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敏

【摘 要】目的:查擺門診化驗室的醫院感染隱患,分析PDCA管理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12月間本院門診化驗室基本情況,包括手衛生、醫療廢物處理、規章制度依從性、操作規范情況、院感相關考試成績等。根據2018年調查結果,2019年度按照PDCA管理進行整改,探討整改效果。結果:①2019年手衛生依從性、正確率,醫療廢物處理正確率、及時率分別為84.68%、86.26%,97.53%、97.26%;高于2018年度的76.79%、76.61%,95.89%、93.4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 2019年度門診化驗室院感相關知識考試優秀率、平均分,均高于2018年度,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查擺門診化驗室的醫院感染隱患,進行PDCA管理,有助于改進化驗室醫院感染管理質量。
【關鍵詞】門診;化驗室;醫院感染;PDCA
【中圖分類號】R197.32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79-01
醫院門診化驗室是醫院重要的服務窗口,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頻繁近距離接觸患者,同時大量的工作與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穿刺液等有關,在此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醫院感染安全隱患,容易導致醫院感染,影響工作人員自身以及患者的健康安全[1-2]。因此研究探討門診化驗室醫院感染隱患,制定可行的預防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以大量國內外文獻為循證依據,排查醫院門診化驗室醫院感染隱患,制定應對方案收到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12月、2019年1月-12月本院門診化驗室人員及科室情況為調查對象,其中2018年:檢驗人員13名,其中男2例,女11例;年齡21-38歲,平均(30.36±7.23)歲,工作年限1-17年,平均(9.32±7.30)年;2019年:檢驗人員14名,其中男2例,女12例;年齡20-39歲,平均(30.82±7.44)歲,工作年限1-18年,平均(9.73±7.39)年。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12月間本院門診化驗室基本情況,包括手衛生、醫療廢物處理、規章制度依從性、操作規范情況、院感相關考試成績等。
根據2018年調查結果制定整改方案,2019年度執行。具體方案如下:①設定手衛生依從性、正確性管理員,由2018年每月調查1次,改為每天隨機調查1-2次,統計每月個人手衛生依從性、正確性低于80%的檢驗員給予績效考核扣罰;②專人負責醫療廢物管理員,每日監督醫療廢物管理,如<醫療廢物容器容積3/4進行密封清理,定期進行醫療廢物泄露、針刺死演練等;③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院感相關規章制度、操作規范、處理流程學習,有記錄、有成績、有反饋,考試成績與個人績效掛鉤;④嚴格執行門診化驗室各項操作規范,如診室消毒操作常規、靜脈抽血操作常規、末梢采血操作等,門診化驗室負責人負責拍照留證匯總,科室質量與安全小組會議作為整改案例進行反饋;⑤門診化驗室醫院感染管理納入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體系重點監控指標,每周、每月進行問題匯總,提出整改方案,檢查整改效果,形成PDCA(戴明環)閉環。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2018年、2019年門診化驗室手衛生依從性、正確率;醫療廢物處理正確率與及時率;②比較2018年、2019年門診化驗室院感相關知識考試優秀率及平均分數,根據《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等規章制度中選擇考核內容,分值范圍為0-100分,成績優秀:分值>80分;成績合格為60-80分,不及格為<60分,優秀率=歷次考試總優秀人次/(考試次數×參加考試人數)。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均數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檢驗值α=0.05。
2 結果
2.1 2018年、2019年門診化驗室手衛生及醫療廢物處理情況
2019年手衛生依從性、正確率,醫療廢物處理正確率、及時率分別為84.68%、86.26%,97.53%、97.26%;高于2018年度的76.79%、76.61%,95.89%、93.43%,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門診化驗室是醫院一線醫療地點,面對的患者人群復雜,工作人員接觸病原微生物幾率較多,存在較大的醫院感染安全隱患,也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門,因此醫院應加強對門診化驗室醫院感染的預防與管理工作,制定相應有效應對方案,以降低或杜絕醫院感染的發生[2]。
國內外大量研究均表明手衛生管理是防控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提高手衛生依從性、正確率是醫院院感管理的重點內容[3],本研究通過對2018年研究發現手衛生為76.79%、76.61%,尚低于醫院平均水平,對此進行專人負責,提高檢查次數,督導力度,與績效考核掛鉤,2019年度達到84.68%、86.26%,改善效果理想。醫療廢物多為失去效用的樣本,病原菌含量較多,尤其是經培養過的樣本,具有數量眾多的病原菌,部分病菌繁殖、生產能力加強,若未得到特殊化處理,無法完全滅殺,因此采取簡單處理措施,易導致滅菌不完全,發生醫院感染[4],提高醫療廢物處置正確率,進行合理分類,密閉封存可有效防止泄露事件的發生,完善及時率有助于縮短醫療垃圾在科室內部存留的事件,兩項質控管理均有助于避免醫院感染。加強醫院感染相關規范學習是提高工作人員醫院感染自我管理能力及依從性的有力舉措,有助于將自我院感防控規范化、常態化。化驗室規范是診療常規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規范管理不僅有助于為患者提供準確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同時對減少化驗室病原微生物空氣含量,避免針刺傷,規范標本處置等具有重要意義[5],針對性強化管理后,2019年度院感相關知識考試成績顯著優于2018年度,可以充分尊重檢驗規范、強化診療常規也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通過查找發現存在化驗室醫院感染隱患,制定針對性整改方案,采取PDCA的處理方式,有助于提高醫院門診檢驗室醫院感染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玲莉.檢驗科微生物室生物安全與醫院感染隱患及預防控制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4):162-163.
[2] 胡桃燕,袁黎暉,章建紅.門診化驗室醫院感染的預防與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06):185-187.
[3] 段穎莎,張靖.檢驗科微生物室存在的醫院感染隱患以及針對性防護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2):124-126.
[4] 葉霞,吳明德,鄒艷,等.醫院檢驗科環境衛生與消毒效果評價[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9):1292-1294.
[5] 胡桃燕,袁黎暉,章建紅.門診化驗室醫院感染的預防與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6):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