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萬舉榮 羅銀國
摘要:為了構建完善的家長培訓模式,需要教育工作人員提高工作認識,要不斷進行有效的教育實踐,從而才能提升家長學校質量,確保家長學校能夠不斷培養更多優秀的家長,進一步為學生發展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家長學校;培訓模式;分析
家長學校在培訓過程,要重視結合家長實際,要積極構建網絡化的課程體系,通過有效的實踐分析,下面對其進行具體研究。
1建構,讓課程“網格”化
信息學中“網格”的意義不同于生物學中宏觀或微觀網狀骨骼的含義,其主要指全面整合各種集成分布的資源,共同完成各種所需任務的機制。利用參與式培訓的方式讓家長、學校的教育質量首先應對傳統課程進行建構,讓課程“網格化”,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工作協同、動態開放的系統性、一體化的服務模式,從而使家校課程更具有創造性和實效性。
除了創造性與實效性的要求,“網格”化的家校課程還具有通用性的特點。學生處于學習能力提升、認知水平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課程應充分了解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心理品質,讓家庭教育服務于學校教育,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該類課程還應指向家庭教育的專門領域,并輔之以家教策略的專項指導等通用性培訓模式。
家校課程囊括諸多方面,為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發展起著極大作用。諸如兒童心理及成長課程、學校教育課程、家教指導課程、前沿理論課程、同伴交流課程等相關課程,既有聯系又相互區分,既有集中控制又有自然存在。在這樣創新、實用的“網格”式特點下,家長與學生、家長與學校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對學生的心身健康發展、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大有裨益。因此,無論是資源共享,還是動態開放,家長學校的實施平臺都有利于三者彼此之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共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2課程實施:為家長所用
“微視頻影院”觀影是開展家長學校平臺相關活動的良好途徑。通過觀看微視頻,家長能夠對學校概況、歷年活動、班級布置、家校聯系等方面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認識。這種認識有利于家長充分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了解其校園生活的各個方面,并親身感受到學校以學生為本的教書育人理念和相應的實踐活動。
除微視頻之外,家長學校課程的實施還可以通過家長現場參與課程來進行。由于此項課程實施的目的即在于加強家長同學校的聯系,讓課程為家長所用,讓學生的在校情況變得公開透明。因此,為克服家長普遍參與學校活動不夠積極的問題,開設現場版課程是良好的解決途徑。在這種課程中,家長可以主動發表見解、交流想法、分享收獲,從而提高其參與學校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實現良好的活動效果。
除此之外,在學校的各種節日來臨之際,舉辦諸如體育節親子運動項目、藝術節親子聯動項目、帳篷節親子分居活動等,可以極大程度地促進家長同學校的及時聯系,從而有利于學生融人校園生活,并充分發揮親子教育中家長的主觀能動性,讓親子互動服務于學校教育。
在特色課程創設的同時,應對家長獨立的思考與行動提出相應要求。為引導班級家委會積極挖掘、推薦家長群體中的優秀資源,進行課程的開發,真正實現家長的全面融人,學校應當注重對家長學校課程個性化、特色化的改革,讓家長親自參與其中。
此外,家長學校課程海包括共同裝扮家園課程、親子悅讀推動課程、“不對孩子發火”的家長情緒管理課程、記錄孩子成長進步課程等。這些課程雖然形式不同、特色各異,但都具有相同的效果,即通過資料的積累和成果的展示,全面提升家長參與學校課堂的積極性和凝聚力,并以此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活動內容要有針對性
若想讓參與式培訓真正起到提升家長學校課程質量的效果,應選取具有針對性、吸引力的活動,以在確保培訓效果的同時在家長群體中引起共鳴。
有針對性的參與式培訓活動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即針對性的培訓內容、系統化的培訓設計和靈活式的實際取舍。首次按,為充分考慮學生家長素質特點、家庭環境特點,應當將這些內容納入參與式培訓的規劃范圍,并根據這些差異選擇合適的活動主題與內容。例如,城市中心區與城鄉結合部的地域差異、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環境差異等。譬如,對于“家庭保護與性別平等”這個主題,地域性就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由于鄉村偏遠地區的相關思想暫時有待改進,男女平等問題也出現了明顯的地域差異,因此參與式培訓要針對這些差異靈活設計活動方式。此外,學生家庭背景、學生年齡階段等也是需要納入考慮范圍的因素。同時,即便具有相似的家庭環境,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對學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這就為針對性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系統化的培訓設計能夠實現參與式培訓的系統性。因此,參與式培訓應注重培訓設計的系統化,但這種轉變不能夠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學習培訓,才能豐富知識積累、促進能力形成,因此,家庭教育指導應該系列化實施,并長期開展。例如,可以按照基礎知識、方法技能的二分類式方法分割參與式培訓的內容,并依據學校、家長、學生以及培訓教師的實際情況在每個部分內部設置相應的子系統,并在子系統內部進一步細分具體活動。
與此同時,靈活式的實際取舍主要針對家長需要。系統的培訓內容應針對家長的需求,以家長和學生為中心,不能對初步設計全部生搬硬套。因此,靈活化、多變式的活動設計,往往是參與式培訓真正提升家長學校課程質量的必經之路。
4結束語
總之,科學的分析家長培訓模式是必要的,也是提高家長培訓效率的關鍵,通過以上的有效闡述,明確了家長培訓工作開展的實踐對策,希望進一步分析,能夠為學生發展提供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王平,校園家長學校的實踐感悟[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210-211.
[2]林秋田,家長學校如何走出“形式化”的困窘[J].新教師,2018(01):19-20.
[3]王慧娟,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