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曉巍

【摘 要】目的:探析在中醫內科疾病脾胃氣虛證的治療中使用四君子湯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開展時間為2019年1月-2019年12月,便利選取該時間段內我院中醫門診治療的60例脾胃氣虛證患者進行分析。并根據1:1的比例將患者分到兩組,對照組(n=30例),觀察組(n=30例),兩組分別使用不同的門診治療方法,分別是常規治療方法、四君子湯治療。患者接受治療后對其臨床狀況進行觀察和分析,并記錄臨床數據,尤其是治療效果等數據要詳細記錄,同時將兩組統計后的數據進行比較。結果:根據對患者的臨床觀察發現,采用四君子湯治療的觀察組和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比較治療效果,觀察組相對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四君子湯的應用研究表明,在中醫內科疾病脾胃氣虛證的治療中使用四君子湯治療,不僅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還能夠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中醫內科;脾胃氣虛證;四君子湯;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6.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85-01
引言:在內科常見疾病中,中醫內科疾病脾胃氣虛證占據一定位置,臨床中認為正氣不足和脾胃氣虛是導致該類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以往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采用西醫治療和中西結合治療的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達不到預期。隨著人們對中醫治療的不斷認可,在該病的治療中,四君子湯的應用愈加廣泛,且取得了良好效果[1]?;诖?,本研究選取我院中醫門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治療的脾胃氣虛證患者進行分析,采用不同治療方法分組對照的方式,探析在中醫內科疾病脾胃氣虛證的治療中使用四君子湯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將報告內容如下呈現。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開展時間為2019年1月-2019年12月,便利選取該時間段內我院中醫門診治療的60例脾胃氣虛證患者進行分析。并根據1:1的比例將患者分到兩組,對照組(n=30例),觀察組(n=3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占一部分,其比例為(17例:13例),患者的年齡分別情況如下:年齡最大的患者74歲,年齡最小的患者20歲,中位年齡為(41.75±5.28)歲;病程分別情況如下:病程最長和最短的患者分別是8周-5年,平均病程(2.33±0.58)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占一部分,其比例為(16例:14例),患者的年齡分別情況如下:年齡最大的患者75歲,年齡最小的患者21歲,中位年齡為(42.35±5.74)歲;病程分別情況如下:病程最長和最短的患者分別是7周-5年,平均病程(2.12±0.47)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區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資料有可比價值。
1.2 方法
使用常規治療的方法進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本組患者入院治療時,首先接受全面的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對癥治療,一個療程為半個月。
觀察組使用四君子湯治療。患者入院后同樣接受全面的檢查,在根據檢查結果進行對癥治療的基礎上,使用四君子湯治療。選擇茯苓、白術、人參、甘草組成四君子湯,其中茯苓、白術、人參各10g,甘草5g。該藥物使用時,要控制好使用方法和劑量,每天服用一劑,每劑在一天內分三次服用。另外,對患者的病情情況進行嚴密的觀察,根據病情的患者進行藥物種類的增減。一個療程為半個月。
1.3 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后對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痊愈:患者接受治療后,食欲不振癥狀消失,且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各項指標已基本恢復。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改善的趨勢,且各項指標有好轉跡象。無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未消失,甚至有惡化的趨勢。(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數據的統計、分析和處理,均使用SPSS 23.0軟件完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使用不同的方法描述,以n(%)描述計數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描述計量資料,數據比較分別使用t檢驗和X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使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
據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痊愈15例、顯效10例、有效4例、無效1例,治療總有效人數29例,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痊愈10例、顯效9例、有效4例、無效7例,治療總有效人數23例,總有效率為(76.67%);兩組相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比較兩組治療后的復發率
觀察組治療后復發率為3.33%(1/30);對照組治療后復發率為33.33%(10/30)。兩組復發率相比,觀察組相對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脾胃病的發生率逐漸上升,并且該病在各個年齡階段均有較高的發生率。就脾胃虛癥而言,其也是臨床中常見的癥候之一,相對于其他癥候而言,其具有病機復雜的特點,而且引發脾胃氣虛證的原因較多[2]。當前針對該病的治療,常使用西醫治療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雖然兩種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達不到預期,而且以上治療方法沒有突出的個體化治療,許多患者的治療,需要較長的時間,且療效不夠理想。另外,許多患者接受臨床常規方法治療的過程中,還有并發癥發生的可能,不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中醫治療的認可程度越來越高,許多學者紛紛研究中醫治療脾胃氣虛證的方法,自研究的不斷深入,在該病的治療中四君子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在中醫內科疾病脾胃氣虛證的治療中使用四君子湯治療,不僅能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還能夠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胡曉平.四君子湯在中醫內科疾病脾胃氣虛證中的價值探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5):26-28.
[2] 于忠軍.四君子湯治療脾胃氣虛證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