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好
關鍵詞:懲罰性賠償;合同法;適用內容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社會治理的法治要求不斷提升,在合同法領域的懲罰性賠償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正是對懲罰性賠償在合同法中的適用內容進行系統分析,明確其發展的重要意義,希望能夠進一步推動懲罰性賠償的發展與演進。
雖然懲罰性賠償在不同的法律領域中都在進一步發展,但無論是侵權法領域還是合同法領域,懲罰性賠償都只是例外性規定,作為民事責任賠償的基本是補償性賠償。因此在我國選用懲罰性賠償情況較少,其適用范圍也比較小。
懲罰性賠償本身是源自于英美法系的侵權行為法領域,因此,一般學者都認為懲罰性賠償是不適用于合同法領域的。而我國所實施的懲罰性賠償本身具有行政法特點,學者認為其設立是為了彌補行政執法的缺失,因此該種制度并不屬于民法的基本內容,也就更加認為我國在民事責任中根本不存在懲罰性賠償這一基本措施。但根據我國實際情況,應該明確的是雖然我國民事制度中更加強調的是本質上的補償性原則,但這并不代表我國沒有懲罰性制度。以我國的人身損害賠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為例,就是懲罰性制度設立的具體體現。在侵權領域,一旦出現了侵權行為,由此導致受害人受到傷害,我們對其通過醫療費、營養費、誤工費等資金補償的方式,對其進行賠償。但與此同時也設立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其賠償并不是用于彌補其財產損失,相反,目的在于對侵害人身權的懲罰。通過上述內容可以明確,精神損害賠償本身應該屬于懲罰性賠償內容,特別是具有人格利益的物品因侵權行為遭到損失時,可以主張精神損失賠償,這也體現出了懲罰性賠償的特點。
適用范圍較小,不易發揮其優勢。雖然我國在懲罰性補償措施上有一定的規定和制度規范,但一般性的普通合同責任仍然以補償性賠償為主,并且在相應的權益保護法中也僅僅是規定在購買或接受商品服務時如果有欺詐性行為的出現,消費者才能夠向經營者主張懲罰性賠償。消費者如果受到的是除上述之外的其他權利性侵害,只能選擇補償性賠償,對方只需要承擔補償性的民事責任。包括其適用范圍更多的只是在消費行為方面,因此導致整體的適用范圍是非常狹窄的。
沒有對適用條件詳細規定。由于懲罰性賠償本身的產生的領域是侵權法領域,只不過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特點和優勢逐漸擴展到合同法領域當中適用,而由于侵權法領域和合同法領域存在不同的歸責原則,由此會形成懲罰性賠償在合同法領域適用過程中的相應原則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在侵權法領域中的適用規則。合同法中明確規定其歸責原則是無過錯責任,也就是說因果關系和當事人的過錯并不是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由于這種歸責原則使得在合同法領域運用懲罰性賠償在使其遵循什么樣的規則標準上有著十分大的爭議。而且從整體立法情況上來看是處于比較混亂的情況,沒有相對明確的態度。
具體賠償金額規定不懂變通。在各個方面的法律規定當中對于懲罰性賠償金額的規定都是將賠償的數額限定為原先的一倍,雖然處于不同的法律規章當中,但其數額規定是千篇一律的。這種做法很明顯會導致兩種極端情況:一是本身受害人所受傷害較大,將賠償金額增加為原來的一倍也無法彌補當事人的全部損失;二是某些違背合同法內容所涉及的傷害或賠償較小,如果依舊采取增加一倍的賠償金額會造成最終懲罰過度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之下,應該對懲罰賠償制度的金額按照具體賠償案件進行不同程度的規定,在賠償過程當中進行自由裁量。
將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條件在立法當中明確。我國現在所執行的懲罰性賠償一般都是在特別法中予以規定,是對特定行為進行懲罰性賠償的具體規則制定。懲罰性賠償措施本身也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為了更好的發揮其特有的功能,應該擴張其適用范圍。所以在今后合同法修改過程中,應該采用立法的形式,對懲罰性措施采取列舉法和概括法相結合,明確補償性賠償與懲罰性賠償兩者結合的原則和內容,同時通過立法的形式給予其更高的適用合法性。
確定懲罰性賠償的具體標準。運用懲罰性賠償措施的作用在于給予違法合同法規則的人進行懲罰和威懾,增強其懲罰效果是以合理的懲罰賠償作為基礎和前提。但是,通過對我國當下進行懲罰賠償規定的具體調查可知,除去精神損失賠償中對懲罰性賠償數額沒有明確的金額限制之外,其他所有類型的懲罰性賠償都是以增加一倍補償性資金為具體措施。如果按照上述規定運行懲罰性賠償,其規定過于死板,在具體發展過程中會形成兩極分化的情況。因此,在今后合同法領域懲罰性賠償的發展中應該采用自由裁量的方式對涉及到的不同案件采取不同的懲罰性賠償金額。采用立法的方式對其進行明確的標準確定,更好的促進懲罰性賠償的發展和演進。在具體規定不同類型懲罰金額之外,還要對其底線和上線進行明確,立法可以為懲罰性賠償確定一個最高幅度,之后按照其可自由裁量的范圍對不同類型的內容進行具體數額規定。
我國在懲罰性賠償措施的運用過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成就和發展,但在具體運行中還是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和不足,尤其在具體的歸責原則與適用條件規定方面都不夠清晰,包括對懲罰金額的標準也是過于死板。在此基礎上,本文正是對懲罰性賠償在合同法領域當中的適用條件進行系統分析,明確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結合當下的發展現狀和國家立法情況,給出相應的完善建議,希望能夠對今后在合同法領域運用懲罰性賠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推動懲罰性賠償在合同法領域中的進一步發展與演進。
參考文獻
[1]姚歡.懲罰性賠償在商業秘密侵權領域適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
[2]岳業鵬.也談懲罰性賠償[N]檢察日報,2019-06-05(007).
[3]吳景明.談懲罰性賠償制度[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4(0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