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玉涓余鑫茍麗萍王之盛方東輝石溢郭紅瑞
1.四川農業大學 動物醫學院,動物疫病與人類健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611130
2.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 611130
3.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 610066
瘤胃鼓氣是反芻動物采食了大量易發酵的草料,在瘤胃和網胃內發酵,以致產生并積聚大量氣體在胃中,瘤胃急劇鼓氣的疾病。臨床上以左肷窩部膨大,呼吸急促,觸診緊張具有彈性為主要癥狀,如治療不及時會導致肉牛發生急性死亡。
原發性瘤胃鼓氣多在采食過程中或采食后不久發病,發病較急,通常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導致,食用過多易發酵飼料如馬鈴薯、粉渣、酒糟等。此外,飼養方式的轉變,長期舍飼的牛轉變為放牧,尤其是在青綠飼草較為旺盛的初春和夏季,放牧牛過多采食帶霜露,雨水的牧草或三葉草、苜蓿、紫云英等豆科牧草。飼料配比不科學、飼料品質較差,如精料比例過高、精料腐敗發霉、飼喂青貯飼料品質不佳等。[1]
繼發性瘤胃鼓氣一般發生發展緩慢,病情反復,常繼發于食道阻塞、創傷性網胃炎、瓣胃阻塞、皺胃疾病等,常與遺傳因素有關。
瘤胃鼓氣的患牛,有采食用大量易發酵飼料、清晨放牧采食青綠飼草的病史。患牛表現為腰背拱起,不停回頭顧腹或者后肢踢腹;眼觀左肷窩部上方凸出,腹圍增大;觸診緊張而有彈性,指壓不留痕,叩診呈鼓音,初期瘤胃蠕動音持續增強,并伴有金屬音。對患牛進行胃管檢查,發生非泡沫性鼓氣時,會有大量酸臭氣體排出,鼓脹狀態有所緩解;而泡沫性鼓氣,只有少量氣體排出,但無法解除鼓脹[2]。
發病早期,呼吸、心率加快,呼吸超過60次/min,心率超過100次/min,頭頸伸展,頻繁張口呼吸。發病后期,患牛出現心力衰竭、靜脈怒張、背部及肩部皮下氣腫、站立受阻、抽搐等癥狀直至死亡。
臨床中應當注意與瘤胃積食以及前胃遲緩鑒別診斷,瘤胃積食的患牛有采食過多的病史,左側瘤胃上部飽滿,中下部向外突出。指壓留痕,內容物堅實[3]。患有前胃遲緩的病牛,食欲減退,反芻無力,瘤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瘤胃觸診松軟。
3.1 西醫治療瘤胃鼓氣治療原則為:促進瘤胃積氣排出,制止發酵,恢復瘤胃機能。
對于癥狀較輕的患牛,采取前高后低的姿勢,使賁門周圍的牽張感受器露出于液體和泡沫之上,引起噯氣反射。也可使用涂有松餾油或大醬的小木棒,橫銜于患牛口中,使之不斷咀嚼,促進噯氣。
對于非泡沫性瘤胃鼓氣,腹圍明顯膨大,呼吸困難,危及生命的患牛應采用人工放氣,保定好患牛。剪除左腹肷窩部被毛消毒后,在穿刺點經外科手術切口,將套管針插入,而后將針芯拔出,放氣過程應當緩慢,防止因腹內壓下降出現急性貧血。放氣后,可由套管針注入來蘇兒15~20mL或福爾馬林10~15mL,以制止繼續發酵產氣[4]。手術結束后,將針芯插回套管,恢復針孔周邊皮膚,靜止2~5min,將套管針拔出,并做好周邊皮膚消毒[5]。針對鼓氣嚴重的患牛,人工放氣后采用1000mL的水、100mL酒精,15~25g魚石脂,一次性服用,能預防胃內容物繼續發酵。同時,擇取8%濃度氧化鎂溶液,利用套管針注射于患牛體內,也可稀釋鹽酸,10~30mL,適量的水予以服用[6]。可投服鹽類與油類瀉劑,以排出胃內內容物。
對于三葉草、苜蓿、紫云英等豆科牧草等引起的泡沫性鼓氣患牛,以消脹滅沫為主。重在降低泡沫的穩定性。可用植物油或礦物油,一次性內服250mL;也可應用活性物質如二甲基硅油10~15g或消腫片,以降低泡沫表面張力,使大量泡沫破裂融合,以利排出。如果在采取措施之后沒有改觀,需進行瘤胃切開手術,取出胃中的物質,在手術完成之后,灌服新鮮瘤胃液進行康復治療[7]。
嚴重者可采取強心補液、促進恢復,以成年牛(500kg)為例。積氣排出后,促進瘤胃機能可采用:(1)0.9%NaCl 500mL,25%維生素C20mL,10%安鈉咖20mL;(2)10%葡萄糖1000mL,50%葡萄糖20mL,復方氯化鈉或林格氏液1000mL;(3)10%NaCl450mL;(4)5%NaHCO3 500mL,分組靜脈滴注1次/d,連續3d。同時皮下注射新斯的明4~20mg/kg,刺激瘤胃蠕動,有利于反芻以及噯氣。
3.2 中醫治療中藥治療也具有一定療效,其以消脹、止痛、通便為主。可選用牛用消脹散,炒菜菔子,15g,玉片17g,二丑27g,枳實、木香、青皮、小茴香,各35g,研磨成粉后加清油,每次400mL。加搗碎大蒜60g,1次兌水沖服,效果更好。
飼養者應當加強飼養管理,在飼養過程中防止肉牛食用過多易發酵飼料、豆科類植物、幼嫩多汁的青草,并且限制放牧時間。盡量避免在有霜露以及雨后的草地進行放牧,對于豆餅以及大豆類飼料,可用開水浸泡后再進行飼喂。避免飼料存放在潮濕陰暗環境下,防止飼料出現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