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冰

【摘 要】目的:研究洼田飲水實驗對吞咽困難評定的指導意義。方法:本研究對象為收治時間在2018年度1月-2019年度1月的吞咽困難患者,總例數(選取對象)200例,采取抽簽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100例以及對照組100例,分別采取兩種不同的方式,洼田飲水實驗方式與常規方式,分析并且對比兩組各項指標。結果:觀察組篩查結果與對照組具有差異(P<0.05)。結論:通過對吞咽困難患者實施洼田飲水實驗,取得顯著效果,不僅能對患者吞咽功能進行評估,還能指導患者合理飲食。
【關鍵詞】洼田飲水實驗;吞咽困難評定;指導意義
【中圖分類號】R7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38-01
吞咽困難近年來發生率不斷增加,易對患者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也是導致多種疾病的主要因素,若患者病情嚴重易導致窒息從而危及生命,因此通過對患者吞咽功能進行評估,再給予患者合理飲食,預防并發癥,對改善患者預后十分重要[1]。洼田飲水實驗是一項新型實驗方式,其在臨床廣泛應用,該方式具有患者易耐受、操作簡單等優勢,取得顯著效果。因此,本次研究選取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為收治時間在2018年度1月-2019年度1月的吞咽困難患者,總例數(選取對象)200例,采取抽簽分組方法分為觀察組100例以及對照組100例,分別采取兩種不同的方式,洼田飲水實驗方式與常規方式。
納入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
觀察組:男60例、女40例;年齡范圍40歲-70歲內,100例患者平均年齡(56.21±1.07)歲。
對照組:男61例、女39例;年齡范圍41歲-70歲內,100例患者平均年齡(56.12±1.23)歲。
二者各項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方式。
觀察組實施:洼田飲水實驗方式。
采用NRS-2002量表對患者進行判定,初篩量表主要包括疾病程度、年齡、營養方式等,若患者總分大于或者等于3分,則代表患者具有營養風險,需要進行營養支持,0分-2分為營養正常,但需要每周對患者進行測量[2-3]。
所有患者均根據上述篩查結果,制定相應的營養飲食指導,例如,若患者為正常者,則進行正常飲食,若患者伴有輕度吞咽障礙情況,則給予患者采用半流質飲食,例如八寶粥、面條等,再給予患者普通飲食,若患者伴有中度吞咽障礙,則給予患者選擇無需咀嚼食物,例如米糊等,若患者伴有重度吞咽障礙情況,則給予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例如攝食訓練、吞咽功能訓練,在必要情況下給予患者進行胃管鼻飼,患者均采用洼田飲水實驗。
1.3 觀察指標
兩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包括篩查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SPSS26.0統計軟件分析,對于患者研究中各項指標,計數資料卡方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兩組各項指標中(篩查結果)存在差異,則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篩查結果與對照組具有差異(P<0.05),見表1所示。
3 討論
據相關研究顯示,吞咽困難近年來發生率不斷增加,是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易導致患者發生反射運動紊亂,是腦出血患者常見并發癥,也是導致患者卒中死亡的相關危險因素,因此對于該類患者早期實施吞咽功能評估,再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營養指導,能顯著提高患者預后,改善患者生存質量[4]。
在腦卒中指南中均要求患者在病情許可、患者意識清醒情況下進行吞咽困難評價,利于患者早期進行護理工作。如今吞咽功能障礙均已經被納入腦出血治療指南中,而對于評估方式均缺乏統一定論,雖然纖維鼻咽鏡、視頻熒光造影均診斷金標準,但是由于適應證、儀器設備等影響,導致應用受到限制。而洼田飲水實驗在臨床廣泛應用,該方式具有患者易耐受、操作簡單等優勢,通過該項方式能對患者不同嚴重程度吞咽功能障礙進行明確,同時提供干預方式,無需留置胃管,能減少患者肺部感染情況[5]。該項方式還能對具有治療適應證患者進行發現,在為每位患者提供評分結果同時,能對患者不同性狀食物吞咽情況全面反映,同時能反映每位患者吞咽障礙嚴重程度,能顯著提高患者誤吸發生率,具有無創傷、簡單易行等特點,能根據每位患者評估結果提供科學飲食方案,并且患者在評估過程中無不適感,患者具有較高依從性。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篩查結果與對照組具有差異(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吞咽困難患者實施洼田飲水實驗,取得顯著效果,不僅能對患者吞咽功能進行評估,還能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劉曉玲,謝曉燕,劉桂梅等.早期吞咽功能訓練對改善吞咽困難恢復效果的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9,21(7):396-399.
[2] 文桂芳,謝振強.吞咽治療儀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吞咽困難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30(23):124-125.
[3] 孟蘇華,尚孟昊,尚軍等.針刺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困難臨床研究概況[J].雙足與保健,2019,28(9):13-14.
[4] 邸雅楠,蘇志強.急性腦梗死吞咽困難患者抑郁狀態相關性分析[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9,36(5):425-429.
[5] 莫懷飄,陳衛玲,李英連等.早期康復訓練干預對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影響[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5,33(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