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較為危急,如果沒有予以盡早治療干預,會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臨床上對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常予以藥物治療干預,改善其病癥[2]。本研究主要分析中藥清金化痰湯合麻杏石甘湯運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患者的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治療的26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患者,依據抽簽方式分為2組各13例。參照組年齡(54.86±4.32)歲;試驗組年齡(54.72±4.13)歲。2組一般資料差異較小(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參照組運用西藥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多索茶堿注射液+布地奈德混懸液給藥治療。靜脈滴注給藥30 mg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3210,生產企業:江西歐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0.2 g多索茶堿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0617,生產企業:浙江北生藥業漢生制藥有限公司),霧化吸入給藥布地奈德混懸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0474,生產企業:AstraZeneca Pty Ltd),均每天2次,給藥治療14 d。
1.2.2 試驗組運用西藥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多索茶堿注射液+布地奈德混懸液+中藥清金化痰湯合麻杏石甘湯治療。西藥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多索茶堿注射液+布地奈德混懸液給藥方法與參照組無異,中藥清金化痰湯合麻杏石甘湯藥方組成:麻黃10 g,知母10 g,杏仁10 g,梔子10 g,黃芩10 g,桑白皮10 g,橘紅10 g,炙甘草6 g,桔梗10 g,瓜蔞10 g,茯苓15 g,川貝母15 g,麥冬15 g,石膏15 g。水煎每天1劑,給藥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記錄治療前和治療14 d之后咳嗽、喘息、胸悶、哮鳴音證候評估分數和FEV1、FEV1%,研究給藥導致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療效評定標準:咳嗽、喘息、胸悶、哮鳴音證候評分范圍均處于0~6分,分數越高則代表證候越嚴重[3]。

2.1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咳嗽、喘息、胸悶、哮鳴音證候評估分數比較2組治療前咳嗽、喘息、胸悶、哮鳴音證候評估分數相差不多(P>0.05);治療14 d后,2組證候積分相比治療前均降低(P<0.05),試驗組治療14 d后證候積分相比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咳嗽、喘息、胸悶、哮鳴音證候評估分數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FEV1、FEV1%比較治療前2組FEV1、FEV1%相差較小(P>0.05),治療14 d后試驗組FEV1、FEV1%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FEV1、FEV1%比較 (例,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試驗組給藥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率略低于參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臨床上針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多予以西藥治療,促使患者癥狀緩解,改善其病情,不過,僅予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西藥治療常難以獲得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COPD急性加重期屬于中醫“喘證”“肺脹”范疇,中醫學理論提及,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多是由于長時間存在肺部疾病,對其脾臟及腎臟形成損害,導致肺失宣降,脾失健運,腎失納氣,引發體內形成痰濁,在肺部脈絡形成阻礙,最后發病[4]。
痰熱郁肺證是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多見的中醫證型之一,中醫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患者主要是予以化痰清肺、宣肺平喘治療[5]。對比2組治療方法,發現增加中藥給藥治療后,患者治療14 d后咳嗽證、喘息、胸悶、哮鳴音證候評估分數減小,且FEV1、FEV1%明顯增高,不良反應發生率沒有顯著增加。中藥清金化痰湯合麻杏石甘湯中杏仁、麻黃存在降氣、宣肺平喘的作用,桑白皮可以瀉肺氣、平喘,梔子、黃芩、知母能夠清除肺中郁熱,石膏能除煩、清熱,瓜蔞、橘紅可以化痰止咳,茯苓能夠利濕健脾、化痰,麥冬能夠養陰生津,桔梗有保護肺氣的作用,川貝母有化痰止咳的功效,炙甘草調和諸藥,以上藥物結合使用,起到化痰清肺、宣肺平喘的作用。
綜上所述,為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患者選用中藥清金化痰湯合麻杏石甘湯治療,優于單純西藥治療,且能夠促進COPD急性加重期痰熱郁肺證患者中醫證候情況得到緩解,促使其肺部功能指標改善,且不會顯著增加給藥所致不良反應,具有較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