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蓉

【摘 要】目的: 提高超聲診斷切口妊娠的準確率,不漏診,不誤診。方法: 將54例在我院經證實為切口妊娠病例的超聲所見、超聲診斷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見表1、表2、表3。切口妊娠肌壁變薄的占22.22%,CDFI表現為較豐富和豐富的占66.67%,妊娠囊位于切口區占66.67%。結論 僅從子宮切口區變化診斷切口妊娠準確率不高,但結合妊娠囊的位置,準確率倍增。
【關鍵詞】切口妊娠;妊娠囊;子宮切口區
【中圖分類號】R445.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47-01
切口妊娠是指妊娠物種植于剖宮產的子宮切口瘢痕處,是發生在子宮內的異位妊娠,約占異位妊娠的6.1%,并隨剖宮產的增加及二胎政策,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患者多無癥狀,少部分有陰道流血、腹痛,絕大多數是通過超聲檢查出來。但由于切口妊娠如果進行人流、引產、足月孕生產,會產生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發現切口妊娠,對挽救患者生命至關重要。因此,對切口妊娠的認識,提高超聲診斷切口妊娠的準確率,起著關鍵性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取我院我科自2014年1月6日至2019年9月1日共診斷切口妊娠54例的超聲檢查記錄,年齡17~46歲,平均年齡31.79歲。
1.2? 儀器
百盛彩色超聲多譜勒診斷系統MYLab20,PHILIPS-HD6彩色超聲多譜勒診斷系統。經陰道探頭頻率為5.5~7.5MHZ,經腹探頭頻率為3.5~6.0MHZ。
1.3 檢查方法
經腹與經陰道超聲聯合應用,子宮附件多切面掃查。
2 結果
見表1、表2、表3。
3 討論
3.1 切口妊娠的概念。切口妊娠是指胚泡植入剖宮產的子宮切口瘢痕處。是一種發生于子宮內的異位妊娠。剖宮產切口位置在子宮峽部前壁。[1]子宮峽部是子宮頸與子宮體的交界處狹窄部位。長約1.0cm,厚約1.0cm,妊娠末期可延長至7~11cm。
3.2 胚泡的植入。[2]植入是指胚泡埋入子宮內膜的過程。約在受精后第6~7天開始,第11~12天完全埋入。正常植入位置在子宮體和子宮底的上部。
3.3 胚泡植入切口的發展方式。兩種:外生型和內生型。外生型:胚泡在切口瘢痕處向肌層深入、發育,其特點是妊娠囊完全位于切口瘢痕處肌層內,被該處纖維組織包繞,結局是在妊娠早期子宮破裂、出血的危險,妊娠囊不與宮腔相通,有別于宮內妊娠合并胎盤植入。內生型:胚泡在切口瘢痕處著床,但種植較淺,妊娠囊可向宮腔內、宮頸管發育,結局是有可能繼續妊娠,形成胎盤前置或低置。
3.4 分析表1、表2、表3。從表1可以看出,切口妊娠子宮切口區肌壁厚度大多正常(占77.78%),部分變薄(占12.96%,部分穿透肌壁(占9.26%)。從表2可以看出,切口妊娠切口區CDFI可表現為不豐富、較豐富、豐富。因此,切口妊娠肌壁變化不具特征性,但具有相關性。從表3可以看出切口妊娠的妊娠囊距切口的距離大多為0(占66.67%),但也有0~5mm、大于10mm的,因此,切口妊娠的妊娠囊大部分位于切口區,但也有與切口有一定距離的,甚至大于10mm,這是因為妊娠囊向宮腔發展被拉長。
3.5 子宮切口區肌壁無變化,厚度正常,診斷切口妊娠。①妊娠囊小于4cm位于切口區,切口區CDFI表現為不豐富、較豐富、豐富,均為切口妊娠。②妊娠囊大于4cm,觀察胎盤,若胎盤位于子宮切口區,則為切口妊娠。③妊娠囊距切口大于0.5cm,觀察妊娠囊周圍的基脫膜,若基脫膜達子宮切口區,則為切口妊娠;觀察妊娠囊的形態,若妊娠囊被拉長,其下份位于切口區,則為切口妊娠。
3.6 子宮切口區肌壁厚度大于2mm且小于正常時,診斷切口妊娠。①妊娠囊位于切口區,切口區CPFI表現為不豐富、較豐富或豐富,診斷為切口妊娠。②妊娠囊距子宮切口大于5mm,觀察妊娠囊周圍的基脫膜,若基脫膜達子宮切口區,切口區CPFI表現為較豐富或豐富的低阻血流,診斷為切口妊娠;觀察妊娠囊的形態,若妊娠囊被拉長,其下傷位于切口區,切口區CPFI表現為較豐富或豐富的低阻血流,診斷為切口妊娠。
3.7 子宮切口區肌壁厚度小于2mm或穿透子宮肌壁,診斷切口妊娠。①若切口區見妊娠囊,則為切口妊娠。②若切口區見液性暗區,液區周圍CDFI為豐富的低阻血流,HCG為陽性,則診斷切口妊娠。③若切口區見不均勻團塊,團塊周圍CDFI為豐富的低阻血流,HCG為陽性,則為切口妊娠。應注意與滋養細胞疾病鑒別。滋養細胞疾病CDFI為團塊內豐富的低阻血流,HCG異常高(持續高或不降)。
總之,超聲檢查從子宮切口區變化診斷切口妊娠需要結合妊娠囊的位置、妊娠囊的形態、妊娠囊周圍的基脫膜、切口區CDFI表現、HCG等綜合考慮,檢查時需認真、仔細、高度警惕。
參考文獻
[1] 陳咨夔,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5:171
[2] 陳咨夔,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