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笑
摘 要:速寫是繪畫的必修課,并且從初學到創作都離不開,它貫穿整個繪畫過程。速寫是畫家觀察生活、熱愛生活、藝術審美的體現。自然生動,是速寫的重要特征。想要畫好速寫并不是簡單的一件事情,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通過不斷加強和對畫面的理解,從優秀的作品中汲取養分,以好的造型為前提,以有節奏的線條為基礎,加上對人物的感受,定能得到不斷地完善和提高。本文主要從為什么畫速寫、速寫對繪畫作品的重要性和如何畫好速寫三個方面來探討,表達自己的速寫繪畫觀,使畫者能夠達到繪畫過程中心手眼的統一,從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關鍵詞:速寫;人物;心手眼統一
中圖分類號:J2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0-00-02
一名記者在訪談人物后會把談話內容簡明扼要的寫入自己的報告中;攝影者會將自己感興趣的人或景物通過相機來記錄;作家會將文字作為傳達想法的方式;作為畫家或繪畫藝術者來說,需要拿起筆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記錄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繪畫有很多種類,速寫、素描、油畫、國畫等。其中速寫在英文中叫“Sketch”,“速寫”一詞是中國的原創詞匯,是相對于素描來說更加快速概括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學習其他繪畫科目的基礎和重要環節,是美術創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在之后的整個繪畫過程中始終伴隨著速寫的練習,作為一種單獨的繪畫形式,需要心、手、眼、的統一,速寫的掌握程度也直接決定了創作作品的質量。[1]
一、速寫的目的——心、手、眼
如今,照相機手機普及,外出寫生或記錄生活會直接用拍照存圖的方式,方便快捷的同時對實物的還原度更高,也為畫者提供了大量的繪畫素材。這些是速寫所不具備的,照相機只能是畫家快速搜集素材的方法,在繪畫時要轉換成自己的繪畫語言加工處理成藝術作品。因此速寫作為藝術種類的一種,其目的是傳達畫家的感受,表達情感。這種情感的抒發是需要達到心、眼、手三者的統一和配合的。在繪畫過程中,畫家通過觀察、感受,隨著自己心情的波動用筆表達人物的性格、氣質。是畫家藝術高度和審美水平的體現。一些畫者認為以照片代替速寫,不愿下苦功往往畫出來的作品缺乏支撐點,失去了藝術的生命力。好的作品是擁有靈魂的,這種氣質是通過畫面的節奏韻律、線條輕重粗細的變化、人物的動態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這要比照片呈現出來得更能夠打動人。[2]
畫速寫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就像我們需要帶著問題去學習是一樣的,在繪畫時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面臨的問題,通過練習需要解決什么,做到不斷地提高。 練習速寫的目的對于畫者總的來說是為了提高造型能力,為之后的獨立創作積累一定的素材,呈現出更生動的作品。這里我將速寫的目的總結為三種:第一,是提升繪畫技術,提高造型能力,在看到對象時能夠迅速捕捉到人物特點,讓手能跟上眼睛,即對“手”的訓練。通過不斷練習形成慣性,對輪廓、結構、線條形成肌肉記憶。第二,鍛煉我們敏銳觀察對象的能力,同時通過臨摹和學習優秀作品提高眼界,其次在物象中發現美,用慧眼識美丑并能夠提取美之精髓。即對“眼”的訓練。第三,速寫中“心”的體現一部分是心記,就是用心記憶每一個人物形象特征和動態,并能夠簡明扼要地表現出來,胸有成竹,心中有丘壑,創作時會更加游刃有余。另一部分是培養藝術感,就是對繪畫對象的感受,感情。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感受并不是隨時都有的需要我們去調動情緒,產生興趣。即對“心”的體現。[3]
在繪畫時心、手、眼往往是需要統一的不是獨立存在的,任何時候只擁有一方都不可能成就好的作品,需要相互配合完成。一幅繪畫作品應該是具有藝術性,給人以美的享受。需要經過我們的手、眼睛、大腦一同去體會創作。
二、速寫學習的方法 ——心手眼統一
鍛煉速寫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寫生和臨摹來提升,日積月累、持之以恒的進行不斷練習是形成較好的造型能力的橋梁。再加上對速寫的理解(包括關系的處理、線條的變化等)和對于對象的感受 ,便可畫出生動有趣的速寫作品,并為之后的繪畫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速寫方法是關鍵。
