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川
(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礦,山東 萊州 261400)
為了保障礦山井下人員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防止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旗2.23事故的重演。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研究了基于礦山井下的車輛性能安全自檢系統,這項系統能利用其自身的數字化、信息化功能,保障焦家金礦的安全生產,減少安全隱患和問題的產生。
2019年2月23日上午,內蒙古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旗銀漫礦業公司發生了重大的井下車輛運輸事故,該事故導致了22人死亡,28人受傷。經過初步調查,造成該項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涉事企業違法采購報廢車輛,并違規用于礦井運輸[1]。事故車輛本身不符合礦井要求并存在機械故障,且駕駛人員在駕駛過程中操作不當,最終導致了這起事故的發生。
焦家金礦針對這場安全事故,對現有的車輛和安全系統做了全面排查,發現雖然現有的車輛符合井下作業要求且具備安全檢驗,但是安全檢驗工作還是相對不夠完善,如果遇到復雜情況,可能會發生一定的安全問題。所以,秉承著安全生產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并且為了避免上述事故的發生。焦家金礦開始研發建設礦山井下車輛安全性能綜合自檢系統。
為了實現科學合理的檢測方式,標準無誤的檢測目標。焦家金礦依照國家標準,科學合理的設計了針對井下車輛的全方面檢查系統,包括對行車制動、手剎腳剎、傳動系統、燈光系統、滅火器等多個項目進行安全檢測,讓車輛安全以數字化、標準化的呈現給安全檢測人員,真正做到從源頭降低安全隱患,將安全事故遏制在搖籃中[2]。

圖1 平板式車輛制動檢測臺
焦作金礦礦山井下車輛安全性能綜合自檢系統主要由平板式車輛制動檢測臺和控制現實裝置。其中平板式車輛制動檢測裝置由6塊分體組合式檢測平板組成,這6塊分體組合式檢測平板下面都分布著6個壓力傳感器,最大可以承載和檢測10噸重的車輛,滿足了日常的檢測需求。在檢測軟件的設計方面,設計了兩種檢測組合平臺以供檢測使用,分別是1#、2#、3#、4#和3#、4#、5#、6#兩個檢測平臺,這兩種檢測平臺的功能分別是檢測行車制動和檢測駐車制動檢測,這種將兩項檢測方式分離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行車制動、駐車制動這兩種檢測方式的來回切換,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繁瑣的操作程序,提高檢測效率和精確度。
利用上述系統,焦家金礦的礦山井下車輛安全性能綜合自檢系統可以快速精確的完成車輛檢測。檢測方式的基本流程如下所述。
首先,在檢測之前需要對受檢車輛的生產廠商、型號、車牌、使用單位和RFID電子標簽錄入并上傳到檢測系統中,在車輛信息錄入上傳成功后,車輛就可以進行上線檢測,車輛上線準備檢測后,后臺控制人員就可以通過控制系統調出車輛的各種錄入信息,確認無誤開始檢測。車輛檢測的基本原理就是,受檢車輛首先開至平板式車輛制動檢測臺上,壓力傳感器就會經過測力并轉換為電信號,電信號的大小比例與制動力的大小比例相等,再經過A/D(模擬數字轉換器)轉換為離散量,再傳輸至計算機并加以處理保存于數據庫中,最終將檢測報告記錄單打印出來。

圖2 車輛檢測系統示例
車輛的檢測標準也并非僵化統一,而是根據受檢車輛的型號和類型執行不同的國家規定檢測標準,檢測的內容分為強檢項和可檢項。
強檢項內容包括行車制動、駐車制動、喇叭、大燈、轉向燈、示寬燈、倒車燈、離合器、傳動軸、球籠、輪胎、滅火器、彈簧鋼、電器線路、掩車木等項目。車輛強檢項檢測完畢后,會在控制臺顯示出車輛的整體檢測信息并判斷是否通過,如果通過則檢測可檢項,可檢項包括刮雨器、底盤、外殼、潤滑點、車門等。
由最終檢測結果分為三類,既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種,合格是強檢項和可檢項的檢測結果均通過檢測,允許下井;基本合格是強檢項通過而可檢項存在問題,允許在規定時間內修正處理,超過時間未處理完畢的不得下井;不合格是強檢項和可檢項均為通過檢測,不允許下井。在所有檢測均完成后會將檢測數據上傳并同步到各門禁系統。
由于每一個斜坡道口均設有讀卡設備和道閘,每一輛井下用車均裝有電子標簽,這兩者可以與安全檢測系統和專門研發的手機APP相互聯動,對檢測合格和基本合格的予以放行,檢測不合格的不予放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安全檢測體系,有力的保障了車輛和人員安全。

圖3 斜坡口的檢測設備與道閘
焦家金礦為保障井下工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在原有的管理辦法的基礎上,更新頒布了《焦家金礦井下運人車輛安全性能綜合檢測系統管理辦法》,其管理內容主要包括。
為了保障車輛的使用安全,必須對每一輛車進行每月一次的全面安全檢測。
當月的檢測計劃由礦部裁決制定,沒有計劃的可以不予檢測,無礦用產品安全標志證書和干式制動車輛不得列入檢測計劃;為了保障檢測過程和結果的精確合理,分管部門必須嚴格制定計劃。對于車輛安全檢測內容,不論是強檢項還是可檢項,都要做到認真檢測。
綜上所述,焦家金礦的礦山井下車輛安全性能綜合自檢系統,配合《焦家金礦井下運人車輛安全性能綜合檢測系統管理辦法》雙管齊下,能夠合理的科學的檢測出車輛是否存在問題,能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非常適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