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經濟視角出發,結合大連實際,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明確提出“大連建設綠色海洋中心城市”觀點。通過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創建綠色發展品牌,推動綠色海洋裝備制造業率先取得突破,優先發展服務海洋綠色經濟的創新鏈,構建綠色海洋經濟產業鏈等不斷提升海洋經濟影響力,使綠色海洋經濟成為新的更大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大連國際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關鍵詞: 綠色經濟 海洋中心城市 綠色海洋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建設海洋強國,黨的十八大作出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2017年在《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首次提出,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1]。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指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此后,國內多個城市加快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步伐。
一、綠色海洋中心城市概念的提出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源自2012年挪威海事展發布的“全球領先的海事之都”研究報告,也譯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考察指標主要有五大類,分別是:航運中心、海洋金融與法律、海洋科技、港口與物流、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3],其中未見明確的綠色發展指標,目前也沒有“綠色海洋中心城市”的提法。綠色海洋中心城市是指綠色理念、綠色經濟和綠色技術引導下建設的海洋中心城市。綠色經濟是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率先建設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將具有里程碑意義。
二、大連建設綠色海洋中心城市的意義
(一)建設綠色海洋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動構建全世界海洋命運共同體
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動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航運金融和航運服務業發展,促進傳統航運經濟發展無可厚非。但海洋是世界的海洋、全球的海洋,在海洋領域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建設綠色海洋中心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保護海洋,合理開發利用海洋,給人類提供更加豐富、安全和美味的海洋食品,建設和諧海洋經濟等都更具現實意義。推動建設綠色海洋中心,構建海洋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發展理念,也將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二)建設綠色海洋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動世界海洋中心城市樹立新標準
傳統觀念認為,大海具有自清潔能力,其實這只是在污染很輕的程度下的一種假象。過渡的海洋開發和海水污染,環境嚴重惡化,必將帶來大自然的懲罰。彌補這些污染惡果,除了付出數十倍的經濟代價,還有人類健康代價。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增長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須走節能減排的綠色發展之路。海洋和氣候是全球最大的公共產品,它所帶來的影響波及每一個人,“只掃自家門前雪”的做法是不行的。海洋中心城市是海洋經濟的重要節點城市,是海洋經濟開發的主力軍和項目集中地。因此推動建設綠色世界海洋中心城市才更有價值,更有利于保護海洋,合理開發利用海洋。大連利用海域地理位置優勢,發揮海域面積大等特點,積極推動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大連在海洋中心城市建設中樹立新標準和新形象;另一方面,提出的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目標和標準也將更有影響力、更具標志性。綠色海洋發展理念下的大連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將有利于推動大連在世界海洋中心城市行列中脫穎而出,樹立起綠色海洋發展新領軍城市的旗幟和標桿,進一步推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向更高標準邁進。
(三)大連建設綠色海洋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動綠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綠色引導世界經濟發展。走綠色海洋經濟發展之路,通過構建“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引領世界各海洋城市關注海洋生態,共建和諧海洋,推動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對未來的世界經濟增長模式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不斷增多海洋帶給人類的福祉。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號召“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為綠色海洋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大連應當成為發展綠色海洋經濟的排頭兵和引領者。大連地處遼東半島南端,擁有黃海、渤海兩大海域,海域面積大,海岸線長,這些為大連發展海洋經濟提供了堅實的自然基礎條件。大連海域跨越北緯39度這一寒暑交界的地帶,物產豐富,海洋產品味道鮮美,品質獨特。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賜予了大連推動綠色海洋經濟發展獨特的區位優勢。以綠色經濟和生態經濟為主,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海洋經濟,必將引領世界海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三、推進大連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的建議
(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全過程
