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愛平 馮丹藜 陳倩 陳云美
基金項目:該文系銅仁學院“深入研究十九大精神”專項招標課題《后發趕超精神在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崇尚綠色理念,既是一個系統工程,又是一個創新工程,其本質核心為可持續發展,其廣闊的外延指向經濟生態、自然生態、社會生態、政治生態、文化生態的持續向好。在創造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過程中,必須堅持政治勇氣。
政治勇氣是指一個個體或者一個組織,為了公共的利益,面對發展過程中的許多問題,從不計較個人的安危與榮辱,在真理面前實事求是,敢于突破禁區,具有擔當意識,以思想解放促發展,對待發展問題既有充分的、科學的認識,又有不膽怯勇敢向前的膽識,敢于精益求精,敢于承擔風險,不斷突破工作阻力,不斷奮勇向前。
我們的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事業是一場深刻的革命,這場革命同樣需要正確的方向和足夠的力量。在確定方向的時候,我們必須頭腦清楚,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線。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是一項嶄新的事業。嶄新的事業需要正確的方法,由于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的建設沒有多少經驗可資借鑒,在實踐中,我們必須要有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在發展建設規劃中,我們要守住生態底線紅線,做好綠色發展文章。堅持這條底線、做好這篇文章,既要考慮到重點工程,也要考慮到全面推進,既要在鄉村振興上不斷突破,也要在城市提升上有所進展。要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不斷探索建立健全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圍繞經濟生態、自然生態、社會生態、政治生態、文化生態的各方面要求,統籌兼顧,做好建設規劃。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是全面的系統的工程,表明這項工作本身體量龐大,內部的結構錯綜復雜。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我們要敢于發現問題,敢于面對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摸索規律,從實踐中不斷獲得真知,注重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在大膽實驗、大膽突破的過程中,注重系統平衡,保持系統穩定。
全面的系統的看待問題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在工作中抓住重點。發揮政治勇氣,就要有重點地抓工作的思維,在治理重點工程上不斷取得突破,比如貴州省銅仁市大力倡導重點工程治理。該市在大力營造活力迸發的經濟生態過程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抓手,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發展支撐,讓交通網絡活起來、產業業態活起來、市場主體活起來。扎實推進“千企改造”工程,組織貴州資兆、中偉資源、碧江海螺等“百千萬”重點用能企業實施節能技改;完成大龍匯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基礎材料項目、銅仁金瑞錳業年產10萬錳基新材料項目等改造完成;加快推進松桃高力日產2500噸水泥熟料和玉屏科特林日產2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減量實施技改等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激發市場主體節能的主動性,促進先進節能技術、裝備和產品的推廣應用。在大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生態過程中,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重點,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創新社會治理,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在大力營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過程中,該市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讓“綠色”創造更多“紅利”,為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貢獻力量。嚴格執行《貴州省節約能源條例》,強化節能監察,不斷加強市、縣兩級節能監察機構能力建設。加強新建項目節能審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大對重點用能單位執法檢查力度。完善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強化環保督察,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督察相結合的方式,推進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強化執法監督和責任追究,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地區和部門,不定期開展專項督察。在大力營造多彩繁榮的文化生態過程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傳承創新民族文化,推進文化旅游融合,唱響多元文化協奏曲,為綠色發展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在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過程,全面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抓好思想教育這個根本、嚴明紀律這個關鍵、選人用人這個導向、作風建設這個重點、基層組織這個基礎、反腐倡廉這個要害,以“三個開刀”為重點抓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過程中,不能夠只會埋頭苦干,不能夠閉門造車,不能夠只堅持精英意識,一定要堅決落實群眾路線,敢于理解民眾的訴求,敢于發動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作為一項嶄新的民心工程來落實。比如,銅仁市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到2020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3%,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770萬噸標準煤以內,這是人民呼聲的體現。該市健全評價考核指標系,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市節能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組織開展對各區政府能源消耗雙控目標考核,考核結果納入全市綜合績效目標,考核結果向公眾公布,堅持面向社會抓改革,是群眾路線的體現;該市爭創節約型單位,進一步發揮政府部門節能減排示范引領排頭兵的作用;該市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深入開展全民節約行動,鼓勵公眾參與節能減排公益活動。建立完善公眾參與節約能源與環境管理決策的有效渠道和合理機制,充分發揮公眾參與作用。鼓勵公眾對政府節能環保工作、企業排污行為進行監督。在建設項目立項、實施、后評價等環節、建立健全溝通協商平臺、聽取公眾意見建議,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表達權。充分發揮各種媒體作用,報道節能減排先進典型、經驗和做法,曝光各種污染浪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