于手術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有著較大的影響。此次試驗旨在對比探究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中腰硬聯合麻醉與全身麻醉的效果,現將試驗結果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為研究時間段,將該時間段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2例。患者基本資料為:①對照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24:18,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61歲、79歲,中位數年齡(70.20±3.18)歲;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情況為,Ⅰ級6例,Ⅱ級21例,Ⅲ級15例;②觀察組。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24:18,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61歲、78歲,中位數年齡(69.84±3.30)歲;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情況為,Ⅰ級7例,Ⅱ級21例,Ⅲ級14例。從性別及年齡分布、ASA分級等基本資料上看,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對比研究的意義。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經X線、CT等影像學方式檢查確診,符合相關手術指征;②此次試驗計劃合乎醫學倫理道德規范,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2)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心、肝、腎等嚴重器質病變患者;②對此次試驗所用藥物存在禁忌癥的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實施全身麻醉,麻醉誘導時,應用阿曲庫銨0.7mg/kg? + 依托咪酯0.35mg/kg + 咪達唑侖0.07mg/kg+ 芬太尼5μg/kg,緩慢靜脈推注,待患者肌肉松弛,氣管插管,連接麻醉機,進行機械通氣,將氧流量設置為2L/min,術中持續泵注丙泊酚100μg/(kg·min) + 瑞芬太尼0.2μg/(kg·min)至患者靜脈,手術結束前15min,停止輸入瑞芬太尼,手術結束時,停止輸入丙泊酚。
觀察組實施腰硬聯合麻醉,取健側臥位,在L3-4間隙實施穿刺,穿刺針進入硬膜腔后,置入腰穿針,進入蛛網膜下腔,露出腦脊液后,將2ml 0.75%布比卡因+0.5ml 50%葡萄糖溶液緩慢注入蛛網膜下腔,15min后,經導管硬膜外注射3ml 2%利多卡因,5min后評價麻醉效果,10ml利多卡因持續硬膜外麻醉,直至達到麻醉平面,術中持續泵注丙泊酚20ml/h維持麻醉。
1.4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麻醉起效時間,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鎮痛效果,評分與疼痛成正比,計算平均值,記錄兩組發生頭昏嗜睡、惡心嘔吐、肺部感染等相關不良反應的例數,計算發生率。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此次試驗獲取的基礎數據,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兩組采用χ2檢驗進行對比;以(+S)表示計量資料,兩組采用t檢驗進行對比,若P<0.05,表示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麻醉指標對比
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頭昏嗜睡1例(占比為2.38%),惡心嘔吐1例(占比為2.38%),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76%,對照組頭昏嗜睡4例(占比為9.52%),惡心嘔吐2例(占比為4.76%),肺部感染1例(占比為2.38%),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高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差異顯著(χ2=9.283,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全身麻醉是外科手術中常用的麻醉方式,麻醉藥經呼吸道吸入、肌肉或靜脈注入人體內,會暫時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讓患者的神志及全身痛覺消失,骨骼肌松弛,并產生反射抑制,待藥物排出人體,患者神志及各類反射會逐步恢復,不過在誘導及拔管過程中,患者會出現較大反應,有發生心血管意外、手術切口開裂等不良事件的風險[2]。腰硬聯合麻醉融合了硬膜外麻醉和腰部麻醉兩種方式,保留了腰麻起效快、鎮痛效果好的優點,同時便于調整麻醉平面,以防麻醉平面過高,最大程度保障通氣供氧,應激反應少且小,可提升老年患者的手術耐受性,安全性高[3]。
此次試驗中,對照組實施全身麻醉,觀察組實施腰硬聯合麻醉,麻醉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VAS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從中可知,腰硬聯合麻醉的應用價值頗高。
綜上所述: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中,腰硬聯合麻醉在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上均優于全身麻醉;因此,值得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宋春科.硬腰聯合麻醉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疼痛及血清VEGF、Cor水平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9,03(20):110-112.
[2] 鄭軍,韓文,高慧.依托咪酯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皮質醇與氧化應激因子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9,29(18):2237-2239.
[3] 劉曼曼.腰硬聯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手術的麻醉效果觀察及有效率影響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06(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