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秀平
【內容摘要】結合民族偉大復興夢想實現的社會發展新形勢,初中思政課教師還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才能做到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自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基于此,本文以“八個統一”課程開設要求為指導,提出了思政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策略,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思政課教育 ?思政課教師 ?專業素養
引言
在2019年3月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力量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教師,要求教師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做到“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面對這種重任,思政課教師還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達到總書記提出的要求的同時,為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
一、新形勢背景下初中思政課開設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統一”要求,是在對思政課長期建設經驗和發展規律產生深刻認識的基礎上總結得到的。作為初中思政課教師,只有把握其精髓要義,才能明確自身發展方向,做到在思政課上守正創新。首先,教師需要做到以理服人,使思政課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在堅持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回應學生,對社會問題進行透徹學理分析,真正做到引導學生。而堅持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一,需要落實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首要任務,利用知識對價值觀進行涵養。使建設性與批判性相統一,教師需要不斷反思,直面現實生活,帶領學生尋求解決問題方法。追求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要求教師重視課內外結合,引導學生踐行理論。強調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要求教師在讀懂教材基礎上落實國家意志,同時能夠因地制宜的開展教學。實現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要求學生明確自身位置,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發揮激發學生主動性的作用。實現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教師需要準確傳遞黨和國家政策方針,并對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啟發,確保學生能夠自己發現結論。最后對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強調發揮思政課作用的同時,對其他思政教育資源進行挖掘,確保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得到全面落實。
二、基于初中思政課開設要求的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策略
1.強化理論學習
結合思政課開設要求,教師首先需要強化理論學習,才能保持寬廣視野和實現思維創新,做到運用理論為實踐提供指導,解決各種現實問題,發揮理論引領作用。為此,教師需要做到熟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真正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教育學、心理學等各學科知識進行涉獵,形成深厚的知識底蘊和文化素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而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博大精深,需要教師反復、深入的學習①。而理論的學習不能停留在表面,還要對社會現象進行洞察,才能做到深耕本質,弄懂黨理論創新成果。對歷史、哲學等人文學科知識進行涉獵,可以幫助教師樹立正確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態度,做到“有滋有味”講解思政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提出,就建立在對人類全部知識進行吸收和批判的基礎上。教師只有擁有一定理論基礎,教師才能在思政課上做到辨證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的基礎上,實現教學方法創新。
2.提高政治格局
作為初中思政課教師,還應認識到當前社會發展形勢復雜,而初中生尚未形成穩固的思想價值觀念,容易受到各種錯誤思潮侵蝕。教師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信仰者、傳播者和踐行者,還要從時代高度看待各種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才能在學生面前直面各種歪理邪說,為學生解釋疑惑,將科學道理正確傳授給學生,真正獲得學生的信任。想要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需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在思想、政治層面保證行動與黨中央一致,擁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和鑒別力,敢于對歪風邪氣亮劍。在堅定政治信念的基礎上,教師需要提高政治格局,能夠從歷史、國際視角解讀問題,通過橫縱比較將道理講清楚,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掌握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現狀和未來態勢,使學生對資本主義盲目崇拜理念得到破除,做到對國家制度心悅誠服②。引導學生思考民族發展未來,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角度討論中國模式給世界發展帶來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大局觀,重新審視各種生活問題,完成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這一根本任務。
3.培植教學信仰
從本質上來講,思政課教學需要完成精神、價值、信仰、道德的培育,確保學生能夠形成符合民族、社會發展需要的精神、思想。而教師想要全身心投入精神塑造、價值傳播等育人的偉大事業中,需要得到崇高教學信仰的培育,肩負起培養社會接班人的重任,從而在教學中自覺踐行使命,成為有抱負、有擔當、有情懷的人民教師。因此作為思政課教師,需要心系國家和民族,始終堅持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擁有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工作中實現報國志向,才能甘愿奉獻自身,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面對學生時傳播正確思想價值理念。擁有教學信仰,可以使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做到以立德為先,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將內化意識外化于行。在面對學生時,則能做到堅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需求角度思考教學問題,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做到關愛和幫助學生,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通過真心實意的與學生交流,展現自身價值觀念、思想信仰和人格魅力,能夠使教師本身成為重要隱性教育資源,起到感化、教化學生的作用。
4.儲蓄職業能力
面對思政課創新需求,教師想要做到運用豐富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還要擁有職業本領,完成教研、教學能力儲蓄。作為初中思政課教師,還應認識到教學需要以科學為基礎,日常應做到搜集文獻資料、追蹤學術動態,以便及時接收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多元視角分析教學問題,明確教學創新發展方向。積極參與各種搞科研活動,可以使思政課廣度、深度得到一再增加,利用理論對實踐進行指導,推動思政課改革③。為提高教學能力,教師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在技術與教學融合發展趨勢下加強新技術運用,為思政課教學提供新動能。教師需要積極嘗試將慕課、APP等網絡教育形式引入到課堂中,使思政課教學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以學生喜聞樂見形式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加快黨的新理論傳播,幫助教師搶占輿論制高點,能夠及時結合學生思想動態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通過從民族話語中萃取精髓體現話語魅力,促使思政課教學對學生產生更大吸引力和影響力。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推動思政課教學方法、教學途徑創新,采用啟發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各種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通過反思豐富教學手段。在持續加強自身職業能力鍛煉的同時,教師可以得到核心素養培養,做到確保學生在思政課上聽得懂和有所悟。
結論
新時代,中央為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使命要求,初中思政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至關重要。開好初中思政課,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較高專業水平要求。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賦予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教師還應做到深入理解“八個統一”內涵,通過強化理論學習、提高政治格局、培植教學信仰和儲蓄職業能力實現自身的不斷修煉,達到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專業性要求,最終成為樂為、敢為和有為的思政課教師。
【注釋】
① 孫坤麗. 對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思考——基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視角[J]. 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9(10):21-23.
② 夏波. 落實“八個相統一”的道德與法治課[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8):30-33.
③ 鄭建松、王秀閣. 鑄造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職業信仰[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10):9-12.
【本論文系2019年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新時代初中思政課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JK19024?!?/p>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琥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