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云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為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開展綜合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將我院84例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隨機等分為兩組,每組各42例,為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針對研究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抑郁情緒評分指標和焦慮情緒評分指標。結果: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護理前,研究組的抑郁情緒評分指標,以及焦慮情緒評分指標均與參照組大致相當(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抑郁情緒評分指標,以及焦慮情緒評分指標均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為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能獲取較好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CT增強掃描;綜合性護理干預;常規護理干預;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259-01
所謂CT增強掃描,就是要在快速靜脈注入適當數量對比劑前提下,借由病變組織血液和正常組織血液之間所具備的吸收效果差別,實現對各類病理改變事件的清晰準確顯示[1-2]。文章以我院部分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作為調查對象,為其開展了綜合性護理干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月-2019年2月,將我院84例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隨機等分為兩組,每組各42例。參照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介于37-58歲,平均(41.24±4.67)歲。研究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齡介于35-57歲,平均(41.22±4.66)歲。研究組與參照組在性別,以及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無差異(P<0.05)。
1.2 臨床護理干預方法
為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針對研究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護士要在全面調查了解患者的基本個人信息和病情表現特點前提下,立足患者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完整過程,為患者綜合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教育護理干預、心理護理干預、檢查準備護理干預,以及檢查后觀察護理干預,支持患者能夠在檢查過程中展示出穩定良好的心理情緒狀態和行為依從性,繼而獲取優質準確的圖像檢查結果。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抑郁情緒評分指標和焦慮情緒評分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擇取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計數資料(n,%)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x±s)行t檢驗。若P<0.05,則認為存在組間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詳情參見表1:
2.2 兩組接受護理干預前后的抑郁情緒評分指標以及焦慮情緒評分指標比較
護理前,研究組的抑郁情緒評分指標,以及焦慮情緒評分指標均與參照組大致相當(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抑郁情緒評分指標,以及焦慮情緒評分指標均低于參照組(P<0.05)。詳情參見表2:
3 討論
通過在臨床中引入運用CT增強掃描影像學檢查技術,能支持針對各類病理改變的檢出率改善提升,同時還能為定位診斷和定性診斷工作的實施過程創造便利條件[3-4]。
在CT增強掃描影像學檢查工作開展過程中,擇取適當方法為患者開展護理干預,能確保患者獲取到優質且可靠的診斷結果[5]。
針對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獲取準確有效結果,值得引起廣泛關注并加以推廣運用。
結 語
在影像科臨床中,為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的患者開展綜合性護理干預,相較為其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優化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態,促進患者獲取到優質有效的影像學檢查診斷結果,適宜普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馬艷玲.對進行CT增強掃描時發生造影劑外滲的患者實施有針對性護理的效果研究[J].
心理月刊,2020,15(05):95.
[2] 盛瀏麗,金陶,吳夢婕.基于4R危機管理與MDT理論的護理管理模式對預防CT增強掃描造影劑外滲的影響[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9,11(06):485-489.
[3] 王紅愛,劉泓.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首次行螺旋CT增強掃描腫瘤患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2):175+194.
[4] 潘海琴.預見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CT增強中造影劑外滲及過敏反應的預防效果評價[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5):252-253.
[5] 楊琳.奧馬哈護理系統對CT增強掃描的肝癌介入患者HAMA及不良反應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8,15(36):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