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黨鵬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八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836000
羅文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一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836000
羊弓形蟲病又稱弓漿蟲病,是由孢子蟲綱的龔地弓形蟲感染所引發的一種人畜共患性寄生蟲病[1]。弓形蟲對中間宿主的選擇面非常廣,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都可發生感染,危害范圍較廣,一般呈地方流行。
羊弓形蟲為龔地弓形蟲,根據發育階段的不同,該蟲可分為5種蟲體類型,即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其中滋養體和包囊多出現在哺乳動物和鳥類動物等中間宿主內,而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則多出現在貓科動物等終末宿主體內。滋養體呈月牙狀,長約4~7μm,寬2~4μm,一端尖,另一端鈍圓,中央稍偏鈍端有一染色質的核。在宿主體內,如果滋養體發生大量的聚集,其外層可被一層包膜裹住而形成包囊,最大的包囊直徑可達50μm以上。裂殖體和配子體是蟲體在進行有性生殖時產生的子代體。卵囊則為卵圓形的囊,大小約為11~14μm×8~11μm,每個卵囊內有2個橢圓形的孢子囊,每個孢子囊內又有4個長形彎曲的子孢子。
貓科動物吞食了含有弓形蟲包囊的動物組織或被卵囊污染的飼料、飲水后,包囊內的滋養體或卵囊內的子孢子可侵入到腸上皮細胞進行有性生殖[2]。第一階段是產生大量的裂殖子,這些裂殖子又快速發育為配子體并進行配子生殖,雌雄配子結合成合子后,再逐步發育為卵囊。卵囊可隨腸道的蠕動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的環境下經過3~4d的發育完成孢子化的過程,最終成為具有感染性的卵囊。如果這些卵囊未及時清理,不慎被健康羊食入,就會在消化道內進行感染,從而導致本病的發生。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還有其他次要途徑臨床也能見到,如體表皮膚破損時蟲體能經傷口感染,眼結膜、生殖道粘膜、胎盤等也是蟲體侵染途徑。環境中的某些蟲類也會機械傳播本病,如蒼蠅、蚯蚓、蟑螂、蝸牛等。
羊感染后很多呈隱性帶蟲狀態,少數病例會表現呼吸道癥狀和神經癥狀,如呼吸困難、不斷咳嗽、氣喘,口腔不斷流涎,鼻孔處經常流大量鼻液,走路不穩,視力下降,心跳加速,體溫呈現數日的高熱稽留,采食量下降,反芻減少或停止,消化不良和腹瀉等。妊娠母羊感染后會出現流產,胎膜病變嚴重,絨毛呈暗紅色,表面有白色的壞死灶。產下的死胎皮下水腫,體腔內有過多的液體,腸道充血,腦膜有廣泛性的非炎性小壞死點,對流產的組織進行檢查可見到弓形蟲體。病死羊剖檢可見淋巴結腫大,邊緣有小結節,肺部有散在的出血點,肺間質增寬,胸腔、腹腔內有積液,肝臟、肺、脾臟以及淋巴結涂片檢查可見到滋養體。
加強對宿主的管控可切斷本病的傳播,養殖場盡量減少貓的飼養,實在需要飼養的可將其圈在固定地方,防止其外出亂采食。除了自家貓加強管理外,養殖場也要防止外來野貓的造訪,糞便必須及時清理,污染區域噴2%的火堿溶液以將蟲卵殺滅。保持羊舍地面干燥,加強通風管理,防止地面出現儲水,干燥的環境不利于卵囊的孵化。蒼蠅、蚯蚓、蟑螂、蝸牛等可機械性地傳播本病,養殖場務必要加強環境衛生的管控,每天打掃衛生,特別是對地面上的樹葉、雜草等進行清理。很多地方喜歡使用羊糞作為底肥來種植花草和莊稼,但新鮮的羊糞一定要經過發酵熟化后再使用。
治療本病首選磺胺類藥物,如磺胺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等[3]?;前奉愃幬镌谑褂脮r建議通過注射配合口服的方式用藥,藥物注射后可直接進入機體,對體內的弓形蟲起到抑殺作用。口服給藥能對消化道內感染的卵囊進行抑制,但是口服給藥時一定要按規定劑量和療程用藥,不可隨意加大劑量和延長用藥時間,因為羊屬于反芻動物,前胃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磺胺類藥物口服后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瘤胃菌群的紊亂從而導致二重感染。