全面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堅決實施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樹立人海和諧共生觀,加強海洋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注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科學、高效、綠色海洋開發利用格局,推動世界海洋命運共同體建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及海洋經濟創新工作,堅持可持續發展,推動海洋產業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海洋資源,提高海洋環境治理能力。積極保護海洋生態空間,筑牢海洋生態安全屏障。以綠色海洋經濟發展為核心,以提高海洋環境質量為重點,實行最嚴格的海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推動大連綠色世界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二)創建綠色發展品牌引領大連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注重樹立大連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品牌。生命健康是最大的、最重要的需求。因此提供安全的海洋食品和海洋藥品,以及海洋領域安全生產等是至關重要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通過全面貫徹綠色海洋經濟發展理念,堅持全領域、全方位、全鏈條綠色發展原則,才能不斷樹立大連綠色海洋中心品牌。通過制度管理、項目實施、過程監控等重點環節,堅持和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才能不斷推動大連綠色海洋經濟發展,形成綠色經濟影響力,推動大連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三)推動綠色海洋裝備制造業率先取得突破
裝備制造業是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承擔著提供工作母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任。創建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品牌,首先以推動高質量綠色海洋規模化養殖業發展為突破口,進而帶動裝備制造業、食品藥品加工業、環保產業以及旅游與設計等服務業發展。綠色經濟十分注重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只有世界各國攜手保護海洋,保護環境,減少污染排放,海洋才能回饋人類安全美味的海洋食品。充分發揮大連北緯39度的優勢,積極推動規模化的綠色海洋養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要優先推動綠色海洋養殖裝備的開發和設計。打造新型的海洋養殖平臺,實現大規模、高效率的綠色海洋養殖。國內已有很多先例,例如山東的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實現總養殖體積30000立方米[4],可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和無污染化的生態養殖,萬噸級智能漁場[5]等項目陸續試驗投放。大連擁有我國重要的船舶制造和重型裝備制造基地,要將裝備制造技術和5G技術、衛星通訊、物聯網、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集成遠程監控、自動控制、海洋與氣象監測等技術進行集成化產品開發設計,建造新型的海產養殖與海產品加工,以及觀光旅游、休閑垂釣和科普教育等一體化的養殖平臺,實現集成化、規模化、無污染、升級版綠色海洋養殖。
(四)優先發展服務海洋綠色經濟的創新鏈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速大連高校科研院所海洋領域的科技成果本地化轉移轉化,建設一批綠色海洋經濟產業園區和孵化器,推動一批綠色海洋經濟發展項目產業化,實現“技術創新+資本集聚+產業發展”的鏈式孵化,加快海洋領域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綠色海洋生物制品的科技創新與開發利用。圍繞海洋生物技術,開展海洋生物的細胞生物學、生殖生物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研究,著力推動用生物技術修復改良海洋環境,構建綠色海洋生態鏈。推動海洋動植物養殖生物技術和新型海洋食品藥品的開發。加速海洋工程、高技術船舶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電路裝備、儲能技術等技術在綠色海洋相關領域的應用和技術攻關,加快建立支撐綠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代技術體系。積極培育經濟新增長點,促進大連綠色海洋產業提升競爭力,打造綠色海洋經濟與技術創新基地。
(五)構建綠色海洋經濟產業鏈
綠色海洋經濟產業鏈涉及范圍廣、要素多、能級高。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構建更加廣泛的全鏈條綠色海洋經濟產業鏈。綠色海洋經濟是基于綠色發展理念下綜合開發利用海洋的各類產業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總和。包括海洋漁業綠色養殖、綠色新一代節能減排和無污染技術在海洋船舶工業中的應用、海洋油氣業綠色與節能綜合開發與環境保護、綠色新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開發、新一代綠色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開發、海洋可再生能源業綜合利用、海洋交通運輸業綠色節能減排技術應用、綠色海洋旅游業、綠色海洋文化產業和綠色海洋公共服務業等等。要積極推動海洋養殖與加工產業向下游精深方向延伸,推動海洋裝備制造業向高端化發展。加快綠色海洋經濟服務業發展。大力推動新型海工裝備設計開發。開展海水淡化試點,加快海洋能源利用。建設國家海洋公園,推動海洋文化館建設,積極宣傳海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打造美麗的濱海風景帶,構建人海和諧的宜居城市。深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國際合作,共同推動東北亞綠色海洋中心城市群建設。以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為契機,以綠色海洋養殖業為突破口,構建綠色經濟產業鏈,切實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東北全面振興。
四、結論
向海則興,背海則衰。積極推動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洋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深刻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動綠色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積極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海洋命運共同體”,培育壯大海洋綠色發展新興產業,有序開發海洋資源,構建綠色海洋經濟產業鏈,共同維護海洋美麗家園,才能讓世界各國共享綠色海洋經濟發展成果,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海洋局關于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EB/O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b/g/201709/20170902640261shtml,2017-05-04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8/content_5422183htm,2019-08-09
[3]楊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評選指標、評選排名與四大海洋中心城市發展概述[J].新經濟,2019(10):30-34
[4]張琪“耕海1號”海洋牧場即將試運營[N].中國自然資源報,2020-05-20
[5]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國內第一艘萬噸級“德海智能化養殖漁場”正式開工建造[EB/OL].
http://wwwmoagovcn/xw/bmdt/201801/t20180117_6135144htm,2018-01-17
(楊繼濤,大連市創新創業創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