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消費主義思潮;當代大學生;負面影響;對策
作者簡介:溫迎君(1996—)女,漢族,河南省洛陽市,法學碩士,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消費主義思潮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是西方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主義思潮不僅存在于經濟領域,而且也逐漸蔓延至文化、社會生活領域。特別是伴隨著當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消費主義思潮呈現出一種蓬勃發展的態勢。而這種思潮的影響也逐漸擴散到大學生群體,對其身心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消費主義思潮是推崇消費至上、享樂至上,促使人們盲目追求物質享受而忽視精神世界的社會思潮。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大眾傳媒和電商企業的快速興起,給消費主義思潮的傳播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渠道,使得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越來越大。
法國社會學家鮑德里亞在其《消費社會》一書中這樣寫道:“消費主義指的是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實際需要, 而是在不斷追求被制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換句話說, 人們所消費的不是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 更多的是它們的‘符號象征意義”①。
因此,消費主義思潮是一種違反道德、違反社會發展的社會思潮,它把個人幸福感同消費享樂掛鉤,把個人滿足感等同于物質享受。這與我國一向推崇勤儉節約美好品德相違背,不符合我國的主流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
消費主義也會帶來眾多不良消費理念。一是攀比消費。“撇開自我保護的功能, 互相攀比的偏好大概是所有經濟動機中最強烈、最敏感且最持久的一項。”②每個人都有攀比心理,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內在本性之一,但是消費主義思潮放大了這種心理,竭力宣揚物質享受刺激消費。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人們開始在物質需要方面他人進行比較,以此來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二是過度消費。面對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面對極具誘惑的明星代言,面對見縫插針的網絡廣告,人們不免“亂花漸欲迷人眼”,買一些自己可能不需要的東西。特別是商家打著節日旗號進行的促銷活動,更是會吸引眾多人的眼球,使得人們忽視商品本身對自己的實用性而沖動、盲目消費。三是超前消費。在攀比心理的刺激下,在追求物質享受的思想的影響下,人們也可能會進行超前消費,采取分期付款、透支信用卡,甚至借高利貸等方式來買一些自己目前買不起的東西。校園貸、借貸寶等就是消費主義思潮的畸形產物。
消費主義思潮是西方意識形態的一種,其主要特征就是功利性、虛假性和控制性。
功利性。商品的生產在當代似乎已經脫離了它的本來目的,“所有階級花在服裝上的支出很大一部分都是為了光鮮的體面, 而不是為了防寒保暖。”③其他商品也是如此,已經變成為人的地位、品味和財富的象征。最初,商人為了營銷目的,把簡單的商品冠之以特殊的身份地位意義。而人們為了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艷羨,毫不猶豫的跳進商人的營銷陷阱,消費那些高檔的、有身份地位象征的商品。因此,商品失去自己本身的使用價值,而成為人為了實現自己目的的一種符號意義的象征物。
虛假性。在商品發達時代,人們看似有消費的自由,但是,人們的消費欲望是建立在網絡廣告、時尚雜志以及商品促銷的“暗示”下進行的。這種消費行為不是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的自主行為,而是在商品發展時代下被裹挾推動的行為后果,人們看似自由的行為背后離不開巨大的互聯網推手。另一方面,這種虛假性也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人們看似自由消費的背后,也隱藏著“金錢至上”“錢是萬能的”的理念。因此,在這種思想理念的影響下,人們除了能夠獲得消費領域的相對自由活動之外,在其他社會領域會更受約束和束縛,成為不自由的存在。金錢支配下的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和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加倍工作,甚至不惜透支自己的身體和健康。
控制性。消費主義思潮在我國的傳播,也帶有某些意識形態的目的性。由于大眾傳媒的推波助瀾,人們被推動著、引導著、操縱著去多賺錢、多消費,人們在體驗所謂"自由、平等、幸福"的同時,也認同了資本主義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同時,消費主義也控制著人們的欲望,欲求并不等同于現實的需要,各種需要能夠隨著時代和生產力的發展得到實現,但是欲望卻是無窮無盡的。人甚至會被無窮的欲望所支配,成為欲望的奴隸。
在當代,消費主義思潮借助互聯網及大眾傳媒的宣傳手段,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消費意識和行為方式。其中,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負面影響更加值得人關注。
消費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心理方面。一是影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一些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和思想道德逐漸開始出現偏離現象,內植于其中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開始逐漸被弱化。他們認為人生的價值就在于滿足當前的欲望、及時行樂,物質享受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物質,注重功利,拋棄了道德、理想等精神層面的東西。這種價值觀念不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不利于學生自身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
二是削弱了大學生對中華傳統美德的認同感。消費主義思潮在宣揚西方的消費思想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播了西方的價值體系和意識形態,這些都對接受本土價值理念的大學生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削弱了其對中華傳統觀念的認同和尊崇。一部分大學生現在的追求完全背離了主流價值觀念和傳統美德的要求,他們追求物質享受,放棄理想信念,追求金錢利益,輕視奉獻精神。同時,在攀比消費、享受消費、過度消費的影響下,人們逐漸拋棄了中華民族一直傳頌的美好品德,如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甚至有些人提出‘“艱苦奮斗”的精神已經過時了等錯誤觀念。
