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2)
只關注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是傳統化工企業觀念的陳舊思維。基于這種思維所進行的化工生產,往往會產生安全隱患,甚至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在國家發展綠色環保安全生產的背景下,化工企業要優先考慮生產安全性以及環保性。隨著時代的進步,化工企業也應順應時代潮流,積極發展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的理念,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塑造好公司的形象,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
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蓬勃發展。但在整體經濟水平提升的同時,各種環境安全保護問題也接踵而來。環境安全保護問題國家目前高度重視,對此我國也制定了相關法律,對新時代化工企業生產發展提出了明確規定,以下是目前我國化工生產存在的問題。
我國部分化工企業常常會出現資金不足的現象,甚至出現資金鏈斷裂,而上層設備的構建,需要堅實的經濟基礎支持。資金不足會導致企業生產效率低下,無法充分滿足現代化工安全生產的需求。對于小型企業來說,資金短缺影響更為嚴重,這使得生產設備不能全力運轉。此外,容易產生其他安全事故,就導致了各種生產類問題[1]。
在企業運轉時,基層員工往往缺乏安全環保意識,企業上層領導也沒有對基層員工進行相應培訓,這就導致基層員工的安全生產標準達不到要求。一旦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不夠強,就會使安全隱患逐漸增大,極其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由于人為因素所導致的化工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目前已經占總事故量的七到八成。由于部分化工企業目光短淺,只是一味的提升當前的經濟效益,而無法長遠地看待生產問題,這會導致企業的管理水平不夠,要求仍使用傳統的思維進行管理,這就難以進行綠色安全環保發展[2]。
為了更好地達到化工生產的安全目標,就需要整體提高企業的安全意識。尤其是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導則管理要素標的完善制定(如表1所示)。對于生產線路的安全評估,企業人員的深度管理,這些都對提高企業安全意識有著重要作用。此外,生產材料也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還要進行環保性能評估,在生產過程中,盡量選用對環境污染較小的原材料。對于設備和生產方面需要進行危險等級評估,在設備更新或工廠擴建時,盡量選擇新型設備技術,為日后的安全生產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表1 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導則管理要素標
化工生產的原材料大多有易燃易爆、腐蝕性等危險特點。在對原材料的采購、運輸、使用、生產過程中,一旦出現操作或管理不當的現象就極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并且事故的危險性一般較其他類企業更為嚴重,會對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的危害。在安全生產的過程中,可能由于機器設備使用時間過長或是超負載運行,導致出現安全生產問題,影響化工生產安全,嚴重的也可能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對于化工生產設備需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更換,對設備進行嚴格管理,一定要保證質量合格。在生產設備的使用方面,需要挑選專業性較強,富有責任心的專門人員對設備進行學習使用,以此減少因為對設備不熟悉或操作不當產生危險操作行為。對員工也要進行嚴格篩選合理培訓在化工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現生產線異常,需要及時上報情況,特別是對于化學類產品,需要有專門人員進行看管使用,保證儀器設備的安全完整運行[3]。
在化工生產企業達到市場需求的同時,還應注重環境保護問題,盡量做到節能減排,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破壞。環境污染問題,單憑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是無法解決的,所以應當進行大量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 (如圖1所示)。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意識培養,提升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水平。當企業領導和基層員工都有著較為強烈的安全環保意識時,就能夠結合企業的資源,創新出獨特的企業環境保護方法。比如可以適當減少不必要的材料使用,以最高效率的生產和使用材料,這樣的行為能夠有效的降低對環境的破壞,同時也能夠充分利用資源將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圖1 環境保護宣傳
增強企業整體環境保護意識,不僅僅是停留在意識層面,更要在化工生產設備上進行環保性改革,因此必定會投入大量的資金。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的生產設備對于實現安全環保的目標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使用更加先進的設備,結合化工生產技術的提升,才能夠達到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二者融合的目的。化工生產原本對環境的污染就較大,安全性比較難保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從長遠來看,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能夠塑造出良好的企業形象,還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使企業得到長足有效的發展。此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政府的監督管理作用也至關重要。政府監察部門的不定期檢查,一旦發現生產不合格現象,及時處理,從安全環保生產方面入手,企業和政府同時進行管理,能夠確保化工企業的安全環保性得到有效保障。
在化工生產的全過程中,應當將安全環境保護教育貫穿其中,加強對員工的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教育。可以采用知識報告講座,實踐參觀等形式,不定期的對員工進行教育培訓,將安全規范生產知識和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對企業員工的考核內容。通過教育培訓的方式,增強員工的安全環保意識,提高安全生產防范風險環境保護的自覺性。
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保證化工生產的安全和對環境的保護,政府應當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讓企業的生產發展有法可依。與此同時,要嚴厲打擊不合規的化工企業,對違反法律法規仍然進行開工作業的企業要嚴加處理,確保落實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在實際的管理操作中可以邀請各個企業的管理人員定期召開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從而提高化工企業生產安全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對于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也要及時整改,合理運用法律法規,爭取做到生產安全環境保護同時發展的目標[4]。
在國家可持續性發展的號召下,化工企業首當其沖,應當提高化工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無論是企業的管理人員還是基礎員工,都應當培養生產安全和環境保護意識,嚴格遵守相應法律法規,遵循持續性發展理念,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從技術和設備層面提高安全環保水平,充分利用現有的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確保我國社會化化工產業的生產效益得到穩步提升,保證我國化工產業在世界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