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張相君
(1,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西興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36400;2,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岳家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36400)
春季晝夜氣溫變化較大,早上和晚上氣溫低、中午氣溫高,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養豬場疫病發生率。最近一些年,隨著養豬場規模的不斷提升,春季豬疫病呈現高發趨勢,如果防控措施做得不到位,很可能導致大面積豬死亡,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以某地區最近幾年發生的豬瘟、豬口蹄疫、豬大腸桿菌病相關豬群為對象,對3 種疫病防控效果進行觀察,希望對春季豬疫病的防治帶來幫助。
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以某地區確診的3 種類型的春季豬疫病豬群為觀察對象,分別為豬瘟(170 頭)、豬口蹄疫(210 頭)和豬大腸菌病(250 頭),針對性的運用防治關鍵措施,評價治療效果。
對選取的3 種類型春季豬疫病豬群進行檢查,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1)與養殖戶溝通豬舍最近的消毒措施及配套消毒設備,查看是否由于消毒不到位產生豬疫。(2)查看飼料的營養成分是否達標。(3)查看豬舍溫濕度,檢查飼養密度是否在規定的標準內。(4)對患病豬的精神狀態、糞便及身體狀況進行檢查,確定疾病具體種類及嚴重程度。
由附表可知,通過對相關類型的春季豬疫病制定防治措施后,治愈率情況為:170 頭豬瘟患豬165 頭治愈,治愈率97.06%;250 頭口蹄疫患豬239 頭治愈,治愈率95.60%;260頭豬大腸菌患者246 頭治愈,治愈率94.61%。
春季是豬疫病的高發季節,在豬疫病發病期內,養豬戶喜歡濫用各種抗生素進行治療,導致霉菌毒素危害加重,疫情常年居高不下。養殖場管理人員要清楚春季豬疫病發病特點,要做好預防工作,對豬舍進行充分消毒,及時隔離患病豬,做好接種預防工作,構建合理的生物安全體系,提高養殖戶安全管理意識。
養殖戶在疫病高發期每天都要對豬群做好觀察,以日常作息規律、飲食和飲水變化觀測為主,同時要定期測量豬群體溫,立即隔離出現疫病的豬,采集其血樣,對生物指標進行分析,最大化的控制疫病傳播。

附表 3 種不同類型春季豬疫病的防治方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