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華秀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探究
新課程改革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帶來了轉(zhuǎn)變的契機,一方面教師必須要更加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學習體驗,另一方面教師也要關注學生自身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而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法不僅會嚴重影響到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同時也無法引導學生對閱讀教學內(nèi)容展開深層次的思考。教師要不斷加強對學生實際需求的了解,進而通過更加多樣化的教學內(nèi)容與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更加高質(zhì)量的語文課堂中實現(xiàn)自身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穩(wěn)定提升。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一種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課堂學習體驗的方式,這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則有著更大的應用價值。閱讀本身就注重學生對閱讀材料的主觀體驗,學生要透過文字來感受作者的情感與傳遞出來的思想。這樣學生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并且實現(xiàn)自身閱讀理解能力的穩(wěn)定提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媒介資源的引入,來為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感官刺激。并且讓學生在更加直觀的觀察中,拉近自己與文章作者的距離,從而憑借更加深刻的代入感來完成對文章的剖析。
例如在學習《三峽》這篇文章時,文中用“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來描述三峽的雄偉險峻。但很多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還相對較為不足,無法透過這一描述來感受作者背后的情感。這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長江三峽相關的影視作品或紀錄片資料,讓學生通過對視頻資料的直觀感受,來對比閱讀材料中的描述。這樣不僅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對這部分內(nèi)容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與說教式教學法都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吸收教師傳遞的知識點。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甚至會桎梏學生自身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自主探究空間,從而實現(xiàn)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顯著提升。一方面來說,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得出最終的答案。例如在學習《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這篇課文中用法極佳的一些動詞入手,探究這些動詞在原文中傳達的情感。學生在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自身的思維方式會變得更加全面,最終實現(xiàn)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更能提高學生參與性的辯論活動,來加強學生對相關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例如在學習《愚公移山》這篇文章后,教師就可以將原文中出現(xiàn)的兩個觀點摘取出來。正方認為愚公的行為是正確的,是有責任感和自身社會價值的表現(xiàn)。反方觀點則是愚公的行為本質(zhì)上是不經(jīng)思考的蠻干,并沒有效仿的價值。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加入到這兩個陣營當中,并且就文章中“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這一句展開辯論。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自身的閱讀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現(xiàn)代初中生正處于信息爆炸的年代,他們對外界信息的渴求比以往的學生更加強烈。教師必須基于教材內(nèi)容,給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閱讀素材。這樣才能在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自身文學素養(yǎng)的穩(wěn)定提升。一方面來說,教師要注重對教學內(nèi)容的補充,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節(jié)選自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教師可以將原作中的其他段落章節(jié)引入到教學內(nèi)容中,這樣既可以補充閱讀教學內(nèi)容的背景,同時也能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
例如在學習《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將一些同屬于《莊子》中的其他篇章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例如《大宗師》《齊物論》等文章,都能在滿足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完善學生對于莊子思想的認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基于對學生實際閱讀能力的了解,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這樣不僅引導學生養(yǎng)成更加健康的思想觀念,同時也能讓學生通過課后的自主閱讀來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最終要在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同時,幫助學生拓展自身的語文知識視野。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對教學評價方式的優(yōu)化,提高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的實際學習體驗。一方面來說,教師不能再束縛學生的思維方式。在向?qū)W生提出問題后,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個性化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忽視要素的補充,來不斷完善學生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動力。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小組合作態(tài)度、課堂表達情況等多種元素融入到對學生的教學評價體系當中。在更加科學評價體系的影響下,學生自身的閱讀習慣也會變得更加健康。
綜上所述,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是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從學生實際需求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更能提高學生課堂學習體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身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效率得到顯著地提升。這樣才能在有效提高學生自身閱讀水平的同時,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34):350-352.
[2]吳振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01):177-178.
[3]曾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