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全國2.08億學生開學復課
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召開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調度視頻會議,總結交流2020年上半年疫情防控工作,研究部署2020年暑期及秋季開學期間疫情防控工作。
會議指出,全國教育戰線按照教育部黨組關于科學精準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有序推進學校復學復課工作的要求,在屬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實現了全國2.08億學生開學復課,復學率達75%,確保了師生安全和校內穩定。
會議強調,針對當前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各項工作:一是嚴格落實暑期校園疫情防控。二是認真謀劃秋季開學工作。三是積極應對“疫后綜合征”。四是堅決杜絕形式主義。教育部門要加強與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門溝通聯系,統籌協調檢查調研和信息報送,切實減輕學校和教師負擔。
(來源:人民網)
十部門:持續常態化開展控輟保學工作
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 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要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確保2020年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持續常態化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形成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
《意見》要求掛牌督戰重點地區,以52個未摘帽縣為主戰場,以“三區三州”為決戰地,以控輟保學為主攻點,從政策、資金、項目上給予傾斜支持。全面梳理已復學和仍輟學學生情況,一人一案制定工作方案,繼續加大勸返力度,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今年秋季學期全部應返盡返。堅決防止因疫情造成新的輟學。
(來源:人民網)
三部門:五大舉措助貧困家庭畢業生盡早就業
日前,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搶抓畢業生離校前后工作關鍵期,聚焦52個未摘帽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全力推動升學培訓促就業、政策崗位促就業等5項“促就業”重點任務落地,讓有就業意愿的貧困家庭畢業生盡早就業。
目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共有2020屆高校畢業生13.3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4.5萬人。《通知》強調,增加就業是貧困家庭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重點落實好5項“促就業”舉措:一是升學培訓促就業;二是政策崗位促就業;三是專場招聘促就業;四是精準服務促就業;五是對口支援促就業。
(來源:人民網)
六部門:高質量完成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
日前,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退役軍人部六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進一步穩定高職擴招規模,確保穩定有序、高質量完成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牢牢把握高職擴招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穩定高職擴招規模,加強本地高等職業教育資源統籌,做好招生、培養、就業各個環節工作,加大高職擴招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確保高質量完成任務目標。
(來源: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
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指導綱要》),主要面向學校,重點針對勞動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細化有關要求,加強專業指導。
《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勞動教育是發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要強化學生勞動觀念,弘揚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強調全身心參與,手腦并用,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要在充分發揮傳統勞動工藝項目育人功能的同時,緊跟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體現時代要求;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鼓勵創新創造。《指導綱要》強調勞動教育途徑要注重課內外結合,在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的同時,還要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時間,小學1-2年級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
(來源:教育部網站)
海南:幫扶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渡難關
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幫扶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通過加大穩崗支持、降低運營成本、減輕稅費負擔等方式,支持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渡難關。
《通知》指出,民辦幼兒園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承租國有(含集體)資產類經營用房的,減免2020年上半年一個季度的租金。海南省鼓勵各市縣引導非國有企業和個人業主為承租用于線下實體經營的民辦幼兒園、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減免租金或允許延期、分期繳租。對民辦幼兒園、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生產經營所需的用電、用水、用氣,自該通知印發之日起可緩繳3個月費用,緩繳期間實行“欠費不停供”措施,并免收滯納金。
廣東:今年招收3155名公費定向師范生
近日,廣東啟動2020年公費定向培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小學教師計劃。廣東今年計劃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小學招收3155名公費定向師范生,培養對象在培養院校基本修業年限內,免繳學費、住宿費等,并按照一年10個月、每月800元的標準領取生活費補助。
根據招生培養計劃,初中起點五年一貫制專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計劃招收200名學生,面向定向培養需求計劃來源縣(市、區)招生。高中起點四年本科層次師范專業計劃招收1700名學生,面向全省范圍招生。其中學前教育專業180名、小學教育專業690名、體育教育專業250名、美術學專業250名、音樂學專業250名和特殊教育專業80名。
天津:出臺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規定
為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構建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學生、教職工合法權益,近日,天津發布《天津市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規定》的通知。
《規定》提到,黨組織書記、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對學校安全工作負總責。每所學校應至少配備1名專職安全管理干部和4名專職保安員,并根據師生員工總人數進行增加。學校門口應24小時值守。學校應設置高度不低于2米的圍墻或其他實體屏障,安裝電子圍欄。學校應在機動車出入學校大門位置設置機動車車阻裝置,在學校大門、易受車輛沖撞的區域設置防沖撞設施。學校應設置安防監控室,將本單位的視頻圖像采集、報警、電子巡查、系統信息通過管理軟件實現聯動管理,視頻圖像采集系統應聯入全市視頻監控網,報警信號應有效接入公安機關,實行“一鍵報警”。學校應在校內重點部位增設“一鍵報警”裝置。
新疆:建立學生資助資金預撥機制
為更好地服務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家長,解除后顧之憂,確保學生尤其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新疆自治區教育廳建立了資金預撥機制,今年上半年累計撥付學生資助資金65.1億元,惠及學生555.9萬人次。
為全力推進教育脫貧攻堅,今年下半年,新疆將繼續以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為重點全面落實資助政策,統籌政府、社會、學校等各類資助項目和資金,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新疆將10個未摘帽貧困縣作為教育扶貧“主戰場”,進行掛牌督戰和包聯指導,扎實推進各項惠民資助政策落實。
日前,自治區教育廳面向社會開通學生資助熱線電話,學生和家長如有資助方面的問題,可撥打電話進行咨詢。自治區學生資助中心相關負責人特別提醒學生和家長,開學前后是詐騙高發期,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抵住誘惑,避免上當受騙。學生及家長也可通過“新疆教育廳”微信公眾號查詢新疆各地、州、市及高校的學生資助熱線進行咨詢。
山東:構建“互聯網+項目式學習”協同貫通培養體系
近日,山東省教育學會項目式學習專委會組織召開山東省項目式學習合作建設研討會,推動建設和使用“山東省學生項目式學習和研究平臺”,構建“‘互聯網+項目式學習”下的高校、科研機構、基礎教育、社會相關機構協同貫通的培養體系,有效推動項目式學習的深入開展。
研討會上,相關合作單位圍繞協同解決項目發布、資源使用等關鍵工作進行了研討交流,并討論通過了《基于“‘互聯網+項目式學習”的聯合育人共識》,倡導構建培養機制,轉變學習理念,創新評價方式,落實因材施教。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