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華 陳燕 馬毓敏
【摘 要】目的:探討新砭石療法對改善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兩組術后均予以常規肢體鍛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新砭石療法,分別在干預前、干預后第1、2、3療程后比較兩組患肢周徑。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 96.66%,高于對照組 76.6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新砭石療法可有效改善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新砭石療法;淋巴水腫;乳腺癌
【中圖分類號】R2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80-01
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之首【1】。其中上肢淋巴水腫是乳腺癌術后常見的慢性并發癥。淋巴水腫一旦形成很難消退甚至逐漸加重,可導致上肢功能障礙和精神壓抑,嚴重影響術后生存質量。本研究旨在通過中醫護理技術新砭石療法來改善乳腺癌患者術后上肢水腫,以恢復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為乳腺癌患者術后盡早康復提供參考依據。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石門路門診 2016 年 11 月~2018 年 1 月間收治的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患者60例。將所選病例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 例,均為女性。
診斷標準:行乳腺癌根治手術且手術后合并上肢淋巴水腫色乳腺癌患者(根據美國理療協會關于繼發性淋巴水腫臨床0-3期患者均可)。兩組年齡、臨床分期、淋巴水腫病程及分級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肢體鍛煉:先進行手掌外翻,上臂抬舉的爬墻鍛煉,以恢復上肢基本的外展和抬舉功能;繼續進行上肢抬舉、旋前、旋后、外展和擴胸運動。每天堅持鍛煉30min,最終達到患側手能越過頭頂摸到健側耳部。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與新砭石療法,方法如下:①在室溫26℃恒定的環境下,患者平臥,暴露患肢,注意保暖,取紅外線治療儀,距患者施術部位40厘米處照射;②在患肢施術部均勻涂抹按摩精油,告知砭石溫度略高,詢問可否耐受;③取已加溫至45-50℃的泗濱浮石4塊,根據手三陰經的經絡走向,依次向心性推、刮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陰心經、手太陰肺經4分鐘;④當砭石溫度低于40℃時及時更換,在依次向心性推、刮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4分鐘。依前法重復推一次手三陰經和手三陽經;⑤用砭石點按患側內關穴、極泉穴、大包穴共4分鐘,整個操作共20分鐘;⑥每周治療隔日1次,共3次,2周為一療程,共進行3個療程。
1.3療效觀察
1.3.1患肢測量方法肢體周徑測量法:上肢上臂肘上 10cm 處,測量患肢水腫最明顯處的周徑,以及健側肢體同一位置處的周徑。
1.3.2臨床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患者自覺癥狀基本或完全消失,患肢水腫情況和相應關節活動基本恢復至健康水平;有效:患者自覺癥狀較前有多改善,患肢腫脹區周徑較前有縮小,患肢相應關節活動度較治療前有多增加;無效:患者自覺原有癥狀及體征未見明顯好轉,或治療時癥狀雖有緩解,但結束治療后很快恢復原有癥狀。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人數
1.4統計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包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PX±S)表示,兩組指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2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高于對照組7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乳腺癌根治術后,由于淋巴回流障礙和血液回流障礙易引起上肢水腫【2】。上肢腫脹存在漸進性加重,甚至出現上肢功能障礙,嚴重影響著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3】。西醫針對淋巴結腫大主要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孫海芳等【4】發現,西藥治療能取得一定療效,但毒副作用率較高。
新型砭石療法是以泗濱浮石為原料制成砭具用以治療疾病,泗濱浮石做成的砭石具有具有較寬的紅外輻射頻帶,其波長達7至15微米之間;泗濱浮石平均超聲脈沖數為3698,頻率為20至2000【5】。它的特點在于利用了泗濱浮石感應增溫,極寬的遠紅外輻射波譜,摩擦中產生密集的超聲波脈沖等獨特的生物物理效應用泗濱浮石制作成不同形狀砭具,施以一定手法作用于人體,以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新砭石療法以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加之泗濱浮石性溫,善助陽氣,虛實證候皆可用,故具有平衡陰陽、扶正祛邪的作用。現代人根據需要將其制成了砭塊、砭砧、砭尺、砭棒、砭錐、砭球、砭輪和砭滾等多種新砭具,并總結出適合現代人的新貶術16法:感、壓、滾、擦、刺、劃、叩、刮、扭、旋、振、拔、溫、涼、聞、撾。作用于患肢,從而達到溫助陽氣、養筋榮脈、推動氣血運行,緩解上肢水腫。
新砭石療法目前在臨床已經逐步運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但臨床應用缺乏統一標準,且國內對于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的干預效果觀察也缺乏標準化評價。所以,新砭石療法對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治療的有效性可以作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 鄭瑩,吳春曉,張敏璐.乳腺癌在中國的流行狀況和疾病特征[J].中國癌癥雜志,2013,2(8):561 569.
[2] Sakorafas GH ,Peros G ,Cataliotti L ,et al. Lymphedema following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breast cancer [J]. Surg Oncol ,2006,15(3):153-165.
[3] 胡雁.質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7):579-581.
[4] 孫海芳,趙占強,宋立峰.中醫辨證治療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25例 [J].環球中醫藥,2016,9(11):1362-1364.
[5] 王慶云.砭石保健親歷記[J].中醫養生保健,2007,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