消費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同時也體現行為方式方面。一方面,消費主義思潮會引起大學生的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等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消費行為。正確的消費觀念應該以自身的現實儲蓄為基礎進行符合必需性的消費,實現不浪費、不盲目、不為炫耀的消費行為。在互聯網和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現時代,消費主義思潮借助互聯網平臺和多種新媒體渠道得到了廣泛的宣傳和傳播,加之以當代大學生所具有的追尋快時尚、尋求群體性的特征,使大學生在爆炸式的宣傳下無法形成科學正確的消費觀念,反而成為各種消費行為的犧牲者和受控者。同時,在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大學生不自覺地會被形形色色的商業廣告所迷惑,被五花八門的商品包裝所吸引,從而進行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消費。
另一方面,消費主義思潮也可能把大學生引向違法犯罪的錯誤道路。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用主要來自于父母,在資金方面對父母的依賴并沒有相對減少。在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一部分大學生會不滿足當前的消費水平,過度追求購物和娛樂,但是,他們又不愿意通過自身的努力賺取錢財來支撐自己的過度消費。因此,日益膨脹的消費欲望就會使得一部分大學生采取一些不正當手段來獲得錢財,比如,盜竊、搶劫、勒索等等。更有甚者,在違法犯罪的過程中,還會采取殺害別人的殘忍手段,最終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己。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社會思潮共同侵蝕著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體系,致使其最終走上違法犯罪之路。
消費主義思潮影響了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念和思想體系的正確樹立,同時也也對大學生的行為方式等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如引起不當消費,陷入犯罪的泥沼等等。因此,面對消費主義思潮的這些負面影響,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予以應對。
消費主義思潮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西方價值體系在現實生活中的反應。只有清楚認識到消費主義思潮帶來的負面影響,正確認識到消費主義思潮的形成、發展過程以其本質特征,當代大學生才會對消費主義思潮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能夠正確的規避消費主義思潮帶來的弊端。在引導當代大學生清楚了解消費主義思潮的同時,也應該積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促使他們實行正確的消費行為。在信息時代,應該充分借助大眾傳媒的發展,將正確合理消費觀念的宣傳工作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同時,我們也應該堅持文化自信,用傳統文化的精髓教育大學生, 弘揚中華精神, 激勵我們艱苦奮斗, 堅決抵制消費主義。
我們必須積極引導當代大學生自覺抵制消費主義思潮,采用各種不同的辦法,利用一切契機來教育大學生辨別和遠離消費主義思潮,警惕消費主義的陷阱,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并將之切實的踐行在現實生活中。
消費主義思潮是一種負面的價值體系和思想觀念,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西方意識形態。這種社會思潮腐蝕了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價值,公開宣揚對物質和娛樂生活的追求和重視以及對不良消費行為的推崇,輕視精神世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同時,消費主義思潮也助長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的社會心理。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積極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同時,督促其將二十四字方針外化為行為方式,實現思想和行為的雙重統一,以此防止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侵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最重要的價值追求,是對中國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總結和發展,它一定會成功的幫助大學生建立科學合理的價值體系,承擔起立德樹人的思想重任。
為了更好的抵制消費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我們也一定要規范互聯網和大眾傳媒的傳播行為,提升網絡媒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互聯網是一個平等開放的平臺,在網絡空間人們可以自由的發表意見和隨意的瀏覽網站,這為消費主義思潮的傳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因此,為了防止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擴大,政府要加強對大眾傳媒的監管,積極制定完整的、系統的網絡法律法規,引導大眾傳媒朝著綠色、安全的方向發展。在引進和制作電視、電影、娛樂節目和廣告時也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堅決避免帶有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負面價值觀念的低俗文化產品的出現和傳播;在應對網絡空間的各種文章、評論等,也要實時監督,及時處理,避免消費主義思潮等西方意識形態的傳輸。
在網絡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思想領域內各種思潮的交織纏繞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消費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巨大,十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只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加大對大眾傳媒的監管力度,才能減輕甚至消除消費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
注釋
①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68.
②③凡勃倫.有閑階級論——關于制度的經濟研究[M].李華夏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125.
參考文獻
[1]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68.
[2]凡勃倫.有閑階級論——關于制度的經濟研究[M].李華夏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