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摘 要】目的:研究559例血培養細菌分布情況及細菌耐藥性。方法:研究樣本為2018年3月-2020年3月時間段我院送檢血培養陽性病例559例,均行細菌鑒定及K-B法藥敏試驗,分析相關結果。結果:血培養陽性病例559例中細菌生長的90例,其中大腸埃希菌37例,肺炎克雷伯菌10例,銅綠假單胞菌5例,金黃色葡萄球菌10例,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10例,真菌6例,其他12例,不同種類細菌耐藥性存在較大差異。結論:559例血培養細菌分布及耐藥情況復雜,臨床需依據細菌耐藥情況合理使用抗生素。
【關鍵詞】血培養;細菌分布;細菌耐藥
【中圖分類號】R44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285-01
抗生素是臨床治療多種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藥物,不合理不規范的使用抗生素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加,為此需加強細菌耐藥性分析與監測,合理使用抗生素[1]。血液感染屬臨床常見感染類型,患者病情危重,極易導致全身性癥狀,如未能及時有效治療可對預后效果產生較大影響[2]。早期確診并針對性治療可提高血液感染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2年時間內收治共計559例血培養陽性病例資料的研究分析,重點探討培養細菌分布情況及細菌耐藥性。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8年3月為本次研究起始時間,2020年3月為本次研究終止時間,研究樣本數量共計559例,均為我院送檢血培養陽性病例。
1.2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試劑包括藥敏紙片、血平板、藥敏M-H培養基、poct儀器、微生化反應管、細菌鑒定板,質控菌株為銅綠甲單胞菌、大腸埃希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抽取患5-10ml血液置入血皿培養瓶內部,每日搖勻1次,依據poct儀器操作規范進行檢驗,如產生陽性癥狀需接種至血平板,實施5d陰性培養及盲種,如細菌生長則鑒定到種。利用K-B法(紙片擴散法)對選定的抗菌藥行藥敏試驗,分析試驗結果。
2 結果
2.1 559例血培養細菌分布情況
血培養陽性病例559例中細菌生長的90例,其中大腸埃希菌37例,肺炎克雷伯菌10例,銅綠假單胞菌5例,金黃色葡萄球菌10例,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10例,真菌6例,其他12例。金黃色葡萄糖菌中MARS占比為10%,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占比為80%。大腸埃希菌ESBLE酶58%,肺炎克雷伯菌ESBLE酶40%。
2.2藥敏試驗結果評估分析
阿米卡星大腸埃希菌10%耐藥,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為0。頭孢哌酮舒巴坦:大腸埃希菌6.2%耐藥,肺炎克雷伯菌耐藥率為0,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為20%。亞胺培南:大腸埃希菌1例耐藥,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無耐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大腸埃希菌耐藥30%,肺炎克雷伯菌耐藥20%,銅綠假單胞菌40%。葡萄球菌對替考拉寧和萬古霉素無耐藥。
3 討論
血培養是臨床開展微生物檢驗的重點內容,如患者確診為敗血癥,通過血培養可確定其致病菌種類,有助于提高治療針對性[3]。現階段,抗生素種類顯著增加,臨床不合理應用抗生素問題頻發,病原菌耐藥性分布呈多樣化特點,為此需加強血培養細菌分布情況及細菌耐藥性分析,以此來為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提供指導。
通過對本次研究數據分析可知,559例血培養陽性病例中,大腸埃希菌占比最高,其次為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提示上述細菌已成為免疫損傷人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對細菌耐藥性分析可知,559例血培養細菌具有多種耐藥性特點,葡萄球菌對替考拉寧和萬古霉素無耐藥,提示替考拉寧及萬古霉素可作為有效的葡萄球菌抗菌藥物。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對亞胺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藥率指標低于其他抗菌藥物,大部分藥物耐藥率超30%,臨床在治療革蘭陰性菌感染相關疾病期間需合理應用抗生素,降低細菌耐藥性[4]。阿米卡星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為0,大腸埃希菌耐藥率為10%,提示該藥物可用于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治療。肺炎克雷伯菌對頭孢哌酮/舒巴坦耐藥率為0,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耐藥率較低,臨床治療上述細菌感染可采取針對性抗生素干預。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檢查臨床尚存爭議,此類細菌毒性偏低,無血漿凝固酶產生,需經過特定途徑入侵方可感染,臨床重視程度不足。研究表明,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可產生致病因子,兒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可產生多種疾病,為此需加強血培養檢測,并雙側雙瓶送檢模式,以此來降低樣本污染發生率[5]。
由此可知,血培養細菌分布情況復雜,耐藥菌株占比較高,且具有多重耐藥的特性,為此需對疑似血液感染患者加強早期血培養檢查,結合藥敏試驗選擇合理的抗生素種類,避免細菌產生耐藥性,提高疾病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瑩.血培養聯合血清PCT、hs-CRP水平檢測在細菌性血流感染患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07):104.
[2] 孫殿國.T淋巴細胞亞群和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聯合檢測對新生兒敗血癥診斷及預后的評估[J].當代醫學,2020,26(10):65-67.
[3] 許春燕,郭鋒,上官佳敏等.一種聯合MALDI-TOF MS直接鑒定陽性血培養瓶方法改進及與Sepsityper Kit試劑盒法、SELTERS法和血清分離膠法的比較[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20,32(03):334-339+344.
[4] 馬立艷,孫偉,蘇建榮.MALDI-TOF MS結合短時培養法在陽性血培養病原菌鑒定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0,19(02):223-225.
[5] 管紅艷,劉婧嫻,劉瑛.分離自血培養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及患者臨床特征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40(02):23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