首先是大量臨摹大師作品,他們用速寫的方式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也塑造了很多生動的形象。例如中國繪畫大家:周思聰、盧沉、方增先、楊之光 、黃胄、蔣兆和、葉淺予等,西方大家:門采爾、荷爾拜因、安格爾、康波夫等。臨摹是為了找繪畫規律——線與線、形與形之間的聯系規律、線的方圓強弱變化、線是如何包裹和穿插的?畫面中的疏密是如何安排的?在繪畫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思考并解決。另外很多人在畫速寫時認為只有完整作品的臨摹才算速寫學習。其實不然,我們臨摹是為了什么?臨摹也是在為自己畫面所服務,在寫生創作時可以游刃有余不是嗎?因此可以針對自己的階段問題針對性地來學習,例如衣紋、頭發、五官、線條的組織等。在繪畫時用心體會畫家對于畫面的處理。臨摹其實就是心、手、眼的統一,即對手熟練度的鍛煉,眼界的開闊和對物象的感受。[4]
其次是進行寫生,生活是一切藝術的來源。無數畫家的親身經歷就是我們很好的例子,所有有成就的畫家都會深入生活,從成果中捕捉對象和新鮮的事物,在素材的基礎上,塑造出更為鮮活的人物。一個畫家如果平時經常畫速寫,那他一定是熱愛生活善于發現美的事物的。石濤提出“搜盡奇峰打草稿”既強調了搜集素材的方式,也證明了畫家繪畫時深入生活感受的重要性。畫壇上著名的藝術家葉淺予先生是以漫畫出名的,這是他畫速寫的沉淀。漫畫對于人物性格的捕捉和夸張表現,這一部分相對于臨摹是比較難的,是絕對考驗畫家功底的。同樣是需要講求方式方法的,是一個由漫畫到快畫,由繁復到簡化,由靜態人物到動態人物,由單人繪畫到多人組合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寫生過程中,同樣也需要心、手、眼的配合 。即手的熟練程度、觀察能力和藝術感受的統一。
速寫并不是單純的“畫快”,往往畫的快在沒有經過良好的訓練,沒有造型基礎的情況下,很難畫準確或者說是自己想要表達的通過手表現不出來,手的功夫還沒有達到。在技術還沒達到,對動態造型還認識不夠全面的時候,可以畫得慢一點,認真觀察,這樣畫出來的線條也會更加肯定。畫速寫時,靜態人物要比動態人物更好把握,我們可以先從照片或者模特入手,再從生活中靜態的畫再到動態的,這樣逐步加快速度,逐漸提高繪畫速度和快速捕捉對象的能力,手的繪畫速度也會隨著眼眼睛的觀察和眼界慢慢提升。
速寫考驗的是高度概括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是由簡單到復雜。速寫時畫復雜了容易畫簡單了難,在不熟練的時候應該畫繁、精細,把眼睛看到的盡可能多的表現出來。這樣也有一點好處在之后的繪畫中能夠收放自如。因此一定要先收在放,了解每一根線的用處再進行提煉,避免前期盲目刪減,急于求成導致造型不準確和人物形象呆板。徐悲鴻認為“始知真放在精微”只有做到精微細致,才能在需要的時候放開去畫。
在實際生活中,不可能只出現一個人,他都是與身邊的人或景物相互聯系的。速寫當然是要畫場景的,不過在速寫初期,如果一開始畫場景會無從下手,一片茫然,因此我們可以從單人開始學習,在對人物了解透徹了之后,在多人速寫中我們并不用過多的被造型所難住,而是考慮畫面構圖,人物關系的深度問題。
最后就是繪畫工具的選擇,總結起來有毛筆、鋼筆、中性筆、炭筆、鉛筆、秀麗筆等都可使用,從特性來看鉛筆是最合適的,它可以畫出的線條變化更多,但也會出現由于把握不住造型出現經常用橡皮擦的習慣,或者不確定而導致的線條不肯定或畫畫過程中不理解結構包裹穿插用磨蹭的方式解決等弊端。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嘗試用鋼筆或中性筆來提高畫面線條的肯定度,相對來說用鋼筆或中性筆是不易畫出線條變化的。毛筆繪畫更利于國畫。鉛筆好攜帶,軟硬兼備,利于畫出線條的變化,所以用鉛筆會好掌握。當然我們需要在了解了幾種繪畫工具后找到適合自己的。
總而言之,速寫的學習需要臨摹和寫生相結合,臨摹對于畫者是提高學習的方式,寫生對于畫者來說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方式。臨摹與寫生也并不是孤立來學習的,是相互交替,查缺補漏的重要方法,只有臨摹寫生相結合才能快速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需要心、手、眼統一。
吳冠中在《吳冠中自傳》中寫道:“速寫寫形、寫神、寫情。身處大自然,手揮五弦,目送飛鴻,藝術的創作欲恣意發揮。”速寫人物是繪畫創作的敲門磚,且同時存在于整個繪畫過程中,速寫是創作的一部分。在目前雖不具備完整的繪畫體系,其對于繪畫創作的貢獻是無可取代的。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在鍛煉掌握速寫功之外,最重要的是清楚知道藝術永遠是高于生活的,是心、手、眼的相互配合的成果,這才是我們繪畫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郝之輝,孫筠.葉淺予人物畫講義[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2]謝春彥.名家講稿—葉淺予談速寫[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3]范鐵山.速寫訓練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J].美與時代(下),2014(08):124-126.
[4]楊芳.淺談速寫訓練對中國畫創作的重要作用和意義[J].文藝生活,2012(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