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開欄語:四川省雙流棠湖中學作為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典范,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的辦學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等成功經驗,被多所學校廣泛學習、運用,并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本期起開設“實踐篇·棠湖中學”專欄,從不同維度呈現棠湖中學近些年的辦學實踐之路,以期給全國其他學校的發展提供借鑒。
棠湖中學地處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擁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兩個校區。自1991年創辦以來,學校改革創新、跨越發展,五年成為四川省重點中學,十年成為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校長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受到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親切接見),2013年成為首批四川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后獲評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素質教育實驗學校等,產生了蜚聲全國的“棠中效應”,被譽為“基礎教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典范”。
創新教學組織管理,系統推進育人方式改革
棠湖中學秉承“尊重差異、因材施教、張揚個性、特長發展”的教育理念,沿著“課堂—課程—走班”的步驟,有序、系統地推進育人方式改革。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2008年以來,棠湖中學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究實施“三段教學”,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三段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以培養能力為核心,通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師生互動解決問題、反思升華拓展問題,先學后導,內化延展,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為適應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探索互聯網+教育環境下的教學新方式,學校于2014年引進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課堂系統,結合原有“三段教學”模式,借助翻轉課堂理念,優化實施“三段智慧課堂”。在實施“三段教學”的過程中,借助智慧學習系統,增強課前預習的實效性、師生互動的通達性和訓練反饋的及時性,從而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通過真正的“先學”,每一個學生都能攜帶問題進入課堂,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問題引導解疑,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課前和課后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新常態。學生可以根據需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來觀看、思考、研讀、解題,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
構建4.0T課程體系。2012年以來,棠湖中學整合國家、地方及校本課程,形成了“特定”(通識性學習)、“特惠”(共性化學習)、“特長”(個性化學習)和“特創”(探究性學習)四大類課程體系(簡稱“4.0T課程體系”),實現了教師專業素養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大幅提升。近三年,學校教師自主編寫了《模塊課程綱要》,開發了85門校本選修課程,開展課題研究715個,立項省級課題3個、市級課題5個,其中,“普通高中全面實施選課走班的實踐研究”被評為四川省教育科研重大課題。
實施“選課走班”。2016年以來,棠湖中學在四川率先探索實施“選課走班”,以“三全”(全員、全程、全科)、“雙選”(學生選老師、老師選學生)及“一生一課表”為主要特點,深入探索管理體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為績效背景下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供了經驗。學校先后接待近萬名教育同仁到校學習,承辦了全市、全省“選課走班”現場會,3次在教育部與全國千余名校長交流經驗,得到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馬嘉賓、北京十一學校聯盟總校校長李希貴等領導專家的高度肯定。另外,學校還指導幫助湖北省丹江口一中、重慶市彭水民族中學等學校先后實施“選課走班”,效果突出。2020年7月,棠湖中學被教育部遴選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校。
拓寬人才培養渠道,著力提升學校辦學品質
作為成都市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基地學校,棠湖中學以開辦(承辦)特色班級為載體,有效促進學生個性成長、多元發展。
開辦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實驗班。2016年以來,棠湖中學積極引進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資源,建設創客工作室和創新實驗室,開發開設航空航天、3D打印與制作、電子制作、計算機程序設計、機器人制作等多門創新課程,供學生選擇學習。
承辦海軍青少年航空實驗班。2019年,教育部會同軍委政治工作部面向全國遴選了14所優質高中創建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棠湖中學是四川省唯一承辦學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航母艦載戰斗機后備飛行人才的崇高使命。2020年,成都市雙流區委、區政府撥款1.2億元在棠湖中學修建海軍航空航天科技館,將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棠湖中學將以構建實施海軍青少年航空實驗班特色教育、辦好《海空雛鷹》雜志等為載體,爭創全國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牽頭”學校。
承辦U-15女足國家集訓隊。2018年,棠湖中學與中國足協合作共建U-15女足國家集訓隊,向女足國家隊定向輸送隊員。在2019年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冠軍賽上,棠湖中學女足勇奪全國冠軍。建校至今,棠湖中學已為中國國家隊輸送了7名隊員,其中,肖珍、吳曉容等隨國家隊榮獲奧運會亞軍。
承辦四川省青少年作家班。2017年,四川省青少年作家班由四川省教育廳與省作家協會共同授牌成立。截至目前,已有胡馨、肖雯文等20余名學生公開出版個人文學作品,上百名學生公開發表文章,另有萬億、孫瀾僖等多名同學被大學或其他單位特招,走上文學創作之路。
探索教育精準扶貧,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棠湖中學積極響應中央相關政策號召,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區援藏工作會議精神和扶貧攻堅部署要求,助力教育精準扶貧。
“一對一”結對精準幫扶。棠湖中學與涼山州木里中學、鹽源民族中學、甘孜州康南民族中學等學校結對幫扶,成效顯著。5年來,涼山州木里中學共派出500余人次到棠湖中學跟崗學習,教師的理念和方法不斷更新,辦學質量直線攀升——高考從2015年本科上線7人,到2020年上線100余人,極大地鼓舞了師生的士氣,增強了社會各界對民族地區教育振興的信心。
“菜單式”定制跟崗輪訓。2016年4月,棠湖中學成為涼山州西昌市教師異地培訓基地。通過集中學習交流與跟崗跟班相結合,現已開展教師培訓12期,參訓人數超過500人次,培訓內容從轉變教育觀念到開展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從課程建設到選課走班,從教師培養到社團建設,為推動西昌教育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全天候”遠程互動指導。2019年9月開始,棠湖中學通過“四川云教”遠程互動教學平臺,直播課堂教學,面向甘孜州康南民族中學、阿壩州汶川縣映秀中學、涼山州會東縣和文中學等12所遠端學校全天候播出。抗疫保教期間,為支持湖北做好“停課不停學”工作,按照四川省教育廳要求,棠湖中學利用“四川云教”平臺,組織高三年級教師開展網絡課程錄制報送工作,向湖北各高中免費開放共享優質教學資源,供其自主選擇使用。2020年3月27日,在四川省教育廳舉辦的教師線上教學管理者網絡培訓會上,棠湖中學作為線上教學優秀案例學校,應邀向全省分享線上教學經驗。
海闊潮平風正好,揚帆啟程更遠航。棠湖中學將始終堅定改革發展信念,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提升學校育人質量,為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及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系四川省雙流棠湖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